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636045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与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与 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解析p 主要内容:?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增值税重要政策解析? 营业税重要政策解析q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第一部分:新申报表调整总体情况第二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第三部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第四部分: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一部分 调整的总体情况? 表格结构的调整;? 核算基础的调整;? 逻辑关系的调整。(一)表格结构的调整? 原申报表:1张主表与14张附表。? 新申报表:1张主表与11张附表。其中: 主表适用于所有查账征收居民企业; 附表分两个层次:附表16为一级附表,对应主表各项目;附表711为二级附表,对应纳税调整

2、(附表3)的各明细项目。 核定征收企业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文件:国税发2008101号(表格)国税函20081081号(填报说明) ? 取消的表格:捐赠支出明细表、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明细表、工资薪金和工会经费等三项经费明细表、坏账损失明细表。? 调整的表格:将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和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合并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改为税收优惠明细表;广告费支出明细表改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投资所得(损

3、失)明细表改为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改为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改为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改为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增加的表格: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明细表。? 保留的表格:收入明细表和成本费用明细表。(二)核算基础的调整? 原申报表:主要包括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四个部分,以税法口径的收入总额为核算基础。? 新申报表:主要包括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三个部分,以会

4、计利润为核算基础。? 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体现了对会计核算成果的尊重,便利纳税人。(三)逻辑关系的调整? 原申报表:税法口径的收入总额 会计口径的扣除项目 扣除项目差异调整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弊端: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脱节。? 新申报表:会计利润 税法与会计差异调整(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优点: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较好衔接第二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直接取数于会计损益表;? 适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根据申报表调整利润表项目填报。? 主表第一部分附表一(1)、(2)、(3)与附表二(1)、(2)、(3)? 收

5、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的问题。q 关于收入确认的问题? 收入确认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权责发生制;二是收付实现制。? 收入确认的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收入事项已发生;二是收入能可靠合理确定。? 收入确认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收入实现的时间;二是收入实现的金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一)关于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v 销售商品收入实现的条件(同时满足):? 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

6、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v 销售商品收入实现的时间:? 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采用直接收款销售方式的,应于货款已收到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并已将发票账单和提货单交给购货单位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金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7、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金额和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处理: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例:东方电机制造公司为某电力公司制造一台6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双方约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结算,水轮发电机组成本价7200万元,售价8000万元,增值税1360万元。合同约定货款分两年八次支付,首笔货款1170万元已经到帐。 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7200万 贷:库存商品 7200万 收到货款时或到合同约定付款日,分期开具发票,分期纳税: 借:银行存款 117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万 应交税

8、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万 销售成本率7200800090% 本期结转成本100090%9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万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900万l 纳税调整:l 税法与会计差异填附表三第5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分期收款的第一个会计年度纳税调减,以后会计年度纳税调增。l 第36行“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在分期收款期内做纳税调减处理。q 特殊情形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售后回购。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

9、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增值税:确认销售和购买两项行为。实际上企业进项大于销项,既融了资,税收上还得到补偿。l 例:甲公司于2008年3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100万元,增值税额17万元,发票已经开具,货款已经收到,成本价80万元。合同规定,甲公司应于5个月后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110万元,增值税率17%,在整个回购期内乙公司不提货,商品由甲公司代为保管。 案例分析: 此笔销售回购交易纯属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收到的款

10、项应确认为负债。销售发票开出时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117万 贷:其他应付款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借:发出商品 80万 贷:库存商品 80万回购价格大于售价应在回购期间每月末计提利息(105)2万元,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2万 贷:其他应付款 2万8月1日回购商品,款项已付,商品已经入库。借:其他应付款 11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万 贷:银行存款 128.7万借:库存商品 80万 贷:发出商品 80万? 以旧换新。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

11、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组合销售。如买一赠一等,不属于捐赠(赠品不视同销售),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例:某商场为了促销,买一台彩电赠一台DVD机,彩电售价15000元,DVD机售价1000元。商场实际收款15000元。l 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l 彩电: 15000(150001000)1500014063元l DVD:15000(150001000)1000937

12、元l 增值税应税收入:l 彩电:含税收入15000元。l DVD:含税收入1000元。(二)关于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v 提供劳务收入确认的条件: 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3.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方法:(1)已完工作的测量;(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比例;(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v 提供劳务收入金额的确认? 当年开工当年完成的劳务,应当在劳务完成日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 跨年度完工的,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 当期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完工进度 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跨年度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