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135623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 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化学殿堂,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产生持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三、设计思路 本课题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2、就是带领学生简单认识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并且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使他们自主的参与进来。所以在准备本节课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1.你对化学这门新学科有哪些了解?2你最希望在这门学科中了解哪些问题?针对问卷调查的反馈和我的理解,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热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

3、解化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难点是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 3、教学方法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我抓住这种情感,逐渐导出问题,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化学实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

4、主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学法指导观察、实验、思考、交流、质疑、总结。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魔术:“神奇的变化”(将生石灰放入适量的清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然后将一朵浸过酚酞试液的小纸花浸入其中;再向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用玻璃棒小心搅拌。)“要想解释上述现象,必须借助于化学知识,让我们走进化学世界,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板书)观察现象,描述变化过程,感受变化的神奇。创设趣味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导学生看本节的彩图和教师搜集的一些图片,提出问题“看过之后,谈谈你的感受”。教师评价,引出课题。(板书

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同学们,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可能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例吗?提问、引导、激励、表扬。(“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想通过学习化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举例,思索。认同,获得愉悦的感受。体会化学的有用,感受到是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指导学生看两幅图片(小猫烤火、小鸟和鱼生活在水里)一段录像(神六返回舱返回地面)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及时鼓励、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共同分析,得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小猫

6、脚下的透明材料是什么成分?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的隔热性?”“小鸟和鱼怎么能共同生活在水里?”“神六返回舱外面的材料是什么?它在经过大气层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怎么能承受住那么高的温度?这种物质有怎样的性质?形象的感知,使得学生对定义的认识更加具体。通过化学在高科技的领域的应用这个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有趣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分组实验1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2 分别向纯碱、鸡蛋壳、珍珠粉中加食醋教师活动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实验1:“二氧化碳是怎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2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现象、感受化学变化、激发探究热情,设计意图化学有趣3 向氢氧化钠

7、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再加稀盐酸。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热情。“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都做出贡献。引导学生看书,结合屏幕介绍纳米铜和人造骨骼的优良性能,让学生试着解释神六返回舱外面的特殊材料在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调控、补充。“产生的气体是同一种物质吗?” “这三种固体是不是有相似的性质?”“这种气体能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实验3“蓝色固体是什么?它是怎么消失的,我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为形成持续地学习化学培养了兴趣。再次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的生活、人类的进步等方面所起的卓越的作用。化学发展史及发展前景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带领学生看大屏幕,按照从古

8、到今的顺序欣赏一些图片、阅读一些化学家的资料。(火的应用、陶瓷的出现、青铜器、铁制品的应用等。结合这化学家的贡献介绍原子、元素等相关知识。)化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绕,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欣赏、体会、了解、参与、认知。认识到化学的发展,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并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化学发展史及发展前景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家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使我们原本就很丰富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希望同学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举例:酸雨、大气污染、前不久的松花江水污染,白色污染等学会辨证的

9、看问题,树立学好化学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板书设计】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 透明材料 由什么组成的?内部结构如何?透明材料、鸟笼 有什么性质? 返回舱外面的材料 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有用!化学有趣!3 化学发展史和发展前景。教学反思 本课题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对比旧的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我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两次观看图片,先谈感受,体会化学的有用,再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引出

10、化学研究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化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从实验时学生全神贯注的神情和讨论交流的热烈气氛,以及课后不断地有学生来问实验原理来看,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保持!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注意把问题问得很具体,注意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从第一节课就抓住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及化学课程的双重魅力!对于“小猫烤火”、“神六返回舱”学生谈到了很多,令我瞠目!值得学习!回头看本节课,感觉实验内容太少。如果重新设计,我会增加“食醋与铁钉、水垢的反应”、“食醋、纯碱溶液与牵牛花

11、瓣的反应”。因为这些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并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验、思考、讨论。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新课程,新教法,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该勇于走出自己的经验,尝试用新的方式去改变每一堂课的教学,在审视和反思中完善自己。使学生在愉悦、自我肯定的气氛中汲取知识,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才能学会!作者简介 孙东红,女,76年出生。9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一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在省、市、区级公开课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06年,教学设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先后在学生之友杂志发表文章两篇、哈报发表文章两篇。06年,作为市化学科教师代表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受到好评!参与编写练习册七本。论文多篇获奖!点评

12、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孙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化学实验,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孙老师的课有如下特点:一、 给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 以“魔术”引入,创设趣味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观看图片及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到化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看过图片之后,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可

13、能与化学有关的实例吗?” “试着解释”等等,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三、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课堂 在“化学有趣”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化学变化的魅力,为持续地学习化学培养了兴趣,也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态度、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整堂课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实现了教学目标,有时效性!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教材绪言的内容。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

14、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制品,甚至其自身的生存、发育、成长无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小学自然课里也曾接触过不少的化学知识,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好化学?就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说,他们学好化学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满足好奇心和兴趣为主的。这种兴趣会产生一些学习动力,但往往不能持久,它可能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转变成消极情绪。因此,在绪言课上就应该让学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