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完整解析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3MB
约176页
文档ID:447166514
2018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完整解析_第1页
1/176

2018年高三一模数学试题解析 目 录2018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12018年松江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102018年青浦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202018年虹口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312018年普陀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422018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562018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672018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772018年崇明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872018年静安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962018年闵行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1052018年黄浦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 1172018年三区高三一模填选难题试题分析 1272018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试题分析一、填空题1.计算的结果是 1 .【考点】极限及其运算.【分析】由n→+∞,→0,即可求得=1.【解答】解:当n→+∞,→0,∴=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极限的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已知集合A={1,2,m},B={3,4},若A∩B={3},则实数m= 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利用交集定义直接求解.【解答】解:∵集合A={1,2,m},B={3,4},A∩B={3},∴实数m=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交集定义的合理运用.3.已知,则= ﹣ .【考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分析】由已知利用诱导公式即可化简求值得解.【解答】解:∵,∴=.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4.若行列式,则x= 2 .【考点】二阶矩阵.【分析】先根据行列式的计算公式进行化简,然后解指数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2×2x﹣1﹣4=0即x﹣1=1,∴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行列式的基本运算,同时考查了指数方程,属于基础题.5.已知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是,则x+y= 6 .【考点】增广矩阵的概念.【分析】由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可得到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式 ,由此能求出x+y.【解答】解:∵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是,∴由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可得到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式 ,解得 x=4,y=2,∴x+y=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两数和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增广矩阵的合理运用.6.在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等于 ﹣160 .【考点】二项式定理.【分析】研究常数项只需研究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使得x的指数为0,得到相应r,从而可求出常数项.【解答】解:展开式的通项为Tr+1=x6﹣r(﹣)r=(﹣2)r x6﹣2r ,令6﹣2r=0可得r=3常数项为(﹣2)3=﹣160,故答案为:﹣1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求解指定项,同时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7.若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为4的概率是  .【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分析】分别求出基本事件数,“点数和为4”的种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基本事件共6×6个,点数和为4的有(1,3)、(2,2)、(3,1)共3个,故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点(n,Sn)(n∈N*)在函数y=log2(x+1)的反函数的图象上,则an= 2n﹣1 .【考点】反函数.【分析】先利用点(n,Sn)都在f(x)的反函数图象上即点(Sn,n)都在f(x)的原函数图象上,得到关于Sn的表达式;再利用已知前n项和为S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即可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由题意得n=log2(Sn+1)⇒sn=2n﹣1.n≥2时,an=sn﹣sn﹣1=2n﹣2n﹣1=2n﹣1,当n=1时,a1=s1=21﹣1=1也适合上式,∴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故答案为:2n﹣1【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反函数、利用已知前n项和为S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方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9.在△ABC中,若sinA、sinB、sinC成等比数列,则角B的最大值为  .【考点】余弦定理.【分析】由sinA、sinB、sinC依次成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列出关系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再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B,把得出关系式代入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cosB的范围,利用余弦函数的性质可求B的最大值.【解答】解:∵在△ABC中,sinA、sinB、sinC依次成等比数列,∴sin2B=sinAsinC,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b2=ac,由余弦定理得:cosB==≥=(当且仅当a=c时取等号),则B的范围为(0,],即角B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熟练掌握定理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0.抛物线y2=﹣8x的焦点与双曲线﹣y2=1的左焦点重合,则这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考点】双曲线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推导出a2+1=4,从而得到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由此能求出这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解答】解:∵抛物线y2=﹣8x的焦点F(﹣2,0)与双曲线﹣y2=1的左焦点重合,∴a2+1=4,解得a=,∴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这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抛物线性质的合理运用.11.已知函数,x∈R,设a>0,若函数g(x)=f(x+α)为奇函数,则α的值为 ,.【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分析】首先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把函数的关系式变形成正弦型函数,进一步利用正弦型函数的性质求出结果.【解答】,为奇函数,且,∴,,.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12.已知点C、D是椭圆上的两个动点,且点M(0,2),若,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椭圆的性质.【分析】数形结合,取极端情况,考查椭圆的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答】数形结合,取极端情况. 作CE⊥y轴,DF⊥y轴,,同理当D点位于,C点位于时,等于3;当D点位于,C点位于时,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选择题13.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直接由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求出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则答案可求.【解答】解:∵=,∴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考查了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14.给出下列函数:①y=log2x;②y=x2;③y=2|x|;④y=arcsinx.其中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的序号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与判断.【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y=log2x的定义域为(0,+∞),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②y=x2;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满足条件.③y=2|x|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满足条件.④y=arcsinx是奇函数,图象关于y轴不对称,不满足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利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t≥0”是“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分析】t≥0⇒△=t2+4t≥0⇒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t2+4t≥0⇒t≥0或t≤﹣4.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t≥0⇒△=t2+4t≥0⇒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t2+4t≥0⇒t≥0或t≤﹣4.∴“t≥0”是“函数f(x)=x2+tx﹣t在(﹣∞,+∞)内存在零点”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函数的零点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基础题.16.设A、B、C、D是半径为1的球面上的四个不同点,且满足•=0,•=0,•=0,用S1、S2、S3分别表示△ABC、△ACD、△ABD的面积,则S1+S2+S3的最大值是(  )A. B.2 C.4 D.8【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棱柱、棱锥的体积.【分析】由题意可知,三棱锥的顶点的三条直线AB,AC,AD两两垂直,可以扩展为长方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设出三边,表示出面积关系式,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解答】解:设AB=a,AC=b,AD=c,因为AB,AC,AD两两互相垂直,扩展为长方体,它的对角线为球的直径,所以a2+b2+c2=4R2=4 所以S△ABC+S△ACD+S△ADB=(ab+ac+bc)≤(a2+b2+c2)=2即最大值为:2故选:B.【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能够把几何体扩展为长方体,推知多面体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用总长为定值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的场地,以墙为一边,并用平行于一边的篱笆隔开.(1)设场地面积为y,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试用解析式将y表示成x的函数,并确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2)怎样围才能使得场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考点】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分析】(1)由题意设长方形场地的宽为x,则长为﹣3x,表示出面积y;由x>0,且﹣3x>0,可得函数的定义域;(2)对其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值即场地的面积最大值,从而求解.【解答】解:(1)设平行于墙的边长为,则篱笆总长,即, 所以场地面积,(2),,所以当且仅当时, 综上,当场地垂直于墙的边长为时,最大面积为【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考查函数的最值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运用基本不等式,这也是高考常考的方法.18.如图,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底面半径OA和OB互相垂直,且OA=3,P是母线BS的中点.(1)求圆锥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SO与PA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1)推导出BS=5,从而SO=4,由此能求出圆锥的体积.(2)取OB中点H,连结PH、AH.由P是SB的中点知PH∥SO,则∠APH(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SO与PA所成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SO与PA所成角.解:(1)由题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