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81266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州市(1997-20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 国策,加强对土地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 的失衡趋势,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 发19971l号),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修订和实9S工作的通知(1997国土规字第100号)等文件的要求,编制湖 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规划是以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 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以湖州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

2、为基础,从湖 州市的实际和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用耕地与开发复 垦挂钩;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以保护耕地和控制建设用 地规模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的原则要求编制完成的。本规划基期为1996 年,规划期为2010年,规划期内分1997-2000年、2001-2010年两个时段,同 时展望到2030年。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问题(一)土地利用的基础条件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与江苏省交界,南临杭州市,东与嘉兴市接 壤,西和安徽省相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91412029,北纬 3022 -3111之间。全市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土地总面

3、积 5818.44平方公里。湖州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包含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属于北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 15.8C,年均降水量1374毫米。地表河湖众多,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类型 主要为水稻土、红壤土和潮土类,生物资源丰富。从自然条件分析,湖州市是浙 江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湖州市现辖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和市区(辖堀区、南浔、菱湖三个区管委 会)4个县区,124个乡镇(其中57个镇),337个居委会,1769个村委会。全市 1996年总人口 254. 56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 229公顷。湖州市是浙江省

4、经济较发达的地区,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267. 92亿元,人 均10868元。塘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6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1元。工业 以丝绸、轻纺为主,总产值544. 05亿元.农业总产值74. 53亿元,是浙江省 农业高产区和粮食、蚕桑、淡水鱼的重点产区,粮食单产12076公斤/公顷,总 产129. 65万吨,蚕茧产量23527吨,鱼类产量110288吨,毛竹采伐量2621 万支。湖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带,东距上海160公里,南距杭州90公 里。宜杭铁路贯穿境内,104和318国道纵贯南北与东西,境内公路总长度1913 公里,通航里程1195公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

5、网络,为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湖州市土地总面积为581844. 30公顷,结构如下:耕地146692. 4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5.21%。其中:水田132073.36 公顷,占90.03% :旱地14169.29公顷,占9.66% ;菜地449.80公顷,占0.31%。园地51681.25公顷,占总面积的8.88%。其中:果园3856.37公顷,占 7.46%:桑园 37700.10 公顷,占 72.95%;茶园 10026.34 公顷,占 19.40%; 其他园地98. 36公顷,占0.19%。林地236762. 50公顷,占总面积的40. 69%

6、。其中:有林地193573. 31公 顷,占81. 76%;灌木林17188. 88公顷,占7. 26%;疏林地17422. 57公顷, 占7. 36%;未成林造林地6335. 92公顷,占2. 68%;迹地2197. 07公顷, 占0. 93%苗圃44. 75公顷,占0. 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5800.70公顷,占总面积的7.87%。其中:城市用地1596.57 公顷,占3. 49%;建制镇用地3684. 25公顷,占8. 04%;村庄用地31884. 68 公顷,占69. 62%;独立工矿用地7327. 27公顷,占16. 0%;特殊用地1307. 93 公顷,占2. 86%。交通用

7、地8455. 65公顷,占总面积的1. 45%。其中:铁路用地390. 35公 顷,占4. 62%;公路用地2617. 27公顷,占30. 95%:农村道路用地5424. 19 公顷,占64. 15%;港口码头用地23. 84公顷,占0. 28%。水域68629. 67公顷,占总面积的11. 80%0。其中:河流水面26492. 87公 顷,占38. 60%;:湖泊水面1284. 57公顷,占1. 87%,水库水面3577. 35 公顷,占5. 21%;坑塘水面28852. 13公顷,占42. 04%o;苇地391. 93公 顷,占0. 57%;滩地1068. 69公顷,占1. 56%;沟渠5

8、428. 28公顷,占7. 91%; 水工建筑物1533. 85公顷,占2. 23%。未利用土地23822. 08公顷,占总面积的4. 09%。其中:荒草地8067. 04 公顷,占93. 96% ;沼泽地8. 89公顷,占0. 04%;沙地24. 31公顷,占0.10%。 裸土地1530. 66公顷,占6. 43%;裸岩石砾地1285. 07公顷,占5. 39%; 田坎12138. 05公顷,占50. 95%;其他未利用土地768. 06公顷,占3. 22%。(三)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1、土地利用类型较齐全,特色明显。全市有一级地类7个,二级地类37个。 一级地类林地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耕地、

9、水域、园地。林地以竹林为主,耕地 以水田为主,水域以坑塘和河流为主,园地以桑园为主,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竹、 粮、桑、鱼的土地利用特色。2、土地利用率较高,后备资源不足.全市已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95. 91%,未利用土地仅占4. 09%,目前能够开发利用的面积约1万公顷,其 中能开发为耕地的仅有1500公顷左右。3、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平原区以耕地、园地、水域为主,体现 了粮、桑、渔塘的土地利用特色;西部山丘区以林地为主。东部平原区土地产出 率高,经济效益高;西部山丘区土地产出宰较低,但林地生态效益高。平原、丘 陵、山地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显著。(四)土地利用潜力1、土地整理潜力。根据调

10、查测算,村庄居民点按规划人口和人均用地80廿 标准可整理出土地20924. 7公顷,独立工矿可整理出土地586. 18公顷.农业 园区部分零散园地、坑塘沟渠及田间农道可整理复垦出土地2795. 37公顷。全 市土地整理复垦总潜力为24306. 25公顷,其中可整理复垦成耕地8537. 47公 顷。2、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全市现有未利用土地23822. 08公顷,据末利用土地 适宜性分析,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利用的面积为10123. 61公顷。其 中:能够开发成耕地1493. 64公顷,能够开发成园地3020. 49公顷,能够开发 成林地5609. 48公顷。3、农用土地潜力。现状耕地中有

11、27094. 5公顷为中低产田,现状园地中有 2470公顷为低产园,现状林地中有36808.52为低产林,现状水域鱼塘中有611.27 公顷为低产塘。这些中低产田、园、林、塘,通过农用土地整理,增加资金技术 投入,强化管理,能提高其生产力。(五)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地锐减,土地供求矛盾突出。自1983年土地概查13年来,耕地面积共 减少44795公顷,减少了 23. 4%,年均减少3445. 8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由1. 20 亩下降到0. 86亩。而本市后备土地资源却非常有限,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 土地特别是耕地供求矛盾将愈加突出。2、尽管土地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浪费和破坏土地

12、,乱占和少批多占土 地的现象依然存在。3、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一是耕地内部利用方式较单一,二是林地利用率 和利用效益低,三是村庄居民点人均用地超标太多,四是未利用宜园、宜林土地 开发力度小。4、土地利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捉高,土地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耕地、园 地,林地中的中低产田、中低产园、中低产林效益低,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提高 其利用效益;部分山丘区水土流失,部分水域受到污染,部分耕地养分不足、用 养失调,需要改善其生态环境。二、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1997年到2010年,是湖州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 要时期,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实现经济增

13、长 方式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从小康走向富 裕的关键时期。根据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土地利用管理的新要求,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目标与方针。总的目标与方针是:坚持“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 保护生态”的土地利用方针.保持耕地动态平衡,优先安排农业用地:以供给引 导和制约需求,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用地:通过土地挖潜整理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约化利用土地:实 施土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目

14、标如下:1、耕地。规划期内确保全市1996年耕地总量平衡,耕地补充增加量在3447 公顷以上,耕地减少量控制在3447公顷以下。同时,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 与管理,发展一优双高农业,到2010年粮食单产力争达到6000公斤/公顷,粮 食人均占有量500公斤,粮食占耕地比重降到75%。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126156. 2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2、国家重点项目用地。要保证乍湖铁路、新长铁路、杭长铁路复线,杭宁高 速公路,318、104国道拓宽,东西苕溪防洪工程、杭嘉湖北排工程,杭嘉湖南 排西延工程,天荒坪蓄能电站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控制一般建设用地。全 市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

15、在2727公顷以内。3、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城镇用地优先安捧中心城市和首位镇,严格控制一般 镇。城镇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有潜力,人均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左右。农村 居民点原则上不准外延发展,按人均8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逐步进行迁并改造和 挖潜整理,井力争腾出20%以上土地整理成耕地。4、农地土地整理。大力推广农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搞好现代化农业园区 田、水、路、村的综合整治,发展一优双高农业。通过农业园区土地整理,力争 净增加耕地1000公顷。5、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采取多种形式和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未利用土地开发, 力争开发耕地达500公顷、园地2000公顷、林地4000公顷以上。同时搞好中低 产园

16、林改造和四旁植树,使蚕茧、茶叶、果品、竹笋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4. 5 万吨、1.0万吨、3.0万吨、10.5万吨和14.0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8-10个百 分点。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30%以上。6、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全市总人口控制在274万人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50%。 人均耕地面积0. 80亩以上。近期2000年耕地总减少量控制在1000公顷以内,其中建设用地占用量控制在 800公顷.耕地补充增加量1000公顷,其中整理复垦耕地800公顷以上。开发 耕地150公顷,开发园地600公顷,开发林地1200公顷以上。全市械镇用地规 模控制在8000公顷,其中中心墟市用地规模控制在2500公顷。实现目标的方针和措施是: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全市现状人均耕地仅有0.86亩,为确保城乡居民粮 食和蔬菜等副食品不断增长的需要,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实行耕地占补挂钩。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