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483569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教师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教师如何制定研修计划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个人校本研修计划,欢迎阅读。为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 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充分 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现制定如下校本研修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局课改工作要点为依据,以进修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以学校发展为根本,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 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 学特色,推动学

2、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二、培训目标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 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与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年培训着重是提高教师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 .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强化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构建“合作备课+相互 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领导评课”的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提高校 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2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念素养增强教师的本位知识,培养 反思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3 .通过科研训

3、一体化的研训活动,浓厚教师参与课题行动研究的氛围,提高教科研的实 效,提高教师分析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三、培训对象全校在职教师,人人都要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四、组织领导建立以校长任组长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策略,强化行政职能,负责实施 运作的决策管理。五、制度管理与具体措施。1、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实施全员培训。2、教师拟定校本研修个人计划,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 把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管理纳入教学管理常规之中,拓展常规教学管理的范畴,强化系统管理。3、建立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机制,制定考评细则,量化考核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的表现、 业绩,

4、实施考评激励策略。六、培训内容(1)专题培训:学习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教授的新课改互动问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五常市教育局20xx年课改工作要点及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帮助老师树立正确 教育观念,主动听取他人意见,激发教师自我提高意识。(2)课改培训:依据本校的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优化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强化集体备课,重视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来备好每节课, 在备透课标和教材、备准学生、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和难点内 容的分析,既关注共性的教学要求,更要重视本班级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和分 类指导。(3)教育能力和教

5、学行为培训: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形式,巩固、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使所 有教师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为老师创造必要的条件,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共性、 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围绕某一个专题,组织研究课,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转变 教育观念,利用区域教研的有利条件, 开展互动学习,一方面邀请他们走进我们的教学活动, 给予指导;另一个方面,我校选派部分老师参加区域的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们听课、观摩,搭建课堂教学研讨平台,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认识,促进自己提高,促整 体水平提高。(4)骨干教师的培训: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所以,充分发挥本

6、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将安排学科带头 人上示范课、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 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5)教育科研能力和科技知识培训加大教科研能力培训的力度,以课题实验为载体,以“小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教育 科研,进行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开展课题实验,把教改科研与课题实验、 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科研素质,从学校创办科技特色的需要出发,要加大提高所有教师对科技的爱好和基础的科技知识及一定的指导科技活动的能力,使之形 成学校的特色。(6)络平台培训:运用多媒体、班班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师观看有

7、关课改、 教学、师德警示录象。继续发挥络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们可以通过教育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了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博客,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个渠道学习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 上论坛中,每个学期跟帖不得少于四至五条。总之,我校将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和形式,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得 以更新,教师的道德修养不断得以升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努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氛围,形成一个自主学习、能动发展的

8、教师专业 成长机制,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型教师群体形象,不断推动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的活力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在新课程 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的教 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的实际,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 以及着眼于学校第三次机构改革,基于上体附中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开发与使用,结合我 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 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 学

9、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二、校本研修目标1、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 进教学发展。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 教师队伍。三、校本研修原则1、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按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研修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 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共页,当前第页122020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相关内容:学校安

10、全工作计划 2020安全教育工作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安全教育计划是怎样的呢 ?下面是收集整理 关于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综 合治理,保障平安为主题,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载体,切 .中小学2020年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计划为使所有教师和学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要充分运用本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使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那么学校工作计划怎么 制定呢?下面是 带来关于中小学20xx年信息技术培训小学学校校本教研计划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 管理、教学方式方法

11、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 色,能够有利推动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新优秀学校工作计划如下的新优秀学校工作计划是为大家分享的,希望您能喜欢,欢迎大家阅览新优秀学校工作计划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和谐 校园、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增强全体员工为学生成长服务、行政人 .教务处工作计划2020一份好的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务处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面是 整理的教务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一、指导思想:以 xx大、xx届x中、x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

12、神,以迎评江苏省首批教育.2020高中德育工作计划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期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在所有的工作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高 中德育工作要想做到完美,就必须得提前做好相关的工作计划。下面是 整理的关于高中的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2020年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进一步抓好学校卫生及食品及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 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的工作计划应该如何制定?下面是带来关于20xx年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20xx年学校.2020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3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质上是人的正能量的激发过程,借助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可以达到德育工作的艺术化、科学化、人性化。本文是20xx 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