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942554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文化建设制度 长久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小学班主任尤其如此。听说有的组织还做过调查,把老师归属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更有结论说老师的平均寿命偏低凡此种种,不得不归为教育工作的繁重和艰辛。假如说,教育的成败和学生的进步一定全部要以牺牲老师的健康甚至生命来换取的话,我认为这么的教育方法不足为赞。反之,在魏书生等优异的教育工作者眼里,班主任工作却是一门艺术,是充满愉快的另一个境界。两种不一样的见解给我们的启示是,班级管理应该是有方法可循的。结合自己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感觉到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对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促进良

2、好的班风建设含有主要的意义,以下就这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见解:(一)加强班级管理,应以制度为先先哲朱熹说:“论前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和行是不可分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八中的半封闭管理,假如班主任不能立即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她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在寝室、在餐厅、在和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的话,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被学生牵着走。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因此我认为,在每学期开课时多花一点时间强调校规、制订或修订班规,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是很有必须的。假如

3、班主任对班规监督得力、落实到位,多数学生是能够在老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步的由“她律”发展为“自律”的。这不但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更主要的是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益。(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化管理能力学生自主管理不但在于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主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个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个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很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收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标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在管理中,我们应勇于克服“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学生主动参

4、加班级管理,使每个学生全部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作为班主任要做的是在宏观上把握住班级动态、制订班级整体目标和每次活动的分层目标。至于采取什么方法,怎样达成活动目标,我以为应更多地让学生去做,关键处加以指导就行。在详细工作中,我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1.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她们是班集体的关键,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二分之一。我班的班干部任用坚持民主制,实施常任班干部任期制和班日班长每日轮换制。值日班长负责统计该天班级的日常事务,受常务班长的监督。这么一来

5、,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事事有些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些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和被管理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比如:当她们发觉有几天晚自习纪律不好的话,很快就会有学生主动给我提出好的提议,还有同学毛遂自荐当班干。本学期我们班上负责晚自习的纪律委员就有三个,其中有两个就是刚开课时自我推荐的“上岗的”。2.加强责任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责任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在班级管理中,我要求班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过失、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和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全部要对应地负担起和负担好自己的责任。在详细的操作中,我关键找寻那些有利于培养责任心的方法。以卫生为例

6、,我在班上实施承包责任制。新生入校时我就全方面地对班上的区域进行了划分,坚持自愿的标准,公开承包给同学们,一旦承包定,没有特殊原因整学期不更换值日内容。这么一来,在常规检验中,假如我发觉哪一天、哪一个地方没有清扫或不够认真,那我一定就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人。这种承包制,既加强了对学生的责任心教育,又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还让自己在班级卫生管理这方面省了不少心。就如寒假补课期间,学校虽没有值日生检验,但我班教室内外的瓷砖仍然很洁净,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自己知道这是自己的值日范围,自己会按时的完成。3.利用激励机制,深化学生的自主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升

7、,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需重复抓,抓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在管理中,老师应合适地采取多个形式的激励方法,以表彰为主,注意发觉学生的闪光点,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初一、初二年级时,我对班上每七天操行成绩列前三名的同学,全部要经过打电话的方法给家长对其进行通报表彰,并嘱咐家长,孩子周末回家时,一定要立即地给肯定,给孩子激励。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老师的一丁点儿表彰肯定,对她们来讲全部是一个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是她们向“善”的动力。4.经过自我反思,指导和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式管理

8、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作为成长中的学生犯点错误应该是不奇怪的,也是应该原谅的。班主任尤其要树立“许可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要学会宽容,要把育人看成一项长久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种种失误或是错误,班主任进行耐心引导和必须的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教学生学会反思,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班学生在升入初三后,我感觉她们中绝大部分在自我管理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能力,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以前所实施的操行条例在很多方面已没有必须再过分强调。因此,从初三第一学期开始,我就立即地“淡化”了操行分,而把关键精力调整在指导升学考试上来。面对少数学生的重复违纪或是失误,我采取每七天一次的“反思日志”和谈心疏导的方法来指导和监督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反思是一个美德,反思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勇于认可自己的失误并更正失误的人,经过不停反思,不停总结,不停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愈加让学生体会到“该”和“不该”、“对”和“不对”之别,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含有主要的意义。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很繁重的,但也是饶有爱好的。我们能够经过转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大胆地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她人,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实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轻松、有序且高质量地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