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326260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毕业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重视和研究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为此,论文采取实地调查研究的方式,综合考察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及政策法规的滞后,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不高,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正是这种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工

2、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问题。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但被留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缺少了家长的教育和监督,祖孙辈的隔代教育的缺陷和弊端等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凸显。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调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农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途径;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1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快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

3、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在农村诞生出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我国很多机构组织都在关注这一现象,很多媒体都有相关报道,数据令人震颤。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因为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这种条件下,也产生了一个必然的结果,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当中,由此引发的学习问

4、题日益凸显,它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将抗发展,我们应从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三个层面去深入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2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2.1留守儿童概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30.4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儿童家庭的20.60%。另

5、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有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流动儿童”643万人,留在老家的留守儿童约占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37.4%。“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长辈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它的情感、教育、心理、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并缺少了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留守儿童”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

6、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重视和研究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2.2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西安市一所学校概况在校学生180多人,家长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的将近120人,“留守儿童”在全校学生中超过60。留守儿童的年龄偏小,主要分布在14岁以下,6-14岁的留守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样本的90%。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中,父亲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模式(占7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达40%左右。经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2.2.1家庭教育一

7、片空白 为了生活,“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拼命寻求工作,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家庭教育就成为一片空白。“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大多数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不少家庭的老人过分溺爱孩子,自己又喜欢打牌、饮酒等,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2.2.2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往往长辈或代管者监管不力或管理失控,因此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农村现在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比较疏漏,只是学校单方孤军奋战。管理要求过严时,很容易与学生产

8、生对立,也很容易导致他们逃学和辍学。尽管有许多“留守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学习上很不自觉,学习成绩主要集中在中等以下;有近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作业马虎,甚至不完成;态度消极,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和监督,成绩下降,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2.2.3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地受到家庭教育,甚至脱离学校的监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长期处于一种无人管束的状态,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加上他们年幼缺乏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加之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贪图享受、自由散慢,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9、况且,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个人生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应有的家庭关爱,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放任自流、自觉性差、厌学辍学、成绩偏差、心理发育失衡等不良倾向,严重者常常沉迷电子游戏、网吧、拉帮结伙、嗜好打架、甚至偷盗抢劫而走上犯罪的道路。2.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2.3.1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

10、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2.3.2留守儿童道德思想缺失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2.3.3心理发育不完善,逆反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心理发育不健全。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自控力差等,他们容易焦虑、紧张,并且孤独感重,部分农

11、村留守儿童过分关注他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他人的反应过分敏感,与他人相处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父母教育的缺失和祖辈的溺爱,学校片面强调成绩等更加助长了他们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却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脆弱、任性、缺乏爱心和同情心,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走向自以为是或自卑的两个极端。留守儿童逆反心理严重,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极为不满。他们很难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怀疑,对他人的言行十分敏感,对来自老师和祖辈的批判熟视无睹。每个儿童都有逆反心理,但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要比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的严重。3农村留守

12、儿童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能管的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家中又有几亩田地要种,同时又不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所以难以很好的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所以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那些开学后寄居在学校的则由于没人监护人,更是逍遥自在。至于那些与单亲生活在一起的虽然情况能有所改观,但是仍然有诸多问题。3.1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201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人民日报

13、、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更是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现象的日益凸显,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父母的无暇顾及、监护人的监管不力以及学校教育缺位、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3.1.1情感教育问题 有70%的留守儿童是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由母亲或父亲照顾的只有5%。由于留守农村的老人有大量繁重的劳务

14、,同时又和孩子有代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时倾诉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少和在外的父母联系,从表中可见主动打电话帮父母联系的儿童仅占30%,敢于把真实想法告诉父母的也仅占40%,所以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有时甚至酿成惨剧。3.

15、1.2学习教育问题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其中有70%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排在比较后的位置。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读书不如打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也影响了留守儿童学习的热情,据调查,有80%有留守儿童不愿意读书,但是喜欢在网吧上网,而农村地区对网吧的管理也难以做到那么严格,据我们走访调查及暗中观察的结果,乡镇网吧中的客源90%是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中小学生。3.1.3道德教育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

16、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怎么做,他们便会怎么做。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而上辈亲戚和邻居对寄养在自家的“留守儿童”通常也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那些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由调查数据可知,偷偷拿别人东西的占到违反学校纪律的21%,可是实际上,小偷小摸远远不是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