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467756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二一 记叙文人称表达的作用【知识导学】记叙人称常见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孔乙己等。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如皇帝的新装等。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人称应是不变的,这样才不会导致混乱,但有时为了表达的特别需要,也会使用其次人称,如朱自清的绿等。阅读记叙文,我们要在理清文章的六要素的基础上,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来进行分析,要特别注意叙述人称在文中的变化。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一面中,通过我的眼睛

2、和感受来突出鲁迅先生精神的伟大和对作者的影响。特别性记叙文(小说)中,“我”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如最后一课中的“我”小弗郎士,家乡中的“我”等等。分析时,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总之,要理解记叙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其次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其次人称:其次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

3、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其次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沟通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是呼告修辞或是拟人手法,便于直接对话,利于沟通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 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敏捷自如。 答题思路; (1)明确简略所用的人称。 (2)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人称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3)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人称并

4、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例一: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进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观察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

5、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围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特别可爱。 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其次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参考答案: 改用其次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亮,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例二: 语段信息: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究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

6、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咆哮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奇迹。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年轻了。 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其次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缘由是什么?(4分) (1)(2分)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以感情;答出一点得1分。 (2)(2分)由于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例三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

7、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就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任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2010年全国卷1,灯火萧萧)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第一问:(1)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 (2)偶尔插入其次人称,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称相互交叉的情形。 其次问: (1)不同的人称的消失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2)营造

8、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二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举简略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简略、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白(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简略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化。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化。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

9、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味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方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方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白的观点,从而把浅显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单纯的境界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恳切务实的人,为了用心致力于所喜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洁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

10、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西汉董仲舒商量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商量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简单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

11、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生疏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爱荣耀繁华,不喜爱吵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才智过人之处。 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悄悄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

12、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喜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鄙视。 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喜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缘由。 (摘自时文选粹2010年合订本,略有改动) 17.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2分) 答: 18.请仿照第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答: 19.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3分) 答: 雪地里的红棉袄高吉波 30年前,我8岁。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13、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荣。于是,在那个黄青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穿着大红的棉袄,头上戴着大红的花,脸上虽有显而易见的菜色,但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亲的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家里又多了张嘴,日子显得更加地拮据。我正在长身子的时候,对米饭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是,每次盛饭,我都静静地拖到最后。我知道,大哥是一家的主劳力,嫂嫂一张嘴管着两个人,只有我是一个闲人,所以,能少吃我尽量地少吃。 大哥牵挂着我,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静静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添净了

14、留在碗边边和嘴角的米粒。嫂子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眼圈儿红红的。晚上,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是留给我的,我揭开锅,却发现里面还掩着俩个鸡蛋。 我没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硬塞到我手里,“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嫂子仍然穿着那件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的心,也随着这团火焰火热火热的。 20年前,我18岁。 11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12“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临开车的时候,她塞给我一袋东西

15、,我打开一看,是六个鸡蛋。为了给我凑学费,嫂子卖掉了全部的鸡和鸡蛋,这六个鸡蛋,是我硬坚持着留下来给小侄女的。抱着鸡蛋,我无语而泣。 13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动,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14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15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16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那次,我特意到店里买了最好的蛋糕。嫂子养了一辈子鸡,收了一辈子的鸡蛋,自己,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尝过鸡蛋的味道。 17嫂子捧着蛋糕,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花。她没有吃,全给了我那贪吃的儿子。 18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窗,我观察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19晚上,嫂子坐在床上纳鞋底,一双鞋底可以到镇上换上两元钱。嫂子不断地纳鞋底,她纳好的鞋底可以摆满好几个炕。“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20我没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