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辞职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65931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丹青辞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陈丹青辞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陈丹青辞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陈丹青辞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陈丹青辞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丹青辞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丹青辞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丹青辞职报告陈丹青辞职报告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 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 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 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 续做个体艺术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 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 学造成的浪费。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2001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 201X届与201X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201X年、201X年毕业。另外, 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

2、生共四名,201X年毕业。我的请辞,与 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 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 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 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 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间,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 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一一这三份 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 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及附件之五,希请垂顾。此报告,将 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 医疗等证件,合

3、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 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何时搬离,听候指示。再次衷心 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 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 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 准。此致敬礼!陈丹青201X年10月15日附一:呈本院外办及北京外办述职与感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四研究室 缘起99年岁阑,袁运甫老师、刘巨德老师给我越洋电话,告知工艺美 院与清华大学合并,并代表院领导热诚邀请我回国加盟清华大学美术 学院,同时转致老前辈张仃先生与吴冠中先生的欢迎之意。201X年2 月正式报

4、到,清华园陈书记、美院王院长、张书记,及诸位副院长热 情接待,清华外办陈红老师,院外办张主任、苗老师一周内携我办妥 外籍人员驻京手续。此后人事关系归属外办与人事处,年薪五万,教 学启动费三十万。同时,学院在外事办公室与我签署了 201X至201X 年两年任期的合约。201X年春合同到期,续签201X至201X年合约三 年。教学状况院校合并,是清华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全面恢 复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举措。清华美院的成立,一时为八大高等美术 学院所瞩目。到任不久,学院宣布开设美术专业博士生课程,此举不 但在国内美术教育是属首创,在世界范围同类专业中亦属罕见。为 此,学院于3月间成立四所纯艺术教学

5、研究室,分别由吴冠中、张 仃、袁运甫诸位元老领衔,本人则主持第四研究室。吴、张、袁三位 先生德高望重,育人无数。我初涉教学,尚无寸功,而学院予以破 格,委此重任,唯惭愧衔命,郑重其事。本研究室研究方向,初定 “当代架上绘画研究”,前年易为“当代架上绘画与图像文化比较研 究”。5月,全国首届艺术学院博士生招生在本院举行,是本人第一 次招生经验。二十四位各地考生中,五名入围,然因外语不过关而搁 置。院方为支持本人首次招生计,经研究生院陈院长同意,以博士课 程访问学者名义,招入五位学生。2001年,五位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 文选题,为转为正式博士生,外语考试再度失败,结业离校。是年第 二次博士生考试,

6、全国共二十二名考生,正式录取两名博士生、访问 学者两名。同年,首次接受研究生报考,约八人,无一通过两课考 试。应试文化的深刻积弊,已有社会的长期共识,不多说。而考试制 度中,尤以人文艺术学科的外语考试、政治考试,严重滞碍并扭曲艺 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前者无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与成才规 律,既徒具形式,又有效地削弱艺术学生起码的中文水准,观诸历届 落选博士硕士考生试卷,此举已在事实上持续造成考生文化素质的直 线下降。后者公然违背马克思主义及邓小平思想,对于清华大学两大 传统,即“行胜于言”及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 想”,更是深刻的讽刺。以上意见,我曾数次以书面及口头方式,对 院领

7、导和清华书记、校长坦率直陈。以“两课”分数作为首要取舍标 准,学术尊严荡然,人文艺术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备起码的前page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属妄谈。由于此一政策的长期 施行,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而实则退步,“有知识没文化”,“有 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是目前艺术学生普遍状况,事实 上,新世纪艺术学生的整体水准,甚至不如“文革”时期。而人文艺 术教育的量化管理,集中反映出学术行政化带来的后患。此亦北大近 期决意实施改革的总背景,然而治标不治本:不施行,现状难以突破,施行,则势必重复历次治标不治本的改 革,形成更为盘根错节的畸形教育结构。本人不是教育学专家,以上 感触,来自教学第一线的

8、实践,而院中同事,俱抱同感。鉴于中国国 情,鉴于人口基数与社会现实,现行政策有其不得不然之处,但人文 与艺术将长期蒙受其弊。本人唯自知不能改变现状于万一,故聊作纸 上空谈,在教学工作中,则恪尽己能,维持现状而已。总结我在学 院的教学是有价值的,我因此认识到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的新局面与新 问题。我对教育体制的持续批评,出于对人文状况的操切之心。我不 愿混饭吃,也不知道怎样违背自己的性格。201X年,第三次博士生考 试,二十名考生,正式录取一名,并访问学者三名。第二次研究生报 考,约十九人,一名以业务最高分入围,因外语政治各差一分,经向 院校申请通融无效,未予录取。201X年,第四次博士生考试,考生

9、十 八名,正式录取一名。第三次研究生报考,全国十九名考生,上年度 同一考生仍以最高分入围,再次因外语分数不过关,未能录取。截至 目前,本研究室共两名博士生毕业,两名博士生在读,201X年首次招 入四名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则本人负责绘画系各届每学期素描课、 油画人体课各四周。另由教务处安排每学期开讲四堂大课,每堂四小 时,各系各专业同学均可选听,每讲满员。2001年至201X年,讲题分 别如下:“欧美当代艺术比较” “绘画、影像与西方观看传统” “架上 绘画与设计艺术的关系” “世界范围反现代化思潮与文化守成主义” “艺术史与传播史的关系” “艺术助史与艺术功能史”教学方法人 文艺术学科既有的学

10、术行政化,越管越严,教学品质越来越可疑,此 一体系虽便于管理,但与“人”,与“文化”,处处发生尖锐而深刻 的冲突。我不相信现行考试制度,不相信教学大纲,不相信目前的排 课方式,不相信艺术学生的品质能以“课时”与“学分”算计一一但 我不得不服从规定一一释放个性,回到直觉,摒斥教条,遵循艺术规 律,曾经是民国、“文革”前、改革开放初期等阶段艺术教育取得显 著成果的历史经验。然而有目共睹:这些传统与经验在今日艺术教学中已经全面丧失。我个人无法改 变这一事实,唯在本研究室教学中,以“个案处理”的原则,根据每 位同学个人情况的总和与细微的表现,在教学中务使知识面尽可能扩 大,教学点尽可能具体。这样的教学

11、难以体现在教案文本上,难以在 工作总结中表述,在我奉命填写的所有表格中,完全无法体现我的教 学思想与教学后果。艺术教学是非功利的,非程序性的,是具体而 微、随时随地在每位学生、每个阶段,甚至每件作品中寻求当下的沟 通、指涉、领悟。这一随机的过程一一而不是预定的程序一一重视体 验与经验,问题与可能性,激发好奇心与热情,并以此检验学生的智 能与品性:它开放给未知,落实为个人。学院教育不是向上负责,而是对艺 术、对学生个人负责。不幸的是,当今学院教育的通则与本质,是向 上负责。严格地说,我与每位学生不是师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不是有知与无知的关系,而是尽可能真实面对艺术的双方。这“双 方”以无休

12、止的追问精神,探讨画布上、观念上、感觉上,以至心理 上的种种问题。那是一种共同实践,彼此辩难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 不断的交谈,寻求启示,提出问题,不求定论,有如禅家的公案,修 行的细节。它绝对不是量化的。分数、奖项、规章、表格,不是它的 目的。它因人、因事、因问题而异。它追求教学的真实性,而不是程 序化,它落实为个人品质的提升,而不是考试分数。因此,它在当前 的教学体制中是困难的,孤立的,不讨好的,无法被教条证实,难以 体现为可比的成果。远溯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式教育与诡辩派教育的冲 突,前者重视知识与品格,后者重视权力与实用。可悲的是,目前文 科教育的种种政策限定,决定了人文艺术教学赤裸裸的形式

13、主义与功 利主义。我与现行教育体制抱有深刻的歧异。在人文艺术学科,人才 是无法培养的,没有人能够夸耀并保证在学院中培养出真正的艺术 家,但学院教育应该,也能够达到这样一种起码的要求,即确立一位 艺术学生葆蓄终生的品格,这品格,就是前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大师 陈寅恪写在七十年前的名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招生与教学感想自201X年任教 以来,我的教学实践及社会活动,大致有正面与负面两类感触,兹据 实陈述如下:正面清华“长江计划”,是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措施之 一,魄力大,投入重,期望高。特聘教授多数是外籍华裔,属改革开 放后出国的中壮年专业人员,眼界开阔,知识结构大幅度更新,又大 致是“文

14、革”一代,兼具使命感、责任感、历史感,及民族情怀,归 国投效,远溯二十年前留学大潮,近收改革开放之效,今推想此举, 此其时也。清华与工美合并,则体现国家在高等院校扶助拓展人文艺 术、瞻望国际文化大势的良苦用心。就我个例而言,去国近二十载, 国中文化形势与文化环境,诚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在艺术创作及学 术研究中,过去的政治钳制、狭隘的美学观、单元的创作格局,大幅 度改变。院方对我的教学不予干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时支持。 而同事、同行与不同专业间的充分尊重,彼此宽容,以至对新学院教 学规划的共同热情,都使我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在文艺领域及艺术学 院内的深刻变化。负面一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困扰与无奈

15、,来自国家 现行教育体制及种种教条。其症结,大致如下:这所学院让我感到亲切。我喜爱70年代出生的在校学生,他们甚 至比我的孩子还年轻。我坚信他们是塑造未来的一代,因为青春理应 胜过体制。我对自己的教学,仍是“惭愧”二字。我在课外的大量时 间无保留开放给本研究室,本系,以至其他专业的学生,并从中获益 匪浅。我有幸作为一位本院的教师,在专业以外更广泛的领域表达我 对文化的认知,我知道,外界认同我乃因学院的聘用。这聘用的理 由,或许因为我在域外的眼界,但我确定,这理由,还因为我虽然不 是一位中国公民,但我是中国人。中国人重世故。我的世故仅限于礼 貌的层面,但我至今没有学会在表格上,或按照教条指定的方

16、式,陈 述“成绩”:那是对体制的确认,而不是对学术道德及其规律的确认。我今服 务于这所学院的价值,以及我微乎其微的服务本身,远不如这所学院 选择我的价值:这选择证实了国家的良性变化,在这变化的戏剧性环节中,我愿 意充任一件可被暂时利用的小小的标本。201X年10月写成,201X年 10月补正附二:教条与功利今日艺术教育及本院教学感触归国教学三年,承院 方与同侪善待扶持,本人虽不胜任而能相处愉快。今国家富强,大环 境空前良好,唯教育现状与大环境差异甚巨。走访南北各校,兼以教 学四期,初识国中当代艺术教育套路,其间有所为,有所难为,希望 大,问题亦大,是故,每在会议桌上直陈所想,意见峻急,念院方雅量,以礼听之。今遵嘱书面议论教学端绪,试以“考试政策”为面,“本院教学”为点,陈述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功利主义”与“教条 主义”一一我自知以下意见无非空谈,故仅谓之为“感触”而已。考 试政策春夏之交,永善老师与我被叫到校部开会,是清华前书记贺女 士恳切听取人文艺术学院意见陈述。我仅提一条:“两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