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程测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483542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工程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矿井工程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矿井工程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矿井工程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矿井工程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工程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工程测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井工程测量第一节、进井点和高程基点的建立19.1.1、进井点和井口高程基点是进行矿井工程测量的重要 基点,建立时应遵守下列原则,11、选择在能长期保存不受开采和其他影响便于观测的地点。2、进井点到井口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其间的连接导线边 数不应超过三条。3、每一井口至少建立一个进井点和两个水准高程基准点。4、进井点应在矿区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其精度要求 与加密控制网精度相同。19.1.2、由进井点向井口定向连接点联测时,应按5或10 级的闭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施测。19.1.3、为了满足井巷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多井口的进井 点应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尽可能使进井点位于同一个三角 网或导线中,

2、并使相邻的进井点构成三角网中的一条边。或 力求其间的网个边数最少。19.1.4、井口高程基准点的高程,从附近的矿区三、四等水 准网点按斯等水准测量要求测定。第二节建井测量19.2.1、建井过程中的一切测量标定工作,应以井筒十字中 心线基点和井口水准基点为依据。19.2.2、井筒中心点的平面坐标和井筒的十字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按计算数字标定,其实测与设计的允许误差不超过下 表。19211、井架安装,斜撑支座中心的实际平面位置与设计之差不大于标定条件实测与设计的允许偏差十字中心线垂足程度的偏差井筒 中心 米井口标高米井筒中 心线方 位角与井筒有关的景象 工程和建筑物尚未 施工时+0.50.13/30

3、与井筒有关的井巷 工程和建筑物已经 施工时+0.10.05 1 /303019.2.3井筒十字中心线的基点应按下列要求埋设1、十字中心线的基准点布设在井筒四侧,每个方向不应少 于三个点。2、点间距不得小于20米,离井口最近的十字中心线基点, 距井口边缘不小于15米,用沉井法和冻结法施工的井筒不 应小于30米。3、每条十字中心线上至少有一个点能直接瞄视天伦平台, 且视线倾角小于45度。1924、井筒掘砌施工以悬挂的十字丝中心线为依据,垂球 线的位置应离砌碹后的井壁0.1-0.3米。19.2.5下放垂球的数目和位置符合下列规定1、圆形井筒,应下放井筒中心垂线指导掘进,为了指导砌 壁、预留梁窝和检查

4、井壁的竖直成度,其数目视井筒大小和 施工要求而定。2、方形井筒,在井壁四个角上下放四条垂线,19.2.6、用激光指向仪指导掘进时,应经常检查激光仪器光 束方向的正确性。19.2.7、在井筒掘砌过程中,应沿井筒十字中心线方向每隔5-10米检查和测量井壁实际位置。并绘制纵横断面图。19.2.8井壁砌壁时,应根据井筒十字中心垂线或边垂线检查 模板和预留梁窝的平面位置,并用牌子线和钢尺检查模板托 管和预留梁窝的标高,同层个梁窝的水平杜度。1929、安装罐道梁和罐道时,垂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程;1、垂线的布置能满足主梁和其他硐室设备的安装。2、垂线距主梁或管道的边缘为60-100毫米,同一垂线点两 次之差

5、不大于2毫米。3、各垂线间不同水平的距离之差不大于土2毫米。19210、安装一层罐道梁时应进行下列测量。1、用水准仪测量每根梁的高程和水平。2、检查井筒十字中心线距每根罐道梁两端的距离;3、检查井筒十字中心线距每根罐道中心位置的距离,和各 梁间的水平间距。罐道梁的实际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安装金属罐道不大 于5毫米。安装木罐道不应大于15毫米,罐道梁两端的 高差不大于罐道梁长度的1/500。19.2.11、井架安装,斜撑支座中心的实际平面位置与设计之 差不大于15毫米,高程以满足二次灌浆的高度为准。19.2.12、提升绞车的提升中心线和绞车主轴中心线应标定于 机房四壁墙上,其两次标定的误差不

6、大于土3毫米。19.2.13、提升系统安装竣工后,对整个提升机房系统进行全 面的测量和检测。19.2.14、井筒掘至马头门时,应在井盖上沿主十字中心线放 下两条边陲线和牌子线标定出马头门的中腰线和拱基线,其 标定误差,中心线位置误差不大于土土30毫米。高程位置误 差不大于50毫米,方位角不大于30。装载硐室施工测 量同此法。19.2.15、马头门15米以内的掘进方向可根据井筒的垂线采 用瞄线法指导。15-30米以内的应进行简易的测量指导。50 米以外的应进行有关的联系测量指导。19216、延深井筒的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的方向应与原井筒的 实际测量一致。19.2.17、往岩柱下延深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

7、线时,指导测量 应独立2次。中点的位置误差不大于20毫米,取其平均值 作为标定的依据,两次标定的井筒中心点之差不大于土40毫 米,取其平均值作为延深井筒的中心点,两次标定主十字中 心线的方向较差不应大于2分,其标定的结果与设计的结果 不大于1分。19.2.18、自下而上延深井筒时,井筒中心电荷十字中心线可 分别设在打反井的水平巷导底板上和顶板上,当工作面向上 掘进5-10米时,应十字中心线向上移设一次,其投点误差不 应大于5毫米。第三节、矿井联系测量19.3.1为建立地面与井下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合高程系统, 应进行矿井联系测量,联系测量最少独立两次,其互差超限 时,取用加权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作

8、为定向测量的最终成 果。19.3.2、在进行联系测量前,必须制定测量方案,做好各项 准备工作,同时在井口附近建立近井点、水准基点和连接导 线点,在定向水平(阶段)埋设不少于三个永久导线点和两 个水准基点。19.3.3、通过斜井或平硐的联系测量,井下导线点的平面坐 标和高程可有近井点采用经纬仪导线、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 的方法直接进行测量。1934、采用几何定向测量的方法时,由近井点推算至井下 起始边方位角的两次独立定向结果互差为,一井定向不得大 于2:两井定向不得大于1,在满足采矿工程需要的前 提下,视具体条件适当放宽。井田一翼长度小于300米的小 矿井,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互差可适度放宽至10。

9、19.3.5、使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须用一次定向中误差小于 60 的仪器进行,井下陀螺定向边坐标方位角对测定仪器 常数的已知边其中误差应小于土 30。19.3.6、在进行联系测量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确保 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并由一名测量负责人全面指挥,做 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作业。19.3.7、当垂球线摆动时,(投点线量误差小于07毫米), 几何定向投点可采用单垂稳定投点法。19.3.8、当垂球线摆动大时,可米用标尺法、定点摆法和其 他方法确定钢丝稳定的位置,采用标尺或定点盘法定位时, 应按垂球线摆幅最外缘在标尺上连续各取13个以上奇树读 数,取左右读数平均值作为钢丝在标尺上的稳定值

10、。需独立 两次进行,两次结果的互查不大于1毫米则取其平均值作为 最终的稳定值。19.3.9、用陀螺经纬仪进行定向时,坐标传递用钢丝投点。但投点的误差不应大于3毫米。如果无精度贯通工程可采用 激光投点。但必须保证投点误差不大于20毫米。19.3.10、缠绕钢丝的手摇绞车的直径不得小于250米,车 的全部零件应当承受井内工作时荷重的三倍。并且绞车有两 个抡抓。以防止其自由转动。导向轮的直径也应不小于150 毫米。19.3.11、钢丝上悬挂的重锤。应考虑其中心的平衡,最用 生铁铸成砝码式。如果在磁性矿床中,应采用铅制作。19.3.12、定向投点时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的高强度钢丝, 丝上悬挂的重锤重量视

11、井筒深度而定,但不应大于钢丝极限 强度的60-70%。19.3.13、往井筒中下放钢丝应悬挂2-3公斤的重锤,并下 放速度不得大于1-2米/秒,每次下放50米左右应稍停一下。 钢丝下放到水平阶段时,在换工作重锤,放入带粘性的稳定 液体桶中。用信号圈法、比距法、钟摆法,检查钢丝是否与 井壁或其他物体接触。19.3. 14几何定向测量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选择,测量 采用延伸三角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采用瞄线法或连接等 边法,为减小定向误差,布置垂线位置时力求两垂线间最大。19.3.15、丈量连接三角形的各边时,应用钢尺施以比时的 拉力丈量,并记录量边时的温度。在垂线稳定的情况下,应 以不同起点丈

12、量六次,读至毫米,美一边长各丈量值得互差 不应大于2毫米,取其平均值,在垂线摆动的情况下的井下 量边,应将钢尺沿所量边的方向确定,然后用摆动观测法。 确定钢丝在尺上的稳定位置,以求得边长,每边均须独立进 行两次丈量,互差不应大于3毫米,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 果。19.3.16、采用连接的三角形进行井上、井下连接时,计算 观测值允许差不得超过,井上2毫米,井下4毫米。19.3. 17、解算连接的四边形时,除采用假定坐标方位角法 夕卜,还可以采用假定比例尺法或辅助点法,计算的两垂线 间的长度与直接丈量的长度值的较差不应大于3毫米。19.3. 18凡有条件的矿山,应尽可能采用两井定向,在进行 两井定

13、向前,应根据一次定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20 的 要求,并通过误差预计选择井上下的连接方案。19.3.19、两井定向计算所得的井上下两垂线间的距离,经 投影改正后的较差,不应超过下式规定。DW219.3. 20两井定向,从井下导线一端推算到另一端的导线相 对闭合差,对于7级不应超过1/8000;对于15级不应 超过1/6000。其坐标闭合差按导线边长成正反号各坐标增 量中。19.3.21、两井定向矿井,以前没有进行一井定向时,则两 井定向应进行独立两次,但两井定向的成果应与一井定向 的成果相比较,其互差不大于2时,取两井定向结果作 为最终值。19.3.22、米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其定向方法可米用逆

14、转 点法、中天井法或其他方法。19.3. 23、陀螺经纬仪定向应遵守下列规定;1、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坐标方位角中误差应小于10,点为中误差应小于5厘米。2、定向边的长度不大于30米。3、悬挂带零为不能超过0.5格,否则应及时进行校正。定 向过程中,零位变化大于02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计算(零位取测前测后零位平均值)。4、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按下列程序进行。1)、下井前在地面已知边上独立测量三次陀螺方位角。2)、在井下定向独立测量三次陀螺方位角,3)、上井后在再地面已知边独立测量三次陀螺方位角,以上 程序应在三天内完成。5、同一边任意两次独立测量陀螺方位角的互差不应大于下 列规定:寸10级

15、仪器W30,对于20级仪器W60, 对于30级仪器W90。6、井下、井上应由同一观测者进行,仪器在搬动时要防止 振动和颠簸。19.3. 24、测量陀螺方位角时,应遵循下列规定;1、地面观测时,仪器、三角架和电源部分要避免阳光直接 照射,并尽可能在温度变化小、天气晴朗和风小的时间里进 行,同时应特别防止振动。2、仪器应严格整平,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不得超过0.5格。 每次观测后,度盘位置变换180度/n,并停止陀螺转动10-15 分钟。3、一次测量陀螺方位角的观测步骤如下;1)、经纬仪两个镜位观测测线方向值,2)、用两逆点法或四分之一周期法进行粗略定向,其粗略定 向精度不应大于103)、测量悬挂带零位值;4)用逆转点、中天法或其他方法精度确定陀螺方向值。5)、测量悬挂带零位。6)、经纬仪两个镜位观测测线方向值,7)、测前测后方向值互差,对于J2和J6经纬仪分别不超过 10 和土 24。4、中天法比列常数C值取实际观测值(至少要两次测定)。 照准部委要先后置于陀螺子午线以东和以西两个近似陀螺 北位置,近似陀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