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185128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例二导学设计案例】第1课人类的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本课的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课程导入】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故事(如右图)。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现代人类起源于什么呢?它是怎样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世

2、界上的三大主要人种是如何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人类又经历了哪两个不同的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发展变化呢?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去探寻其中的秘密。【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班级正在举办一场“人类的幼童时代”展览,作为解说员的你需要向同学们介绍以下内容:(1)人类的起源和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2)描述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你能做到吗?2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对比现在的产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看看二者有哪些不同?3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享劳动果实,财产公有。这是不是人类追求

3、的理想社会呢?为什么?4如果班级举办一次故事会,你能为同学们讲一讲反映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特点的神话传说吗?【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劳动C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进化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ABCD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生活习俗不同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群婚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二、填空题1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

4、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通常所说的、白种和人。2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随着和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为目的的出现了。三、填表题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印尼爪哇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资料下载】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来自何方呢?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还是由当地古人类进化而来的,还是有其他原因?这是人类学家们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代人都是来自非洲大陆。大约在20万年前,由于自然生态的巨大变化,东非肯尼亚一带的黑人俾格米人开始走出非洲,大约在10万年前,他们到达了现在的中东一带,然后散布到亚洲各地。大

5、约到6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今天的美洲和澳洲,逐渐取代了世界各地原来的直立人,演化为全世界各地现代人的共同祖先。1999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联合撰文指出,通行的基因研究证明,中国的智人也就是亚洲的黄种人的祖先也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大约在4万年到6万年前,非洲的现代人来到中国南部,逐渐取代了亚洲大陆上的古人。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反对人类共有非洲祖先的观点。例如,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现代人起源于中国的早期智人,他们认为中国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从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从来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是附带有少量的杂交。【思维拓展】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父系氏族社会为什么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呢?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4BAAA5劳动黄种黑种6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农业畜牧业交换商品生产能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