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475889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汇报 一、 概述: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策略的实施,中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现在,在中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无偿机制,不但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结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友好社会的创立进程。然而,因为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久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微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部分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和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

2、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而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用于搜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搜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经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此次调查我们关键采取访谈法,正是想经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法,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状况,共谋改善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经典性、广泛性标准,采取发散的方法

3、,寻求能够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老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实状况及成因分析:经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实状况以下:现实状况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表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百分比。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全部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原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她们中的部分好大喜功者却充足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汇报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

4、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关键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终抵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因为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一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全部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当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因为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础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现实状况二:师资力量微弱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它小学,没有多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

5、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她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老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纪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经过查阅所在乡镇的老师档案资料,发觉全镇中小学老师平均年纪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不但年纪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她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么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轻易?!

6、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微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部分学校不得不暂时招聘代课老师,以解燃眉之急。现实状况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老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部分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异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论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

7、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教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教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现实状况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部分学校,有的老师能够公开容忍成绩优异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和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欺侮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很快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关键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全部没有对之引发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

8、严重缺失。现实状况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关键症结。据相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域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域和中西部地域这一百分比更高,达成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一般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农业生产经营、城镇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全部处理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立即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部分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关键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

9、育学校学习深造。因此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现实状况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试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老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而且整合了全镇最优异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试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造成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愈加不堪重负,为了给儿女很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首先给义务教育学

10、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其次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无偿的公办学校。从而得悉,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她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立即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

11、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试验学校,截至现在,还有1600多万元的不一样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假如读无偿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因为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试验学校,所以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途;假如读“国有民办”试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现在农村教育的困境。伴随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素质教育的不停推进

12、,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故乡这么的“民办” 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和日俱增。现实状况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关键客观原因外,还有老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造成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部分关键原因。多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升老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老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老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一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厌教的表现不但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造成学生厌学之风的主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经过多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

13、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五、改变农村教育现实状况的策略依据调查的情况,笔者提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实状况,应该采取以下策略: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程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关键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快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情况和老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经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很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步骤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而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策二:全方面提升农村中小学老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

14、师资培训力度,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老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老师的福利等问题要依据实际给改进。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对策三:根本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老师“减负”。在中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因为受当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老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部分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老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久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

15、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老师中因为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些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老师最为突出。另外,在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因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她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老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心,不遗余力地为她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方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对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友好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一样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她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她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主要的作用。但目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改变,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停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需全方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步骤,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主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