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读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349438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劝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荀子劝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劝学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荀子劝学读后感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但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方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能够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生需担负的使命,又需关键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很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取得了她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用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

2、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实学习和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小说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能够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扎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即使我们天天全部在学习,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达成“学习”二字真正的要求。学习不但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不但仅是守纪律做作业,学习是一个无时无刻不虚心上进的态度,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时的我们,把写作业、背课文当成一个压力和任务,应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这么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学

3、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重视细节,勤学好问,不停进取,将“学习”当成一个乐趣,一个使命,只有这么,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只有这么,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负责。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很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一直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区分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这篇最主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

4、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显著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当然是主要的,但更主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因此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了解是很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能够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原来是神而明之的,之因此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

5、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还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异”。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因此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萨示现,则荀子之本迹我亦不敢妄测。从劝学篇中我们能够明白其修学思想和佛教戒定慧三学是暗合的。荀子对道心之坚固很重视,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是修道最主要的,这种德操和积善的关系是亲密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应”即是“慧”,也能够说“定”是“止”,“应”是“观”,“能定能应”即“止观圆融”。这时候才可谓之成人,即成

6、就道业之人。成就以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终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鼓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学不能够已,在不停学习的基础上,不停止学习,才是学问的根本。学习,就是要这么坚持不懈,才可博学明智。学习没有前后之分,只有深浅之分,即凡学习之人,皆可能做到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荀子提到,要知天之高,就必需登上高山去探究,而要知学问之精大,就必需不停地学习。学习,是人生的任务,人生于世,肯定要不停地学习新的东西,才可立于天地之间。学习不仅能让人知晓天文地理,亦可让人正其身,修其德。荀子提到:“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

7、使之然也。”对于天生的不足或异样,可经过教导她来使其归俗,而世人之恶,亦可经过学习礼仪知识来除其恶。荀子认为性本恶,只有经过礼仪约束,才可归善,而她在劝学中提出不停学习可让人改变自我,正是其认为性本恶的一个表现,才会提倡要用学习来改变自己。主动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需要坚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是匹品种不好的马,没有天生的优势,但只要不放弃,也一样能够抵达千里马所抵达的目标地;若雕刻能坚持,不放弃,终也会有惊人的艺术雕品现世。多少名人在成功之前,全部是靠着坚持这一信念抵达成功终点站。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学习,不因碰到挫折而放弃,不因小有成就而停止,

8、一直以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学习要坚持,也要知道怎样学习。一要会积累。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全部是从小事做起,任何一个惊世作品,全部是从细节开始,一步一步,终成品。忽略了小小的一点,也就不会有大大的一横了。因此,学习也一样,不在意每次积累的多少,只要一点一点地耐心积累,终有一天也能学富五车。二要用心。蚓无爪牙、无强筋骨却可穷土,这是因为它用心于此,而耳不可两听而聪,目不可两视而明,做任何事,尤其是学习,更需要心无旁骛,用心地埋头苦学,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这不是浪费生命吗?三要融会贯通。学习靠死记硬背不可,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把知识记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发挥,才是学习的目标,这么也能够“以学美其身”。四要追求精学。荀子谓:“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要求精,样样略懂一二,反而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多种高才。由荀子劝学想到了伟大圣人孔夫子也是个好学之人,“十有五而志于学”,善于向社会学习,向师长、名人学习,而且善于向一般人学习,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识渊博的孔子能自知“我非生而知之者”而一生学习,遇事多问,学琴师襄,问礼老子,而我们,正值美好的求课时期,不学习何以立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