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46473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将进酒》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将进酒》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将进酒》导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将进酒》导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导学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导学案2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导学案学科编写韩刚校对袁敏容周娟鸽高二、三班小组学生评价课题第1课时课题:将进酒李白学习目的1、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2、诵其诗。反复诵读,理解李白豪放的诗风。3、体其情。研读文本,体会李白的丰富情感。4、想其人。分析评价,讨论把握李白的形象。5、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那么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其情。研读文本,体会李白的丰富情感。教学难点:品味其中复杂矛盾的人物感情。笔记空间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

2、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遨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漂泊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连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可以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汲取其丰富营养,集中进步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3、。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宏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出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2、写作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斥,李白分开长安,开场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遨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3、“酒

4、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互相辉映。搜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课堂展示诗酒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6兰陵美酒郁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5、风。(杜牧?江南春绝句?)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1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4、识记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将进酒qing莫使金樽空对月zn烹羊宰牛且为乐(png岑夫子cn钟鼓馔玉zhun斗酒十千恣欢谑zxu呼儿将出换美酒jing千斤散尽还复来hun。5、初读解字词知韵律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掌握字词文意:范读正音,画出韵脚。明确:韵脚: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作平声、名、乐、谑、酌、裘、愁。学生疑问补充材料:?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配乐朗读1康桥

6、朗读,视频、配乐朗读2濮存昕朗读,乐队现场伴奏、现场朗读濮存昕在晚会现场深情朗读,无配乐,视频,现场感很强、央视“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顶峰朗读,视频,节奏明快,声音厚实酒诗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引领探究二读品酒兴因声求气:诵读时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1、分组诵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7、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加粗字重读2讨论探究:、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把握全诗构造。明确:起兴饮酒作乐劝酒酒后吐真言、李白怎样劝友人喝酒?为此找了那些理由?学生讨论归纳,老师补充明确: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

8、得意须尽欢,将进酒,杯莫停。要饮,要狂饮,人生得意要饮,如今不得意要饮,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劝饮,劝豪饮,富贵缺乏取,饮酒可留名历史,怀才不遇,借酒浇愁。三读赏酒情吟咏诗韵:在诵读中发现,全诗以七言为主,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过失综,以散行为主,用短小的对仗点缀,节奏徐疾变化,奔放不随性。1、诵读赏析: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兴酒情。2、讨论探究:、诗歌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采用了古代民歌中的什么手法?抒发了李白怎样的感慨?明确: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久衬托生命的渺小脆

9、弱夸大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以黄河起兴感慨光阴易逝。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假如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大,这二句那么是时间范畴的夸大。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

10、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两组长句表达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请找出分析。明确:夸大,痛快的筵宴,豪壮的诗句,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知己相逢,倾吐怀抱,实为痛快事,得意事,不仅是品味美酒佳肴,更为了表现豪情。、李白因何要如此纵情于酒,透

11、过这些“劝酒词你读到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请举诗中诗句分析李白思想感情上的变化起伏。明确: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千樽空对月喜乐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愤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狂全诗的感情变化:悲乐愤狂感情主基调:愤慨四读话酒话,吐真言。1、诵读品析:学生自主诵读喜欢的诗句,试着背诵全诗。2、讨论探究:、面对光阴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只要人生暂时得意,就可以纵情高歌,要有坚决信念。、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本质是什么?一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12、易老,青春不再;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作者因愁而悲叹光阴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大方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圣贤的含义,分析用典的作用。明确:“圣贤不仅指孔孟,还包括那些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贤士。他们被排斥,遭冷落。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行经,不再抱梦想,决心逃于酒乡。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

13、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主旨句: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馔玉“缺乏贵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认。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愤慨。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如何对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

14、浪行为?请你说几句话抚慰抚慰他。明确:李白嗜酒,更多的是别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表达。借饮酒来对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课堂精彩记录李白对黄河素来怀有深沉的感情,他曾屡次以极为豪放热情的诗句歌颂黄河。在?将进酒?诗中,诗人又一次歌颂了黄河,并与自己的身世之感、傲然之志互相映衬,抒发其热爱生活、蔑视权贵的感情。饮酒行乐既是抒愤,又从愤慨中显示豪迈乐观精神,而不流于伤感。以乐写哀,以豪放衬悲慨,因此,从而构成乐观的豪放的基调,从中显示出诗人可贵的傲骨精神。宋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严羽,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李白那么只要把心里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这个比喻真是恰到好处。诗人站在黄河边上看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突然心情一冲动,想到这黄河之水就像人类的生命系列,一代一代一去不复返,但照旧滔滔滚滚而来。然而,人生又是如此短暂,明镜中的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转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轮回!面对这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人活着为什么不尽情享受生活!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如此自信。正由于这首诗强烈地呼唤真实的人生,才使多少被强行压缩的灵魂都到诗里来享受那足以舒筋活血的通畅。?将进酒?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