大穿刺操作规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49231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穿刺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穿刺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穿刺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穿刺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穿刺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穿刺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穿刺操作规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大穿刺操作规范一、腹腔穿刺1、适应症: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病因;腹膜腔内注药;减轻压迫症状;2、禁忌症: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前兆;严重肠胀气;妊娠;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 病、卵巢囊肿等3、穿刺部位选择:(1)反麦氏点(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以上1cm水平左右各处;(3)脐水平与腋中线或腋前线交点(侧卧位);(4) B超定位处。4、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患者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腹水较少时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2噂1多卡因局麻;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诊穿刺时,右手 持带有适当针头的 20ml或50ml消

2、毒注射器,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针尖已进入腹膜腔,抽取腹水20100ml送验。大量腹水时,用针座接有橡皮管针头,于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 横行,再垂直刺入腹膜腔,助手用血管钳固定针体,以输液夹夹持胶管,缓慢放液, 记量、送检。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 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5、注意事项:腹腔穿刺前须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膀胱;穿刺点因避开炎症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大量腹水的患者,应将腹部皮肤向外向下拉,或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斜行穿经腹腔

3、,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进针不宜太深,以免损伤肠管;腹腔内积液为血性时,只能取少量做检查用,禁忌抽吸或放液;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停止操作并处理;穿刺后腹水流出不止时,可用火棉封闭;放出腹水后,将多头腹带逐步收紧,放谿腹压骤减引起休克;大量放腹水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白蛋白丢失,初次放液应不大于 3000m1;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 不再放液; 肝功能损害患者放腹水应谨慎,以免诱发肝心脑病;诊穿时针头不宜太细,以免得到假阴性结果;术后仰卧12h,放液前后检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穿刺结束后记腹水量; 二、骨髓穿刺1、适应症:各种血液病的

4、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2、禁忌症:血友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3、穿刺部位选择骼前上棘:骼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骼后上棘:位于舐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 生危险,较少选用;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4、操作方法:体位:胸骨及骼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骼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 时取坐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

5、巾,用2%RJ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骼骨穿刺约,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 刺约),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 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 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 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拔 出针芯,接20ml注射器,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抽吸, 并推于玻片上,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如需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

6、织或骨片填塞,或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 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 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5、注意事项术前查凝血功能;注射器及穿刺针确保干燥,以免溶血;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 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以免凝固;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三、胸膜腔穿刺术 1、适应证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

7、的性质;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 疗脓胸;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的治疗。2、禁忌症: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3、穿刺部位选择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9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 67肋间或腋前线第56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 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 标记。气胸抽气减压:锁骨中线第 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4、操作方法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谿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

8、下缘走行,故应经下一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核血 管。常规消毒、铺洞巾,带无菌手套,2%RJ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针尾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沿麻醉处肋骨上缘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已穿过胸膜壁层,取注射器接上橡皮管,松开血管钳,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记录液量并送检(常规、生化、免疫、病原学及病理检查等)。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5、注意事项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

9、泮(安定)1Om砂镇静止痛。穿刺过程中避免咳嗽。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 有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时,立即停 止抽液,并皮下注射%t上腺素处理。诊断性抽液50-100ml ;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 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 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 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癌细胞,至少需 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 胞自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损伤腹腔脏器。凝血缺陷、出血性

10、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用血管钳夹住)沿麻醉处肋骨上缘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已穿过胸膜壁层,取注射器接上橡皮管,松开血管钳,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记 录液量并送检(常规、生化、免疫、病原学及病理检查等)。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5、注意事项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Om砂镇静止痛。穿刺过程中避免咳嗽。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 有压迫感或剧痛、

11、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时,立即停 止抽液,并皮下注射%t上腺素处理。诊断性抽液50-100ml ;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 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 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 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癌细胞,至少需 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 胞自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损伤腹腔脏器。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四、腰椎穿刺1、适应症:中枢

12、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 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治疗脑膜白血病。2、禁忌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后颅窝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升高患者;休克、衰竭或濒危病 人;穿刺点附近局部皮肤有炎症或者脊柱病变; 3、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 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窝处并 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

13、隙宽度,便于进针。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畸IJ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 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 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 46cm,儿童为2 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 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 (正常为70180mmH2O 或4050d/min )。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

14、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 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撤除 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如作脑膜白血病治疗,通常以4ml生理盐水稀释氨甲喋吟(MTX 10mg,加地塞米松5mg,缓慢椎管内注射, 边推边回抽,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通常在 10min内注射完毕。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术后去枕仰卧46h,多饮盐开水,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4、注意事项

15、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引起微血管损伤。穿刺时如患者出现呼吸、脉搏、面色苍白等异常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在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给予等量容积的药物注入,避免引起颅 内压过高或过低性头痛。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 :“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 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 1001 , 1002, 1003, 1004, 1005判断五秒以上 10秒以 下)。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 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8、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须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