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891144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激素调节1 错。【解释】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化学调节。2 错。【解释】“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这是达尔文父子实验后的推论,不是结论。6 错。【解释】温特的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单侧光,不存在植物向光弯曲的现象。7 错。【解释】琼脂块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可能存在主动转运现象,苗尖端的生长素是通过扩散进入琼脂块。8 错。【解释】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由生物化学家和化学家们确定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9 错。【解释】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

2、的,不是全部都是。10 错。【解释】感受到外界刺激的不是植物的所有部位,而是植物的特定部位。14错。【解释】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所以两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15 错。【解释】相同生根效果,2,4-D浓度可能不相同,如生长素作用曲线的两侧平行点所对应的浓度体现出就是效果相同,浓度不同。 16 错。【解释】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自变量只有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其它的都是控制变量,要以相同的时间来浸泡,如果再用不同的时间长短去浸泡,就会存在着两个变量

3、,实验就无法验证。17 错。【解释】生长素会体现两重性,其他的植物激素不一定。18 错。【解释】在实验中,“如果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根和茎叶”,这句话是对的,“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根不长茎叶”这句话是错的,改为“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茎叶不长根”,“当两者不多时,则愈伤组织继续生长,不发生分化”这句话是对的。19 错。【解释】乙烯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不会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对抗生长素的作用”这句话是对的。 20 错。【解释】赤霉素会刺激细胞内分解淀粉的酶的合成,使淀粉变成小分子糖,赤霉素会动员贮藏的养分,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22 错。【解释】“脱落酸抑制植物

4、生长”这句话是对的,脱落酸在果实绿色时就能产生,不是发黄时才产生。 23 错。【解释】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主要”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不是“都是”促进植物生长的,脱落酸和乙烯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不一定就是促进植物的衰老、成熟,有利于植物适应不良环境。 25 错。【解释】据教材P6的表格,植物的根、茎、叶能产生四大类激素,但细胞分裂素是由根产生并运输的。 27 错。【解释】2,4-D用于种植禾谷类的田间,以杀除双子叶植物类杂草。 29 错。【解释】人们常把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31错。【解释】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和根的向地生长

5、会体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两重性现象,但茎的背地生长没有体现出两重性。32错。【解释】太空状态下重力不能引起生长素的不均衡分布,所以根失去了向地性生长的特性。但茎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仍然可以进行。33错。【解释】植物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单侧光与重力只是影响植物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错误的题号是:1.2.3.5.8)1 错。【解释】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不是人体内的所有液体,如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2 错。【解释】水、无机盐、CO2、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白细胞介素-2、溶菌酶、神经递质、葡萄糖、尿素属于内环

6、境的成分,血红蛋白、糖元、RNA聚合酶、载体在细胞内或细胞膜上,唾液淀粉酶在消化液中,这些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3 错。【解释】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5 错。【解释】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膜上,素与受体的结合有些发生在内环境,有些激素如性激素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内。8 错。【解释】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基本不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不是恒定不变的。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错误的题号:1.2.3.4.11.12.14.15.16.17.18.19.20.21.22.23.26.28.29.3

7、0.34.35.37.40.41.42.43.44.45.47.48.49.50)1错。【解释】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迅速、更准确,但神经调节的作用持续时间不如体液调节长,“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这句话是对的。2 错。【解释】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而且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细胞数量多得多。3 错。【解释】其中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受到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支配。4 错。【解释】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11 错。【解释】适当降低外界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不会影响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值,但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12 错。【解释

8、】适当增加外界溶液的KCl浓度,会引起 K+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不是增大。14 错。【解释】在神经纤维膜上除了Na+通道和K+通道,还存在其他离子通道,如Ca2+通道、Cl-通道等。15 错。【解释】到达A点时的动作电位与其它的动作电位是一样的,没有加强,到达A点后动作电位就停止传导,不会继续向两侧传导,这是因为这个局部电流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去极化,刚去极化过的细胞膜不可以再去极化。见教材P22第3行。16 错。【解释】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全部过程只需数“毫秒”时间,是数秒时间。17 错。【解释】在去极化与复极化的过程中,Na+通道和K

9、+通道的开放时间都很短。18 错。【解释】“极化与复极化均有钾离子的外流”这句话是对的,但从速度来看,不一定相同,极化时钾离子外流的时间可能要长一点,而复极化时,钾通道随即开放,K+很快涌出膜外,相对速度要快一点。 19 错。【解释】在膜外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膜内两者的传导方向是相同的。20 错。【解释】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1错。【解释】兴奋的神经纤维与邻近另一根神经纤维之间是互不干扰,各神经纤维间具有绝缘性。22 错。【解释】“神经末梢内部有许多突触小泡”这句话是对的,每个小泡里面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不是一个乙酰胆碱分

10、子。23 错。【解释】形成的小电位不是动作电位。只有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电位加大,达到一定阈值时,才会引起一个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才能进行传导。26 错。【解释】应该有二个突触结构,一个是传入与传出神经元之间,另一个是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如神经肌肉接点。一般感受器与传入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28 错。【解释】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后膜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此时突触处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29 错。【解释】在寒冷刺激下,人体皮肤不会感觉到冷,冷觉出现在大脑皮层。同时参与全身脂肪代谢的各种酶系统

11、被激活,脂肪消耗增加。30 错。【解释】两句话都错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面积一般不相同,突触后膜会有皱褶,面积要大于前膜,这种结构也有利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充分接触,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信号如果继续向下传导,就会分泌神经递质。34 错。【解释】两个神经元之间如果相邻,相接触的部位就比较多,不全都是突触。突触就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组成,有神经递质的释放、传递与结合。35 错。【解释】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37 错。【解释】“反射必须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进行”这句话是对的,但“肌肉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都称为反射”这是错的,如果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

12、参与,肌肉的反应都不能称为反射。40 错。【解释】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分泌抑制性递质,不能传导兴奋。在人体上发生的膝反射只能是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否则不可能出现膝反射。41 错。【解释】同一个体每一个细胞的基因基本上是相同的,不会存在着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只不过神经元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该细胞出现自身特有的结构与功能。42 错。【解释】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导中,由于突触的单向性,决定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43 错。【解释】后一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引起前一神经元的变化,包括敏感性减弱。44 错。【解释】韦尼克区受损伤的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懂它的意义。45错

13、。【解释】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引起面部的运动。47 错。【解释】人作为恒温动物,在正常的状态下都是散热量等于产热量,寒冷时,人体的散热量多,导致人体产热量也要增加。皮肤蒸发和呼吸蒸发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蒸发散热的两种途径,其中前者占2/3,后者占1/3,所以皮肤蒸发是人体最主要散热途径。 48 错。【解释】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35以上时,出汗成了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但有些哺乳动物(如狗与猫)和所有的鸟类就没有汗腺,不会出汗。49 错。【解释】在温热刺激下,人体皮肤血管会发生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这是一种反射性反应,由神经系统调节的,终使得皮肤温度还是小于身体内部的温度。 5

14、0 错。【解释】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的代谢过程来释放热量。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错误的题号是:2.5.6.8.9.12.13.14.15.17.19.21.24.25.26.27.31.32)2 错。【解释】激素不参与代谢活动。5 错。【解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由于甲状腺细胞有受体,体液中的激素作用于相应的受体,所有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但不会定向运输。 6 错。【解释】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能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没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不能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8 错。【解释】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经垂体门脉达到腺垂体,调节和控制有关的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的激素分泌。9 错。【解释】下丘脑通过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12 错。【解释】寒冷时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反应,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体液调节不参与。13 错。【解释】对,错。中应该为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注:减少糖的利用是指减少糖在肝脏以外的周围组织中的利用);中应该为促进脂肪分解。 14 错。【解释】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是有机小分子,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15 错。【解释】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是唯一已知的含碘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