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315700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幕墙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说明 幕墙工程,脚手架是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装饰用脚手架。二、引用规范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一技术规 JGJI302001; J842001;三、外墙脚手架搭设 1、材料要求:本工程采用的脚手架钢管均符合建筑施工构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中的要求。钢管为4830脚手板选用毛竹制作的竹笆片。 2、施工前准备:由项目经理及公司安全负责人组织对搭设及格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材料到工地后进行检查并有序堆放。立杆纵距1.65m,立杆横距1.0m,步距1.8m 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最大搭设

2、高度及其构造参数(m)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步距横向水平外伸202.01.2(满堂脚手架不大于1.81.8(底部不大于2.00.25 0.50301.8401.5501.0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项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立杆垂直度H300用经纬仪或吊线与尺量检查2搭设中立杆垂直度H20m50同上H50m753间距步距20用尺量检查立杆纵距50立杆横距204纵向水平杆高差杆两端20用水平仪或水平尺与尺量检查同跨同一横截面内的高差105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0.25-0.5M用尺量检查6扣件螺栓拧紧力矩40-60N.M3、工艺流程:基础准备安放底垫竖立杆并

3、同时按扫地杆一搭设水平杆设置抛撑设置剪力撑、斜撑和连墙件搭设斜道铺设脚手板一搭设挡脚板和栏杆。4、搭设立杆就符合下列要求:、外径不同的钢管不混合使用,钢管与竹、要管不混合使用。、立杆按设计(方案中)规定的纵距和横距搭设。 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立杆的连接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连接不在同一高度,其错开的高差不小于500mm内。、立杆接头除顶层采用搭设连接外,其余接头采用对接件扣件连接,搭设连接的长度不小于1000m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固定间距不小于步距的13。、周边脚手架从一个角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每6跨暂设一根抛撑,当地面的夹墙呈4 0度6 0度直至连墙件

4、搭设好后视情况拆除。、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或檐口1.2m 。5、搭设纵向水平杆应符合下列要求:、纵向水平杆水平设置在立杆内侧,钢管长度不小于3跨。、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内外两井财目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心线距离小于纵距的13。当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50mm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并等间距设置。、沿建筑物周围搭设的脚手架采用闭合形式,脚手架的同下步纵向水平杆四周交圈。6、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竹笆脚

5、手板、钢框竹木脚手板时,架设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凡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均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任意拆除,跨度中间的横向水平杆根据需要设置。、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端伸出纵向水平杆外不小于250mm,靠墙的一端距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7、搭设纵、横向扫地杆的要求:、每根立杆的底座向上200mm3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8、搭设剪力撑的要求:、架高在2 0 米的脚手架在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连续设置剪力撑。、每副剪力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小于4根,也不超过7根,与纵向水平垂直4 56 0角。、剪力撑设置在脚手架立杆外侧,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6、其交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 mm,杆件接头采用搭设连接,其搭设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固定间距不小于800mm,各底层斜杆下端均支撑在垫板上。9、搭设斜道的要求:、本工程脚手架高度6m,采用Z字型斜道。、斜道附着外脚手架设置、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lm,坡度采用1:3;拐弯处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 mm。、脚手板横铺时,在横向水平杆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 mm;脚手架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的板盖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

7、采用三角木填顺。、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每隔2503 00 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m。10、为防止脚手架内外倾覆,采用均匀分布设置能承受压力和拉力和连墙点,架设连墙件的要求:、立杆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按下条规定采用。 、本工程脚手架高度大于16米。、连墙件的连墙构件成水平设置,其轴心线距脚手架主接点的距离小于300mm。、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大于6.0m。、轴三层以下位置不能设连墙件,采用抛撑措施予以弥补。小于800 mm,各底层斜杆下端均支撑在垫板上。、当脚手架与原墙体无法采用刚性连墙件时,可采用拉筋和横撑配

8、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拉筋与墙体采用8mm铁膨胀管固定牢固。、从第二部起,在脚手架操作层的外侧设置栏杆,上栏杆高度取1.1l.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50 mm,栏杆居中设置。、上栏杆、中栏杆、挡脚板均设在外立杆内侧,并保持足够的刚度。11、脚手架荷载要求 、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植为0.35KNm2 、栏杆竹串片脚手挡脚板自重标准植为0.14KNm2 、装饰脚手架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植为2KNm2 、斜道均布活荷载标准植不应低于2KNm212、搭设脚手架门洞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脚手架门洞采用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斜角为45度60度。 、门洞桁架下两侧立杆设双立杆,副立杆高度不低于

9、3步。 、门洞桁架中的伸出上下弦杆的立杆端头均设置安全扣件,该安全扣件紧靠主节点。13、脚手架在搭设、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下列项目、支承体系、连墙件等是否符合脚手架工程施工图的要求。、各主节点处的诸杆件是否符合脚手架工程施工图的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层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20m以上的脚手架观测沉降、倾斜、并做好记录。、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14、安全网的设置、脚手架中所有外架操作层的外侧,临街脚架、架高大于2 5 m的外脚手架,以及在脚手架高空物影响范围内同时进行的其它施工作业或有人通过时采取外立面全封闭(使用围挡板、布或密目安全网)围护以及搭设通道防护棚。、本工程

10、脚手架栏杆和挡动板或栏板、立网的设置符合下列的要求 栏杆均架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1.2M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中栏杆由栏板、立网代替,上下分别与上栏杆和横杆绑牢。、安全网张设符合下列的规定:在操作面处设置,并随操作面上升。 网与网之间搭接牢固,不留有空隙,网的转角部位搭牢、绑紧。 15、人行道防护架设置、设置人行道防护的条件。、如本工程位于繁华的闹市区,人流量大,临街一面设外脚手架,在脚手架外搭设防护架。 A、通道的宽度、高度:根据通道的用途和实际需要决定,人行通道宽在2-2.5m,高位于纵向水平杆第二层(3.6m)左右。 B、棚架上满铺脚手板,覆盖彩条布,棚架边设置08lm高

11、的挡物板。、防护架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A、防护架的搭设材料采用钢管; B、防护架的搭设符合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操作工艺;、防护架的拆除,在上部脚手架全部拆除后才进行。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动态管理 考虑到施工的实际需要,若在施工过程中需对脚手架进行调整则需有现场管理有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安全交底,并安排专人于架设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为保证脚手架拆除中的稳定性、拆除脚手架必须完成下列准各工作。、全面的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圈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清除脚手架上暂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拆除脚手架必须有专人

12、指挥,参与拆除的人员应注意动作的配合和协调,在拆除过程中不中途换人,不得单人拆除较重杆件等有危险的构配件。、拆除顺序为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件后拆,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连墙件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拆除之后才拆除,当拆除至最后一节立杆时,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除连墙件和支撑件。、拆剪力撑和纵向水平杆时,先拆中间扣件,后折两端扣件,拆扣件时,要有防止杆件突然堕落的措施。9、在拆卸时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均传接落地。10、拆下的钢管、竹笆、安全网设立标识并有序堆放,及时清运。六、搭设人员的要求及搭设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进行搭设施工前有专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时着软底鞋,超过2米部分施工人员佩带安全带。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划出安全区域用彩旗封闭并设置警示标识对操作中的违规行为立即予以纠正,结屡教不改者予以清退出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