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74515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5篇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1576字)课前赶工,课上悬着一颗提心吊胆的心,这就是我在准备草船借箭公开课整个过程的真实写照。现在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整个人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可以静静在办公室码码字,吹吹从山口边吹来的微风,看看窗外被我忽略了一天的美景。当我接到通知我要上第二天的公开课时,一颗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就连原本清爽的皮肤也变得躁动起来,是害怕还是担心?确实说不出来,因为各种感觉都夹杂其间,就像一根被打了几个结的绳子,心里的阻碍是无处不在。想到教研室要来听课,各学校都派人来,我就想要以最好的状态上课,不能丢脸!课前我仔细研读课文,重点看了单元导读,了解到自己要以掌握课文主

2、要内容和人物形象为主,并能够带领学生体味古典小说阅读的兴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写得十分精彩,但是等到我真正开始准备讲这篇课文时,我觉得自己对_的过程脉络的把握还是有点不够清晰,对讲课过程的把握还有点混乱。丑媳妇始终是要见公婆的,无论讲得怎样,我都逃脱不了,想想当时的自己真是可笑,为了想逃避讲课,居然生出了希望自己像电视主人公那样,受到强烈刺激立马晕倒,可惜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凭空想象,我并没有晕倒,还顺利地讲完了草船借箭这节课,至于结果如何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我脱离了提心吊胆,血压回到了正常指数。听完老师们给我这节课的意见,我的感触颇多。邓彩霞老师指出我的课自读自悟部分太少,环节设置中轻重把握不合

3、理,让我把课堂中“初读感知”这部分的全班齐声朗读改成自由朗读或者学生默读,并且弱化生字词的教学。我的导师贺老师也指出了我在梳理_主要内容这部分用时太多,并且告诉我可以在教授“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进行简单的梳理后直接跳到第二自然段人物心理世界,揣测人物内心世界,这样我的第一课时才有了重点,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带着学生把_过了一遍。周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我的课件太多,色彩艳丽,这正是我所忽略的,在挑选背景时候,我就像个美工师一样,希望以最美的颜色呈现我的课件,但是我恰恰忽视了,我不是来展示精美图片的,我是来授课的。正如周老师说的,课件是辅助工具,要少而精,是为了辅助和补充课堂的,不是跟

4、着课件完成教学,被课件牵着走。并且要明确题材教法,草船借箭是一篇古典小说,小说的教法要重点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把握这三个要素,感悟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明白感悟人物形象是关键,了解故事情节是基础,体味环境烘托人物,环境推动情节的独特妙处,体味小说这种题材的独特魅力。在周老师的最后点评里,她又给我们讲了如何针对不同主题明确文本定位,谈到了要按照新课标本学段的要求设计教学,并结合学情合理设置环节。听了这么多老师给我的意见,我又认真的看了看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大家的意见十分中肯,有些问题是我也曾感困惑的,有些问题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的,我些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完全忽略的,大

5、家的一番话让我感到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对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备课,如何教好不同题材的文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起自己闭门造车,自己摸索教法来,上公开课被大家点评确实是一项迅速提升自己教学的捷径,这里有同仁中肯的点评,在只言片语中,让我把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头脑中又重新进行了整合,对如何教,如何备课,如何有效设置课堂环节有了更多的感悟,收获良多,也感谢大家的传道授业,让我解除疑惑,大家的点评让我迅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有了自我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不再像只无头苍蝇。草船借箭的公开课上完了,但是研讨教学的精神留在了羊楼司小学,我会根据大家给我提出的建议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有

6、效,把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让自己的课堂效率更高。草船借箭教学反思2(1222字)这个学期面对全校的语文老师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草船借箭的第二课时。得到了全体老师的一至好评,这节课我运用了学校的研究课题学案导学。整节课都比较顺,都能按教学环节进行,重点突出,教学目标也顺利地完成了,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节课下来,我的心情还是比较好的。这堂课,我主要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然后进行交流。为了上好这一节公开课,我曾在同级组的其他班级里进行了试教,在试教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的几个方面的句

7、子时,学生找的句子比较多,比较乱,很难很好地理清教学思路。面对这个问题学案帮了我很大的忙,我在学案里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的几个方面,通过预习学生很快知道了是:知天文、识人心、懂地理。然后围绕着这几方面去找句子,谈体会,这样教学容易得多了,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环节,一环一环地理解。使用上了学案导学就是可以将一些难点提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把难点化解在平时的独立思考中,避免了课堂上仓促的思考,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老师的教学也取得了主动权。在这节课上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学生上台演习船头船尾的掉转方向,一边演一边讲解。学生在学案里画上长江图,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然后

8、在课堂上演示,果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挤课余时间去排练,疑惑之处主动问老师,上课时竞相登台表演,学生演得投入,下面听得认真,点评踊跃到位。这种“导”用活了教材,激活了思维,活跃了课堂,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同时,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小组团结协作的意识。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主要抓住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来引导学生理解,抓住“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诸葛亮会笑谁?”。然后通过重点词句的推敲,感受曹操的生性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周瑜的嫉贤忌能。在引导的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都能从字里行间感

9、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把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营造出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一环紧扣一环,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也被草船借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更好地体会我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没有根据_内容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在课堂上总感觉是我引着学生按着我的思路、按着我在学案里预设的问题走,好像我变成了主人,没能很好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总之,一堂课下来,有得有失,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今后课堂上应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草船借箭教学反思3(998字)草

10、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改写而成。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来引导学生体会他的神机妙算。而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还课外搜集了一段视频,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11、在初步探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我设计的问题就是“从哪里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引出他“知天文、懂地理”,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经验来看,他们未必懂得“天文”“地理”这些术语在_中的表现,因而我稍作解释,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怎样“深入浅出”“厚书读薄”地将人物的这些才能阐释清楚,而且学生可以接受,甚至感悟得到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从“借箭过程”的区间(69自然段)进行品味。在此,我出示了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并就此一问“你是从哪看出他知天文?”学生抓住“大雾漫天”这一关键词来体会的,而我也借此机会,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抓关键词”,紧接着,我通过同样

12、的方法,简单分析了诸葛亮“懂地理”。本节课,我们的重点是诸葛亮的“识人心”,分析他把曹操、周瑜、鲁肃的性格辨识得很透彻,所以才能够顺利地把箭从曹操那借回来。同时我还通过“师生感情互读”、“一咏三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诸葛亮的“笑”和周瑜的“叹”里包含的多重含义。从整个流程来看,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这样以主问题为中心,小问题紧靠成为一条线的方式,可以让课堂变得整体紧凑。教给他们联系上下文学习、抓关键词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真的不用怕学生读不出、找不到,课堂上学生的滔滔不绝让我们见识到了孩子们知识面之广、思维能力之强。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

1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草船借箭教学反思4(863字)A、采取关键词教学法。抓住“果然”“一定”“呐喊”,这样,教学一定更加游刃有余。这位老师,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把评课的关键词抓到手。果然是才子领导。B、教学语言要更加的老练,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这次公开课,也算是第二次试教,我把校长的导入语活用进去,果然课堂的剑拔弩张的气氛,马上就出来。尤其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著名的三十六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十六计里面的其中一计。这一计,叫做什么?”课堂的氛围,证明了校长的导入的指引是成功的,也说明我们试教者要适时引入绘声绘色的导入语。C、“学生

14、的说话,非常精彩,非常聪明,也非常机智。可惜,老是忘了让学生自己学会收网。”这是师父张主任的评课。我觉得很有道理。先前,我不是不想收网,也不是不知道收网的好处。只是,不懂得如何收网。这里,张主任的评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指引。非常感谢!D、“课堂有了很大的紧张,导入液非常精彩,非常流畅。以前课堂的阻阻滞滞,现在基本无影无踪了。这是大体的评价。至于小的方面,就瑕不掩瑜了。”这是之前的一位四年级的搭档老师的评课。因为之前合作过,所以,对我的教学的语言和思维,尤其是课堂比较熟悉,评课也就相对自然很多。谢谢!E、“课堂很轻松,很幽默。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同时,学生的学习生命也充满着激情

15、!”这位老师,也是喜欢采用古文字教学的老师,非常好学。学习生命,的确很重要。如果是沉闷而死寂的课堂,有如一潭死水,那么,这样的课堂,就算是有效的,也是摧残人性的,也是负面大于正面的教育影响。这,也是当今教育大师叶澜先生的教育概论所抨击的教育现象。简而言之,生命大于学习。综上所述,某以为,活力课堂之质疑,非同小可。质疑之后,如何回到“质疑”的出发点,又是非同小可。最后,引用屈原先生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草船借箭教学反思5(732字)这堂课,我主要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然后进行

16、交流。学生都能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让我感到了我们的学生和津南的学生的明显不同,通常我们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问题找出答案,但很少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即使能说也是简单的几句,这的孩子就不一样,每个孩子回答问题时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了,这和老师的长时间训练有关,平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如此,这的老师对每个学年段的训练重点都非常熟悉,在教学中都能把课程标准的训练重点落到实处,就像我听导师的常态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就以训练学生概括_的主要内容,把握_的脉络为主,第二课时就深入地分析课文,抓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