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15058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摘要】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 丘陵山区县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 区)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 60%,依次是贵州(95.6%)、云南 (92.3%)、四川(91.4%)、重庆(85.3%)、福建(78.9%)、广西(73.3%)、江西 (70.3%)、浙江(70.0%)、广东(63.8%)、湖北(62.5%)、湖南(62.4%)等.【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年(卷),期】2011(000)002 【总页数】4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

2、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县 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区) 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 60%,依次是贵州(95.6% )、云南(92.3% )、四川(91.4% )、重庆(85.3% )、福建(78.9% )、广西(73.3% )、 江西(70.3% )、浙江(70.0% )、广东(63.8% )、湖北(62.5% )、湖南(62.4% )等。丘陵山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但GDP却只占 全国的30%。原始而脆弱的生态环境、低值的开发利用,落后的经济状况,使 丘陵山区成为急需大力发展的区域。从农业耕地开发角度

3、来说,首先有一个适宜开发的范围,2006年统计,大陆耕 地面积为1.2亿公顷。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的耕地比重最大,占 87.5%;15。25。、25。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说,2。6。的缓坡地与2。以下的平耕地没有什么区别。615的丘陵地适宜于中小型农机具工作;而1525的坡耕地,则只宜使 用小型农机具。25以上的陡坡土地,则不宜开发为耕地,应作为生态保留地种 树或种草。所谓“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一是指6。15。的丘陵地和15。25。的坡耕地 的机械化问题,也就是以小型机械为主的小田块机械化问题;二是指丘陵山区 特有作物如茶叶、水果等的机械化问题。发展

4、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要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遵循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 展的内在经济规律,走中国特色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一、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农业落后是丘陵山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生产力水平低下则是导致农业落 后的根源。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山 区农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农业机械化是保障丘陵山区农业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保障粮食生产的有效 措施2005年底,全国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6432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人口分 布在山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 缺乏,造成耕地撂荒现象严重,这种情况在丘陵山

5、区尤为显著。而采用农业机 械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粮食单产和劳动生产率,是解决老人农业和“撂荒”的根本途径。2. 发展山区特色农产品机械化技术,对促进山区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 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丘陵山区的特色产品,是解决山区问题的重要保障。目前, 丘陵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大都采用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造成农产品质量不稳 定,缺乏市场竞争力。3.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 丘陵山区是我国少 数民族人口居住的主要区域,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以农业机械为标志的现代生 产工具和机械化技术,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二、丘陵山区农业机

6、械化的发展现状1. 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兄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麻类 作物、糖料、烟叶、蔬菜瓜果、青饲料生产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 的地位(如图1所示)。根据南方丘陵山区种植结构,应优先发展水稻、蔬菜瓜果、玉米、油菜、小麦、 薯类等作物生产机械化。由于丘陵山区自然环境的制约,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原 始,生产手段落后,集约化程度低。我国茶园劳动生产率低,茶叶品质低下,茶农人均收入300 400元,与世界其 他茶叶主产国相差巨大。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山区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已成为山 区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

7、一。中国柑橘是位居世界第一位的水果,柑橘是山区农民的“钱袋子”,然而中国 柑橘立地条件差,90%在山地种植,适用的机械与设施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果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果品品质和环境状况不易控制。山地果园的运 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一些地区果园一年所支付的工钱,有近1/3用 于人工运输。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受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 因素的影响,丘陵山区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如 图3所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总量少,结构不合理,作业水平低。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机械 化水平较高,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低,山区畜牧业机械装备与技

8、术滞后于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作物机械化技术处于改进熟化或示范推广 阶段。目前,仅小麦和水稻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超过20%,水稻种植、玉米收获、 油菜种植与收获等仅开始示范应用,机械化水平低于2% ;蔬菜瓜果、薯类、 甘蔗、麻类、烟叶等还缺乏可用农机具。丘陵山区农机化以小型和轻便型农机 具为主,多用于自家农业生产,从事社会化服务少,单机作业量小,利用率较 低。3.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自然条件的制约。丘陵山区土地资源禀 赋较差,坡地多、地块小而分散,交通不便,经营规模小,难以发挥农业机械 的作用和效益。二是基础设施的制约。山区基础设施薄弱,机耕道不配套,灌溉设施不完善, 机械下田作业

9、和转移困难。三是经济基础的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丘陵 山区多属贫困地区,虽然近几年山区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 相比,基础差、底子薄,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农民人均 收入低,对机具的购买能力不强,特别是对大中型农机具只能望机兴叹”。 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部分适合丘陵山区特点、农业发展急需的小型农机具 尚未列入部省补贴目录。大部分丘陵山区地方政府对农机具补贴资金配套比例 较低。 四是人员素质的制约。农机专业化人才匮乏,山区农业从业人员较低的文化素 质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应用。农业生产者素质偏低,随着打工经济发展 迅猛,带来了老人妇女留

10、守的问题,留守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五是机械装备的制约。丘陵山区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形成巨 大反差的是,农机装备和技术供给不足,缺乏与多元化需求相适应的农机装备 和技术。适宜丘陵山区的农机化技术装备供给严重不足。在北方平原可广泛使 用的机型,不能很好适应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装备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粮食作物机具多,其他作物机具少;加工运输机械多、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少; 耕作机械多、收获机械少;低性能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六是种植制度的制约。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和环境气候的影响,丘陵山区套种、 间种作物较多,实现机械化作业难度大。七是社会服务的制约。针对农机手的操作及维修技术的培训、

11、农机具现场示范 演示会等公共服务滞后。农机管理和推广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机系统职能被弱 化,经费被削减。健全的山区农业机械科研机构寥寥无几,丘陵山区农业机械 化推广体系不健全。三、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为主题,走具有中国丘陵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2. 战略目标以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 收为主线,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和谐生态和可持续发展。3. 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研究开发适合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及特色农产品生产 机械化的中小型装备及关键技术。大力推广中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及水

12、稻育插 秧机械化技术,摸索稻谷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干燥模式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 丘陵山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设,加大培训教育投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小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战略1.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提高小型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水平,满足丘陵山区 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强化小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提升丘陵 山区的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步入小型农业机械制 造业强国行列,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小型农业机械制造和供应大国之一。2. 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一是高效环保小型植保机械装备与技术。重点研制开发 小型

13、机动植保机械,减少农药在水果、茶叶中的残留量,并降低农药对水土资 源的污染。二是小型农业机械的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和制定与国际现有的通行 标准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五、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1. 借鉴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农机化发展经验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土地改良计划。从1965年开始,日本组织实施了长达40年的4期 土地改良计划。土地改良计划以兴建水田排灌设施、加强农田道路建设、扩大 土地经营规模和田块标准化为目标,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以水稻种植为 例,日本的水田原为小块,不适于机械化作业,政府推荐规格化水田,即长 100m,宽30m,水平度小于2.5cm。1982年全日本

14、规格化水田面积达92.4 万公顷,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0% ; 1992年达到193万公顷,占70%。台湾地区农地重划。将一定区域内零散不便管理的农地,重新规划整理, 使每一块农地都十分方整,并通过土地交换分合,让农户原本分散的耕地得以 集中,便于田间农事管理,实施机械化作业。采取的保障制度:1980年和 1982年,先后颁布农地重划条例和农地重划条例实行细则。取得的主 要成效:20世纪50年代台湾农业机械化水平几乎为零,目前台湾粮食作物的 耕整地、插秧、中耕、收获、干燥和运输等,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韩国新村运动。从1971年起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其 中重要内容,主要扶持

15、农户兴建小型堤坝、桥梁、沟渠、整治农地、修筑农田 道路和购置农业机械设备等。1992-2001年,农村建设总投资为42万亿韩 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为550亿美元。二是政府主导实行农机化一揽子扶持政策。日本农机化扶持政策。购机补贴项目。农业补助金制度”,对农户购 买先进农机进行补贴。软补贴”。政府对农机展览场所和农机培训机构的 建设及活动;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建设;农户操作培训和教学使用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修理厂的建设;农户购置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和设备等项目补贴50%经 费。政府贷款项目。低息贷款,农业机械购置贷款项目即农业机械化基金; 无息贷款,农业改革基金”用于农户引进新技术或解决农户创业时所

16、必需购 置的农业机械和设备费用。韩国农机化扶持政策。1998年以前,政府对农户购买农机实行财政无偿 补贴政策。根据机型和价格的不同,政府补助比例最高可达价格的50%。农户 只需首付10% 20%的资金,其他资金可享受国家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1998年以后,政府向农户提供的购机补贴取消,但加大了优惠贷款幅度。农户购买农机只需要首付20% 30%资金,其余可全部以抵押方式向银行低息贷款, 可以耕地作为抵押物。台湾地区低息贷款。从1978年开始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分别由土地银 行、农业银行、农业合作组织和乡镇农会办理贷款。购机补贴,为鼓励农户购 买台湾产的新型农机具,加速农机新技术推广,对新型农机给予市场售价 10%50%的购机补助。上述购机补助、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至今仍在实施。 三是构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