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135720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区大新寨学区四通学校 安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2、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3、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收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及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掌握分析具体史实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

2、过了解八国联军的野蛮残暴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性,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义和团运动(兴起、口号)2、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侵华暴行)3、辛丑条约的签订(具体内容、影响)难点1、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2、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三、教学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内容归纳、教师讲述、学生讨论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戊戌变法,那场轰轰烈烈却转瞬即逝的革命运动;除了那些为变法而牺牲的人们以外,还有为了保家卫国、振兴中华而战死的勇士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屈辱的年代,抗击八国联军 。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

3、起和发展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自主学习(一)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 “招抚”代替“剿灭”,承认其合法地位 3、义和团的发展: 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4、口号: “扶清灭洋” 5

4、、对口号的评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通通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6、展示材料: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兄,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思考: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看待? 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方式及目的,主张保请,扶清。 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但盲目排斥,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二、抗击八国联军背景:

5、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今广东湛江)。 (出示义和团及清军爱国将领聂士成图片)(出示京津地区抗击八国联军形势图及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图)自主学习(二)1、八国联军成员: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侵华时间;入侵地点: 1900年6月,天津大沽口 3、义和团抗击联军经过: 廊坊狙击战(使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北京西什库教堂 老龙头火车站 天津保卫战 4、义和团运动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

6、败。 5、影响: 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出示慈禧照片、八国联军剿杀义和团团员照片)(出示八国联军侵华暴行图)6、相关史实1900年9月接任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后来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八国联军烧杀淫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累累暴行。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7、知识拓展在北京,以樊国梁为首的教士们公然发出布告下令天主教徒抢劫,规定

7、抢劫不满50银两的,不用上缴;超过50银两的,应归公集中均分。从8月18月开始,教徒连续抢劫了8天。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的揭露,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William Ament)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出示辛丑条约图)自主学习(三)

8、1、签订时间: 1901年 2、签订国家: (11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3、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4、特点: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出示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图)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

9、国之关心”5、影响: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问题思考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清政府完全受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 各国可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五、课堂小结义和团运动:兴起、性质;清政府的态度变化发展;口号、评价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时间;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领英勇抵抗;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的暴行辛丑条约的签订:签订时间、双方;主要内容;特点;影响 六、课堂达标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 ) A、济南 B、上海 C、京津地区

10、D、南京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A、允许外国公使驻北京 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C、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4、下列侵略者,两次进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 ) A 、英、法 B、俄、德 C、俄、日 D、美、意5、率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 A、戈登 B、克林德 C、义律 D、西摩尔6、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B、都明确提出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D、被中

11、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1)“八国联军侵满清”这件事发生在哪年?“八国”指哪些国家? 1900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辛丑年指哪年?这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1901年 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合作探究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提示:背景、目的、地位)(1)背景不同:前者是在中国主权被置于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之下划定的;后者是在中国主权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设立的。(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清政府和更方便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后者是为了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更好地友

12、好交往。(3)地位不同:前者是“国中之国”;后者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8、总结收获八国联军野蛮残暴 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将领英勇抵抗 清政府腐败无能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落后,就要挨打!9、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七、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不够深刻,对中华民族危机认识的还不是很到位,情感层面仍需进一步升华。八、板书设计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时间:19世纪末地点:山东发展:京津地区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八国联军侵华2、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4、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三、辛丑条约的签订九、作业布置1、完成本课练习;2、根据本课所学,写一段你想对慈禧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