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727313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设计题 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及学号指导教师年 月曰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概要1、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治安虽有显著改善公众安全感,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推动社 会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我们将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对社会安全 的主观感受,再根据感受的倾向性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欠缺的主、客观因素, 寻求提高人民社会安全感的途径和策略。2、调查对象:张家口市朝阳区市民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4、调查时间:2013年11月15日-12月31日5、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1月15日-11月18日:设计调查方案及问卷设计11月1

2、9日-11月23日:发放问卷、访谈11月24日-11月25日:整理数据11月26日-12月31日:分析数据6、调查组织和队伍:摘要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摘 要: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 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或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也表 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水平等,社会安全感是衡量一个社会治 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我国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正呈现出 令人堪忧的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如频发的暴力事件、大量的流动 人口、盗窃犯罪等。本文旨在明确社会安全感降

3、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法,最终达到提升社会安全感的目的。关键词:社会安全感;社会治安;社会转型期;改善Abstract: Social security is a public subjective feeling and evalu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s the public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he social life of personal, property and othe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ed by or may be harmed or

4、degree of comprehensive mentality reaction, also said the publics perception of social public security situation,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such as social security i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a social security condition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Research shows

5、 that peoples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is showing a worrying downward trend year by year. This among them, there are many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frequent violence, 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such as theft crim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ear the reas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6、 on the basis of thi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increasing social security.Key words: social sense of security;Social security; Social transition; Improvement1. 引言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认识的整体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体现 的,是社会公众对社会稳定性、秩序性的一种感性认识,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秩序的永恒追 求。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7、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安全感的缺失是诱发各种心理疾 病和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早在1943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 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 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 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1.1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在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社会环境 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甚至有些行为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产生的巨大的影 响。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治安虽有显著改善公众安全感,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推动社 会经济协调发

8、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我们将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对社会安全 的主观感受,再根据感受的倾向性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欠缺的主、客观因素, 寻求提高人民社会安全感的途径和策略,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 提供参考。1.2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安全感问题的研究对于提升人类对社会与自然的认识与反思,推 进现代社会理论研究与创新有重大意义。首先,自人类进行生产活动以来,对人自身及社会的探索一直就是人类的理想。安 全感问题出现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而本文对安全感问题的研究将关于人的研究回归到人是 生产实践者来,站在人的生产实践生成安全感的立场上对安全感进行个别性和整体性考 察,进

9、一步深化对人对自身问题解答。其次,安全感问题的研究是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探究。本文 以前的研究成果尽管丰硕,但以往的研究只是将研究的大时代背景置于传统的工业社会 中,而没有看到现代社会的变化,社会也由工业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过度。随着研究背 景从工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换,传统的现代性研究得到了更新,当今社会的现代性研 究与后现代研究的应该拓展到社会安全视角。最后,开展对安全感问题的研究,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以往,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人 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过度放大了人的主体作用,忽视了人与自然、

10、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共处。对安全感问题的研究是通过对安全感这一范畴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新解 读,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纳入安全感问题研究范围内,对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解读引 入一种全新的方法。安全感问题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得到进 一步发展。对安全感问题的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将时代问题引入现实生活之中,并提供现代社会 摆脱困境的具体方法。人们感受到的安全感起来越少,同时对最基本的安全的需求越来越 强烈。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逐步成为时代的特点。不论我们是否承认,社会安全问题已经 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不可逾越的天堑。总体而言,安全感问题是 人类无法逃避的客观

11、问题。面对社会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直视安全问题,并 将安全问题看作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挑战,在生产实践中改造自身,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 社会的和谐共处。1.3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1.3.1文献研究法。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公众安全感的研究文献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和数据;整理工作中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科学提取。1.3.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大学生、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企业管理人员、 党政机关干部、个体工商户等人员对公众安全感的认识及改进措施。在张家口市朝阳区河 北建筑工程学院随机发放安全感调查问卷10

12、0份,回收有效样本97份,对问卷回收后进 行统计分析,对比公众安全感的具体情况,找出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和原由。运用专业统计 软件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分层次研究影响城市公众社会治安安全感的主 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1.4研究思路从以上文献综述看,对安全感的概念做了全面解释,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鉴于我国 各地的特殊情况不同,实际调查结果也相差较大。本文以张家口市朝阳区为例,主要用文 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进行论证,运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影 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对政府部门如何通过提高执法效能、推进服 务型公安机关建设、拓展沟通渠

13、道、提高公众对社会治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等方式,来提 高城市公众社会治安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提 供参考。1.5写作框架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对相关研究 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后,指出了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写作框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社会安全 感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论述目前安全感调查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社会安 全感调查的特殊性;第四部分主要说明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和原因;第五部分对社会安 全感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2. 社会安全感的概念界定及内容2.1安全感的界定及内容2.1.1安全感安全是与危

14、险相对立的概念。按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 胁、不出事故的意思。心理和精神病研究界的学者给安全感下的定义是:人们对可能出现 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 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一 种从恐惧、焦虑和忧郁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从这个层面说,安全感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感不仅包括社会治安的安全感,还包括自然灾害、军事战争、疾病传播、 食品安全、信用经济、行政政策、人际关系等广泛领域。由此可见,安全感是人们与生俱 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往过程

15、中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感是狭义的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而 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它反映了人们 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安全感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就高,所持的生 活态度就会积极乐观,反之亦然。安全感不仅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而且是 体现个人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公众对政府 的信任度、满意度。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第一,认为安全感是一 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 三,

16、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社会学安全感强调以整体性的视角考察人的安全感。曾经有社会工作者提出整体性需 求学说。他们认为人的需求是个体心理和生理与社会的组合体。人们会根据过去的社会体 验、现在的状况来预测出未来的需求状况。人类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需求组 合在一起。社会学安全感也正是人的一种综合的体验。2.1.2安全感的主要内容安全感是通过客观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安全感的主体是公众,还应 扩大到法人。安全感的感受对象是社会治安状况。安全感是一定时期和空间下的综合感受。 安全感是社会治安破坏力和制控力平衡作用下的感受。总之,我们认为,安全感是公众(包括法人)通过客观行为(包括语言的评价)表现出来的 对一定时期和空间下的社会治安破坏力和制控力状况的综合主观心理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