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43522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某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研究方向与X围: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题主持人: 高丽 所在单位:某市世纪先锋小学 申报日期: 2011.7.30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课题主持人姓 名高丽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1.04.02行政职务教科室主任专业技术职务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小学语文教学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电 话13961265818工作单位某市世纪先锋小学Jyq5818126.通讯地址某市花园路二十一世纪院内邮政编码450000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某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是子课题组长,结题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国家 分享:一项

2、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2008核心成员2011年结题省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2005副组长 2008年结题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基于分享理念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2006组长2010年结题某市 李卫平名师工作室 2006 核心成员 2009年结题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名称及日期例谈教学目标中能级水平的偏差问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7.11学会分享合编中国古籍2011.3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合编凤凰语文2008.3走一条平实的语文教学之路某教育2006.1从纸面课标走向课堂课标某教育2007.3寻找天才的足迹人

3、民教育2004.2教海探航:精神的呼唤某教育2005.3学生眼中的公开课某教育2005.12你的课堂教学背后到底是什么?某教育2010.6记一次习作评析课小学语文教学2005.7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某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丁继萍世纪先锋学校中高小学语文兼组长负责专业引领总体策划岳亮世纪先锋学校小高小学语文精选与教材相辅的诵读内容吕冬琴世纪先锋学校中高小学语文国学课外诵读策略的研究王凤君世纪先锋学校小高小学语文国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有关概念界定1.经典,即指具有典X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

4、的最有价值的书。2.国学经典指那些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像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等。3.经典诵读旨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国学经典,不断激发兴趣,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口诵心念,熟读成诵。引导小学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质量。(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学经典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所以学校教育有必要把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许多国学经典引入到校园中来,引入到

5、课堂中来。2.小学阶段的教科书,国学内容甚少,不利于有效传承。通观整个小学12册教科书,关于国学的教学内容很少,基本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偶有涉及也只是一些数量极少的古诗,和少数单元练习中的古今贤文,零星而不成系统。这样少之又少的内容显然不利于国学的传承。3.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指导学生开展儿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语言质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传承中华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的空间大。现在的全国各地研究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很少,还没有形成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研究的理论、策略,对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现阶段研究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具

6、有很大的空间,也具有前瞻性。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将传统教育中的诸多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探索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有效途径之目的研究内容:(1)精选与小学语文教材相辅,适合不同年段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3)国学经典诵读课外指导策略的研究。(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并收集、整理出一套适合不同年段小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2

7、)行动研究法:在课堂、课外实践中进行不断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寻找得失原因,改进策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国学经典诵读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整体素养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研究思路:(1)分年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12年级主要诵唱诵读中华传统美德童谣、儿歌、古诗;34年级诵读古诗文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等;56年级主

8、要诵读论语和一些古文经典小品文,与初中古文教学接轨。(2)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研究国学诵读的教学策略;利用早自习、家庭学习时间等课外时空,研究国学经典诵读课外指导策略。(3)加强学习,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研究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4)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组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双向建构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开发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向终深发展。实施步

9、骤: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6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第一阶段活动计划。(2)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价值。(3)调查研究目前儿童经典诵读情况的现状。(4)做好开题准备。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8月)(1)精选与小学语文教材相辅,适合不同年段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研究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策略。(3)研究国学经典诵读课外指导策略。(4)积累典型案例、研究资料,撰写论文。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1)收集、整理

10、、分析资料。(2)撰写研究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经典诵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诵读经典对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学生记忆力强的时期诵读经典可以作为一种终生消化、理解、受益的储备。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在其

11、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诵读,学生经过长期的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为以后品味文字,理解意义打下深厚的基础。为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找到了历史根源和教育学根据。中国古代近代的教育智慧非常之多,除去因材施教、相机而敏、有教无类等之外,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童蒙是指什么阶段?一般是指小学阶段,就是指6至12岁左右的年龄,作为儿童阶段,就是要打好人生的底色,而这都需要国学经典诵读。创新之处:本课题着力在小学这一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从而提升学生

12、的语文素养。本课题还想编一套适合先锋教育经典诵读相的配套“精选文本”。(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5项)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报告2013.6文本型的国学经典诵读文本集2013.6各个阶段的案例和研究总结文本集2015.6最终成果(限3项)课题研究报告文本2015.6国学经典诵读文本文本2015.6各个阶段的案例和研究总结。文本2015.6(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

13、间的保障等。)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研究课题:(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省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已结题。(2)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已经结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1)可以培养一批具有国学经典诵读研究的老师。(2)可以为小学生找到中国文化的“根”,并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特别是国学功底。(3)可以为某市世纪先锋小学以及同类学校提供“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性”精选读本。(4)可以让有志于国学经典诵读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的案例与经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1)研究的组织结构顾问:先锋督教任晓林老师组长:高丽老师副组长:段丽君老师、丁继萍老师组员:低中高各个年段的相关老师(2)课题组核心成员的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课题组长高丽,中高职称,市学科带头人。有数十篇文章在各级重要刊物发表,做过多个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段丽君、丁继萍都有文章发表,并在多种杂志发表论文,课堂教学能力强,在省市多次获得一等奖。(3)保证时间。每周都有五节“书香课”,这是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得以保证;每周有34个早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