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38732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技术自学考试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维修技术 ( 04073)自学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汽车维修技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升本) 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通过介绍汽车故障的形成和故障分析, 学习汽车零件的修理修复技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方法。(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理论的基本知识,对汽车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会对损伤零件的检验和修复方法。 掌握现行维修制度的有关规定, 维修工艺的内容和制定原则, 学会分析和解决汽车维修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汽车维修技术综合运用了汽车原理、汽车构造等课程的

2、基本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零件的损伤形式及其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掌握汽车零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汽车零部件的磨损、疲劳、腐蚀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汽车零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重点)识记:零件失效的概念。理解:零件失效的分类2、汽车零件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重点)识记:零件失效的模式理解:零件失效的机理第二章:汽车零件的检验和修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掌握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及汽 车修复方法的正确选择。(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零件的检验分类(次

3、重点) 理解: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2、汽车零件修复方法(重点) 理解:汽车零件修复方法3、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一般) 识记: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规律第三章:汽车维护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汽车的维护类型及维护工艺。了解汽车维护制度。(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2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次重点) 理解:汽车维护概念2、汽车维护制度(重点) 识记:汽车维护制度 理解:汽车维护制度的类型3、维护工艺的内容(一般) 理解:汽车维护工艺第四章:汽车修理工艺流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汽车维修得经济效益分析及维修工艺过程。掌握汽车及零件的清洗工艺。(二)考核知识点与

4、考核目标3 、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重点) 识记: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概念 理解: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2、汽车修理工艺过程(重点) 识记:汽车修理工艺 理解:汽车修理工艺过程3、汽车接收、解体及零部件清洗工艺(重点)理解:汽车零部件清洗工艺4、汽车总成装配技术要求与磨合试验方法(次重点)识记:汽车总成装配技术要求理解:汽车总成磨合试验方法第五章: 汽车修理质量检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相关法规;掌握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掌握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原则与检验程序。 掌握汽车检验人员资质及其职责; 掌握汽车修理前、 修理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方法和修理竣工

5、的质量检验方法。掌握汽车修理质量的内容和监控方法;掌握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标准(次重点)识记:汽车维修质检标准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原则与检验程序(次重点)识记: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原则理解: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程序3、汽车维修检验人员资质及职责(次重点)识记:维修检验人员资质及职责4、汽车维修检验工艺流程(重点)识记:汽车维修检验工艺理解:汽车检验工艺流程5、汽车修理质量(一般)6、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一般)第六章: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常用修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常用汽车检测仪器仪表; 掌握汽车整车检测

6、与诊断技术、 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 底盘 和车身、微机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技术。(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重点)识记: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的种类理解: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的使用2、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种类及概念三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 、 “理解” 、 “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 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

7、,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 、指定教材教材: 汽车维修技术 张金柱 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年 9月第 1 版(三)自学方法指导2 、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 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紧密围绕大纲要求自学。3 、 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 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 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 注意对各知识

8、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4 、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 认真理解、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 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 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 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 可暂时搁置, 留待以后对课程知识认识理解能力提高后再解决。5 、 在自学过程中, 既要思考问题, 也要做好阅读笔记, 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6 、 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 应根据大纲要求,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这对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

9、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问的逻辑关系。6、教材中未列入本大纲的其它章节不作考试要求。(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10、,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5、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 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 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8、辅导时应注重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电子课件的使用, 增强 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助学学时: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学时54学时。课时分

11、配如下:章次内容学时第一章汽布零件的损伤形式和特点4弟早汽布零件的检验与修复6第三章汽车维护基础知识8第四章汽布修理工艺流程6弟五早汽布检测与诊断技术10第八章汽布维护与保养6总复习4总计46(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所提到的各章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突出重点,试题内容不超纲。2、试卷中试题比例一般为识记占 20%、理解占35%、应用占45%。3、反映不同难易度的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

12、次重点25%、一般10%。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6、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纸笔考试。7、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采用终结性考试成绩。8、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 格。(六)题型示例(样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曲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柱塞的高度改变而不旋转柱塞,可以调 整喷油泵的()A、泵油提前角B、供油压力C、供油量D、喷油锥角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ABS的功用是在制动时,当车轮出现抱死趋势时, ABS迅速适当 降低制动压力,减少车轮制动力矩,使车轮滑移率恢复至稳定区域内,以获得最 佳的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三、填空题1、柱塞式喷油泵调整泵油提前角的方法有和 四、名词解释1 、爆燃、表面点火 五、简答题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六、问答题1 、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变化带来次级电压如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