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62931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六达林算法控制仿真实验实验时间2017121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1401姓名 林谷烨 学号 1070114107指导教师 陈珺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达林算法的D(z)设计。2、掌握SIMULINK的仿真方法。二、仿真软硬件环境PC 机,MATLAB R2012b 。三、实验原理如图延时一拍由采样保持器滞后一拍输入模拟量实现。四、D(z)设计已知:G(s)子1,0T2 s ,R(t);达林设计目标定为:(s) Te Tss 1,Ti则广义对象的脉冲传函G (z)1.813z 210.819z 1闭环系统的脉冲传函

2、(z) 10.865z 2-0.135z 1数字控制器 D(z)0.4771 0.819z 110.865z 1 1 - z 1六、仿真波形记录输 入 函 数0nsI1J2Z!1394七、思考题1、达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有无超调?为什么?答:达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有超调。因为被控对象中的纯滞后部分仅 将控制作用在时间坐标上推移了一个滞后时间,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时间 常数很大,而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会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动态性能变坏,即会 引起超调和持续的振荡,因而达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信号也有一定的超调。2、达林算法与PID算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达林算法:由于对象存在较大的纯滞后,

3、采用单回路PID控制效果不佳。 但常规单回路PID控制对一般对象控制效果较为理想,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 种控制方法。PID控制:比例控制能迅速反应误差,从而减小稳态误差。但是,比例 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比例放大系数的加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积分控制, 只要系统有误差存在,积分控制器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但 是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荡。微分控制可以减小超 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调 整时间,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应用PID控制,必须适当地调整比例放大 系数KP,积分时间Tj和微分时间Td,使整个控制系统得到良好的性能。纯滞 后控制部分的达林算法是基于离散系统的设计方法,按照期望的传递性能设计控 制器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PID控制算法是基于连续系统的设计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