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914611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专业年级:2011级生科、生工 任课教师:谭建红 教材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n 2011-2012学年第 一 学期一 课程说明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学分:56 学时 3 学分教学目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系统、简明地阐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性知识的一门综合课程,是为生物科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它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学好该课程,可为后续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本门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化学热力学,四大平衡、原子及分子结构,化学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法、

2、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等有关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以及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化学在生物等学科的渗透,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以达到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学时分配:章次内 容课时绪论0.5第一章气体和溶液1.5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4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第四章酸碱平衡4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2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4第七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第八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4第九章配位化合物4第十章分析化学概论2第十一章酸碱滴定6第十二章配位滴定6第十三章氧化还原滴定3第十四章沉淀滴定1第十五章重量分析法3合计56二 教学内容授课

3、内容绪论课时安排0.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习兴趣;了解化学与职业岗位关系;了解化学发展史(无机、分析)了解课程设置、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方法等;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习兴趣;与职业岗位关系难点:学习方法及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化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方法:启发、讨论、互动、鼓励、讲授手段:多媒体课件 网络资源教学内容提纲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化学的研究对象、分类和重要作用2、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要求 学生应掌握学习的主动权。2、实验学习要求课外学习要求预习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一

4、章 气体和溶液课时安排1.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 熟悉溶胶的结构、性质、稳定性及聚沉作用;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了解大分子溶液及凝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道尔顿分压定律。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教学方法手段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3“教、学、做”相结合手段: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 气体一、理想气体(Ideal Gases)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方程式2理想气体方程式应用三、道尔顿(Dalton)分

5、压定律第二节 溶液的依数性一、依数性概念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三、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四、溶液的渗透压第三节 溶胶(自学)吸附作用;溶胶的性质;胶团结构;溶胶稳定性和凝聚。课外学习要求完成作业:P16 4、6、7、9、10、12、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预习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各种计算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会用G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并了解温度对G的影响;理

6、解范托夫等温方程,了解压力和浓度对G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学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各种计算方法;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难点: 热力学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概念。教学方法手段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3“教、学、做”相结合手段: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一、体系和环境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三、过程和途径 四、功和热五、计量系数与反应进度 (自学)第二节 热化学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

7、化学反应热1. 定义 2. 恒容反应热QV 3.恒压反应热QP与焓 4.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5. 反应热的测量6.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1)由盖斯定律计算 (2)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3)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自己查资料)(4)由键焓计算(自学 ) 2-3 化学变化的方向与限度 一、自发性 二、混乱度和熵 三、吉布斯函数变 四、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Gm 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化学反应方向判定课外学习要求完成作业: P41 3、4、6、8 P43 13、17、18、19、21 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预习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

8、的要求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和经验平衡常数;掌握标准平衡常数以及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运用多重平衡规则进行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定性判断,了解移动程度的定量计算;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实验方法;掌握质量作用定律,理解非基元反应的速率的方程式;了解温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阿累尼乌斯经验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反应类型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的移动;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难点: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方法手段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

9、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3“教、学、做”相结合手段: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自学)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如何确定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自学)第三节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一、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二、 标准平衡常数及有关的计算三、 化学平衡的移动1、 Le Chatelier 原理2、 多重平衡规则3、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外学习要求完成作业: P66 2、7、10、13 P68 16、17、19、21、

10、24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预习第四章 酸碱平衡平衡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四章 酸碱平衡平衡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酸碱质子理论,了解酸碱其它理论;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电离常数、pH值、电离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缓冲溶液等;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了解多元弱酸pH值的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pH值计算、了解缓冲原理;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的有关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平衡常数的意义; Ki、pH、 、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概念;一元弱酸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和配制。难点:缓冲原理。教学方法手段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设问、启发来引导

11、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3“教、学、做”相结合手段: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一、电离度和电离常数1.电离度2.电离常数和稀释定律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一、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二、酸碱反应的实质三、共轭酸碱对中Ka与Kb的关系第三节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一、一元弱酸(弱碱) 二、多元酸(碱) 三、两性物质第四节 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同离子效应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二、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2.缓冲pH值3.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4.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课外学习要求完成作业: P9

12、6 3、6、7、11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预习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概念;理解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方向;掌握沉淀的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的方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方向。难点:溶度积规则。教学方法手段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通过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3“教、学、做”相结合手段: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内容提纲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一、溶度积常数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三、溶度积规

13、则四、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本性2.温度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一、沉淀的生成1.单一离子的沉淀2.分步沉淀二、沉淀的溶解1.生成弱电解质或微溶气体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生成配合物三、沉淀的转化课外学习要求完成作业: P96 25、30、32、33 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预习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后记授课内容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能用斯特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掌握电极电势的有关应用;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了解元素的电势图及其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化数等基本概念;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应用。难点:电极电势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