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17970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系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系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关系数据库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代码:08011003英文名称: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RDBS适用对象:管理类本科专业、经济类本科专业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16学时。共3学分,实验1学分。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关系数据库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实例开发,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关系数据库系统VFP的感性认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管理及可视化程序设计、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关系数据库课程的学习

2、者(管理类本科专业、经济类本科专业),实验为必修内容。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关系数据库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基本技术,并具备一定数据库操作、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属于计算机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从系统操作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并通过上机实践进行应用,从而巩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熟悉关系数据库系统VFP的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操作、控制等内容。在掌握数据库语言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并能独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现。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

3、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实验方式主要为学生上机操作,教师随堂辅导。共开设8个实验项目。实验1-4侧重数据库操作技能训练,实验5-7为界面设计与程序设计训练,8为综合性系统开发实验。四、指导教师原则上由关系数据库课程讲授教师负责,并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五、实验设备配置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有关系数据库系统 Visual Foxpro 6.0、其他软件系统Office 97/2000,可访

4、问内部局域网。六、考核与报告1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及时存盘,并写出实验报告,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2指导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验结果及时检查,并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评分。3该实验课程的成绩单独评分,并与实验学分挂钩,同时记入课程总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一 VFP操作初步练习一、实验题目从零开始熟悉VFP初级操作二、实验课时课内2学时三、实验目的从VFP系统的启动开始,逐步熟悉其界面、辅助设计工具及基本操作,掌握VFP的工作方式和项目管理器的使用。四、实验内容和要求内容:1启动VFP系统(桌面快捷方式或开始菜单),熟悉其界面组成(窗口、图标、菜单和对话框),练习界

5、面基本操作(鼠标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2掌握VFP的工作方式(交互操作与程序执行、操作法和命令法),认识和了解VFP的辅助设计工具(向导、设计器、生成器)。3认识和理解VFP的控制中心项目管理器,并练习如何新建和修改一个项目:学生管理信息系统。(1)准备工作:首先在硬盘某个分区中新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如E:张三,然后要用其更换系统的默认目录。打开VFP6应用程序,在VFP系统主菜单中选择“工具”菜单下的“选项”菜单项,打开“选项”窗口,用鼠标单击“文件位置”选项卡,找到其中的“默认目录”并选中,点击选项卡右下侧的“修改”按钮,弹出“更改文件位置”窗口,在其中可输入我们自己所

6、建立的目录,如E:张三。或者在更改文件位置窗口中,点击右侧有“”的按钮,如图所示。在弹出“选择目录”对话框中,在其中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的默认目录。先在最下面的驱动器中选择驱动器,如E:,选择我们的文件夹,点右侧的“选定”按钮,再点“更改文件位置”窗口的“确定”,最后再点“选项”窗口的“确定”按钮,至此就完成了默认目录的设置。设置完毕之后,我们就要把我们的所有文件都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以后再使用文件的时候,只需指明文件名字即可,不用再指定驱动器和路径。另外,也可在建立自己的新文件夹之后,再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语句:Set Default to E:张三即可以实现将系统默认目录改为自己的新文件夹的效

7、果。(2)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文件设置完默认目录后,在VFP系统主菜单中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菜单项,打开“新建”窗口;在左侧的“文件类型”中选择“项目”,然后再用鼠标点击新建窗口右侧的“新建文件”按钮,弹出“创建”对话框;在“创建”对话框中,首先用鼠标单击该对话中上方的“保存在:”标签右侧的下拉列表框,选择我们所建立的自己的文件夹,比如,选择E:张三;然后用鼠标单击“保存类型”标签右侧的下拉列表,在其中选择“项目(*.pjx)”,然后在“项目文件:”标签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我们所要保存的项目文件名,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或Smis等。输入完毕后,点右侧的“保存”按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另外

8、,在命令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语句:Create Project E:张三SMIS.pjx也可完成新项目的建立工作。建立完教学管理系统的项目文件后,系统会自动打开项目管理器,并打开当前建立的项目文件(3)项目管理器的界面操作按照教材P26-P27的内容,练习项目管理器的各项操作,包括:u 打开与关闭项目管理器;u 选项卡的操作;u 项目管理器的折叠与分离;u 项目管理器的快捷菜单。要求:1严格依照实验指导书和教材内容进行操作;2各项基本操作应多次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3课内完成的实验结果要及时存盘,并在软盘上备份,以备后续使用与检查。注意事项:1 由于VFP系统安装不完全,可能部分辅助设计工具

9、无法正常使用;2 VFP命令语句不区分字母大小写,但必须是英文格式,需要注意输入时的中、英文切换,避免输入中文符号;3 为防止软盘出错、内容丢失,除在硬盘上保存外,最好准备两块软盘备份,有条件的话可使用U盘保存数据,以保证数据安全。实验二数据库、表的建立与修改一、实验题目VFP中数据库、表的建立与修改二、实验课时课内2学时三、实验目的通过实例练习,熟练掌握VFP系统中数据库、数据表的建立与修改方法,并完成相应的数据库、数据表内容,为后续实验做准备。四、实验内容和要求内容:1数据库的建立打开所建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文件,在“全部”选项卡中点击“数据”左侧的“+”号,选中“数据库”,然后点右

10、侧的“新建”按钮,系统会弹出“新建数据库”对话框,点击右侧的“新建数据库”按钮,在随后打开的“创建”窗口中输入所要创建的数据库名,并选择文件保存位置和文件类型(在此按系统默认值即可)。点右侧的“保存”按钮。系统会弹出“数据库设计器”窗口。另外,在命令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语句: Create Database e:张三Student.dbc然后在项目管理器中通过“添加”按钮将新数据库添加到指定项目中,也可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建立并保存后,可以用项目管理器中的“修改”按钮或输入Modify Database命令来打开修改。2数据表的建立在项目管理器中找到要建表的数据库,选中表选项,单击新建按钮,

11、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新建表”,给出数据表名称和保存位置后确定,打开表设计器定义表结构,并进行数据词典的有关设置,然后开始输入数据记录,完成数据表的建立。在数据库设计器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从中也可以选择新建数据库表或者把一个已存在的自由表添加到当前数据库中。另外,在命令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语句:Create e:张三Class.dbf打开表设计器定义该表结构,完成数据表的建立,最后在项目管理器中通过“添加”按钮也可将新数据表添加到指定数据库中。新建数据库表班级.dbf的基本结构如下: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学号(xh) 字符型 3 姓名(xm) 字符型 8 性别(xb) 字符型 2 生

12、日(sr) 日期型 8 民族(mz) 字符型 10 籍贯(jg) 字符型 20 住址(zz) 字符型 20 备注(bz) 备注型 4根据需要,还可以自己修改或添加某些字段,如增加通用型字段“照片”等。3数据词典设置在新建表时可对数据词典内容进行设置,依照课堂教学和教材P111开始的内容自己进行练习。4在浏览器中输入数据在项目管理器中选择表名,单击“浏览”按钮,或使用“文件”菜单的“打开”选项,选择要打开的dbf文件并确定,然后在“显示”菜单中单击“浏览” 选项,打开浏览器;另外,也可在数据库设计器双击某一个表,或使用Browse命令浏览一个打开的表。在打开的表浏览器中,利用“显示”菜单中“追加

13、方式”来添加新记录,利用“浏览”、“编辑”选项进行工作方式切换,在新建数据表班级.dbf中输入数据内容全班同学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内容输入练习。记录输入完毕后,在命令窗口中练习使用Browse命令和Change命令。要求:1建立学生.dbc数据库和下属的班级.dbf数据表,并输入若干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至少20条,最好是全班所有同学都有。2熟练掌握新建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并能够自如利用表浏览器输入数据内容;3掌握浏览器的工作方式和基本操作(包括菜单操作和命令控制两种方法)。注意事项:1注意新建的表是数据库表,应该隶属于上层数据库,如果按自由表方式建立,需要将其添加到对应的数据库中;2学生数据

14、表中的记录内容尽量充实和完整,输入时注意遵守数据输入规则。3数据库、表在关闭时自动存盘,无需存盘操作,但对实验结果要做好软盘备份。4数据库文件有两到三个(.dbc、.dct、.dcx)、数据表文件有两个(.dbf、.fpt),对所有主文件名相同、看似重复的文件千万不可随便删除。实验三数据处理与常用操作一、实验题目VFP中常用数据处理和操作练习二、实验课时课内2课时三、实验目的通过实例练习,掌握VFP 系统中常用数据处理和操作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菜单、命令按钮等界面操作工具完成数据表内容的增加、修改、删除和输出等;能够运用命令语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能够用表设计器和命令法分别为数据表建立索引,并能正确使用索引。四、实验内容和要求内容:1“数据工作期”窗口的操作在VFP主菜单“窗口”菜单栏下,单击“数据工作期”选项,显示“数据工作期”对话框(如下图),在该窗体中显示当前打开的表所属数据库、工作区、记录数等信息。也可通过该窗体中的命令按钮打开表进并进行各种操作(查看表属性、浏览表、打开表、关闭表、建立一对一临时关系、建立一对多临时关系等)。注意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