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离经叛道’的李贽1. 李贽的生活经历三步: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号称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其“离经叛道”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概括为:挑战孔子及其儒的权威;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2、“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1)李贽代表作《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3、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问题探究一:共同的生活背景:(1)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2)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3)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使视野开阔),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问题探究二: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问题探究三: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1.黄宗羲及主要思想黄宗羲的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主要的思想主张是:(1)政治上,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2)经济上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3)思想上,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2.顾炎武及主要思想顾炎武的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主要的思想主张是:(1)政治上,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2)经济上顾炎武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3)思想上,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3.王夫之及主要思想王夫之的代表作则是《读通鉴论》。
主要的思想主张是:(1)政治上,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2)经济上,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3)思想上,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三位进步思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思想具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积极作用;重视手工业、商业,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地批判继承,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些主张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详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