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极化强度矢量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658314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极化强度矢量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4极化强度矢量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4极化强度矢量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4极化强度矢量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4极化强度矢量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极化强度矢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极化强度矢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 极化强度矢量本节重点介绍极化的描述、介质的极化规律。一、极化强度矢量P不仅与每个分子的电矩 p分的大小有关-介质极化程度:,引入P极化强而且还依赖于各P 分的排列整齐程度度矢量描述介质极化的程度和状态,定义为工P分P =亠也VV为介质中所取的物理小体元(可看作一个宏观点),其中包含大量分子。P的物理意义即:介质中某点单位体积内所有分子电偶极矩之矢量和。讨论(1) P是空间矢量点函数,介质中不同点一般 P不同。若P =常量,即不随空间变,则称介质均匀极化;P = 0可能的情况:真空中无介质分子、导体中 E = 0、介质未极化等。 若介质均匀,则指;常数,而一般地行二;r(x, y,z)。P

2、的单位:库米2。(4)设介质内某点(x,y,z)附近单位体积内介质分子数为n (x,y,z),按统 计平均看,当作各分子P分大小相同且方向排列整齐,有np分P(x, y,z)、极化电荷q介质极化出现实际存在的电荷极化电荷, 而P描述介质极化情况,故二者必有联系。下面研究1、以位移极化为例推导公式:介质内任取体积V,其周界面为S。如图3-7取体元:dv = l dscosr,则p分 ds = p分dscos( - - p分 dscosdv中介质分子极化后通过dS面元穿出电量为dq出二-q分ndV = -nq分Idscos二-np分 ds cos v - np分 ds = P dsdq = _dq

3、出二 _P ds对于整体V、S有q 二:dqf ds或写成常用形式P ds = qss内上式表明:P矢量为有源场,其P线之源为负的极化电荷,也可写成:P ds = - dVsV其中V为S所围,L为极化电荷体密度。3 - 2-#若均匀极化,则p =常矢,有V = 03 - 2-#3 - 2-#2、极化电荷面密度-在介质表面上,因极化电荷不能穿出表面S,故相对集中面分布。表面电荷3 - 2-#3 - 2-#厚度用斜高I表示为:ICOST|。取面元dS,如图3-8所示,此厚度上净电荷dq = nq分I cos)ds = P ds = P nds所以dq 亠 P n 二 Pn 二 P cos ds三、

4、退极化场E介质处于外场Eo中发生极化,出现极化电荷q(卢),q在空间激发场E退极化场,故介质中总场为E 二 Eo E一般地,e随点而异,且E处处与Eo方向相反,但|E|E。,故E只能削弱 外场,而不能完全抵消外场(导体情况可以完全抵消外场),所以,介质中:E C、与未充介质时的相应物理量Eo、Co、6的关系。(恒定Q)解:- Eo0 1日、E 一i ; 二 EE(二 -二)i,又;o、二 Pn = P = ;0 eE,代入上式右端,并令;r;rEdEod二;rC,其中 Eo二一kPcosh si nr dr 2二二-k。003 - 2- #03 - 2- #-0;0 ;r=(y-o o03 - 2- #03 - 2- #又;r1,故:八:6 o03 -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