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538634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缺乏关爱生命终极意义的教育,无疑只能让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层次。语文的人文性给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经过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发明美好人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1.正确定识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

2、相关生命的教育,其目标是经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教授,让学生知道生命至高无上的没的价值,尤其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愉快,同时也尊重她人和其它形态的生命。语文教学,不论是文本,还是学生、老师,全部是最富生命意义的,所以最能也最应该张扬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使生本教学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和完善。语文能够看成是学生生命的“营养”,语文教学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吸收语文的“营养”,从而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组成语文生命的基础要素是知识、能力、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就要硕士命和生命之间,生命和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必定联络。用生命来解释生命,用生命来碰撞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这才是

3、含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负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担。小学语文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不过,有些内容假如老师不去强调,学生有可能一生全部不会意识到。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主要位置。2.主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明友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老师,这也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详细表现。用师爱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这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是否的关键。对此,我关键进行了“五优先”的尝试,即问题优先,板演优先,部分教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质疑优先,应

4、该说这很好地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能让老师更加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生命的活力,培育每一个学生完整的生命。用情绪感染学生。老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发明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经常提醒自己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尽可能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用语言鼓舞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导入语很主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激起学生的爱好,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在这方面,我关键学习了用幽默的语言来宽松活跃教学气氛,这是在听于永正老师的课后给我们的启发,“要上有意思的课”,幽默的语言无疑是发明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以为上课也是那么“有意思”。用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立

5、即地对学生进行主动评价已被普遍采取,应该说这是一个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在生命化教育中,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更要在评价得以表现,它能张扬生命的个性。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觉的,学生对老师的好恶往往会迁移到老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努力去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在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上不停的提升自己,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3.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课堂因生命而漂亮,教学因生成而出色。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全部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思维,不一样的生命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

6、”,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老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看法看待课堂教学”所以,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一位语文老师在将要结束课文生命一课时,忽然受一位学生所提问题的启发,发明性地设计了一个说话题目,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在中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下,老师课堂上这一史无前例的“生成”看似很冒险,实则最有效地做到了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于本身,对于家人和好友,

7、对于社会含有的意义,从而真正学会珍爱生命。4.科学把握语文和生活沟通的路径语文学习不但仅就是认识汉字,更主要的是学生要表情达意。生命教育不但仅是在课堂中,更主要的是在生活之中。其实学生的部分心理问题很多是语文老师发觉的。因为语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写写日志,做部分命题作文,在这一倾诉和表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这个时候语文老师不但要做一个工具性的老师,更要做一个人文性的老师,立即的疏导儿童心理问题,解除她们的心理障碍,假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定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疏导而出现心理过失,影响到她一生的生活。语文教学提倡综合性学习,就要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美丑,把握生活的正确方向,不要让幼小的心灵迷失航向。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改变的迫切要求,在目前这种背景下,作为老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充足挖掘教材,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生命教育,让生命之花在语文学习中尽情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