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311730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嫉妒(j) 讥诮(xio) 羞赧(nn) 锲而不舍(q)B . 殷切(yn) 妩媚(w ) 绯闻(fi) 朝暾夕月(tn)C . 驯服(xn) 挟持(xi) 搪塞(s) 奴颜婢膝(bi)D . 瞭望(lio) 裨益(p) 怯懦(qi) 面面相觑(q)2. (2分)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

2、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的。A .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B .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C .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D .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在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B . 跟生命及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课题。C . 由退休教师组成的书画协会会员的年龄平均为75岁,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D .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

3、晰,管理制度不键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4. (2分) (2019高三上海安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 , , 。 , , , 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使之化为尘埃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5. (6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简陋的石器到高精尖仪器,从茹毛饮

4、血到各式精致菜肴,从原始粗糙的石洞到豪华的别墅,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强大能力当让天地惊叹畏惧。最初的人类,食物和住所没有稳定的保障,面对经常的频繁迁移,天然住所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洞穴、树木都是躲避天敌的良居。当满足了吃穿这些身体基本需求之后,人类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于是,农耕取代了狩猎,天然的洞穴变成了巧手搭建的房屋。随着建筑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开始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从木石合用的点式建筑,发展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到了现代,房屋建造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人工材料取代了天然建材,结构更加稳固,外观愈加独特美观。钢筋水泥打造的城市群从某种意义上宣告了人类社会文明的

5、进步。当人类为自身驾驭自然的能力信心满满时,生态的反作用力也开始困扰我们。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建构在亚当斯密“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的理论基石之上,而对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所失虑。高发展带来的是高消耗、高污染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如果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而导致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大面积与大规模的建筑消耗了大量宝贵而有限的资源。文明在经过数十世纪的成长与进步之后,正在面对“拐点”到来的可能。除了高楼,我们还能住在哪里?低碳,正成为解救地球危机的一把重要钥匙。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

6、水能低碳重构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几年前的上海世博会宣扬了“和谐城市”的理念,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了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其实,人类过去和现在的一些住宅,似乎也可以与和谐的城市理念遥相呼应。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的草屋,冬暖夏凉的窑洞,结构简单、远离喧嚣的穴居,默然回归自然的极地冰屋,像鸟儿一样搭建的树屋,就连海上货运划时代的产物集装箱也可以变身循环经济住房这些并不是哗众取宠或所谓的行为艺术,它们能与钢筋水泥建筑物并存,体现了一种对文明的尊重态度,是人类善待地球的最亲近方式,一种认知抑或精神上的享受。在这样的房屋面前,我们不再以征

7、服者的面目出现并对自然发号施令,而是充分尊重并善待自然,维护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住房的回归、维持与创新,迈出的是一小步,对人类文明进程而言却是一大步。(摘编自贾欣、孟睿除了高楼,人类还能住在哪儿,略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具有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工具、饮食方面,还是居住方面,其巨变所体现出的人类能力足以让自然惊惧。B . 人类对住所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衣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他们便从寻求临时性的天然居所转向追求固定而舒适的人工住宅。C . 从点式建筑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从天然建材木石发展到人工建材钢筋水泥,人类的房屋建

8、造发生了根本性变革。D . 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以亚当-斯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为理论基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却没有处理好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人类社会在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能源短缺和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困扰,而这正是人类自己在驾驭自然的过程中所造成的。B . 文明衰败自人类诞生之初便开始了,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在这些人类历史进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文明衰败。C . 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要比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局部破坏严重得多。D . 文明的“拐点”可

9、以是人类在进步与成长过程中得到警示而有所醒悟,也可以是不同于传统的其他生存形态和更加优化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出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低碳意味着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则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B . “和谐城市”的理念,是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回应,这一理念应该对乡村的和谐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C . 草屋、穴居、冰屋、树屋、集装箱等人类住所,之所以能与钢筋水泥建筑并存,是因为它们比后者更尊重文明,体现出人类对地球的善待,更具优越性。D . 从驾驭自然到善待自然,人类以居住领

10、域一小步的迈出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大步跨越,6. (18分) (2016高二上佛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话别岳恒寿工兵连接到军委命令: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柬埔寨排雷修公路,五天后出发。上级考虑到各种实际问题,决定以“邀请战士家长来部队观光”为名,让每个士兵的父母五天内来队话别。军车把兵们拉到县城电信局。发电报。打电话。上等兵袁根挤在最前面,第一个填写电报单。他比谁都高兴。笑得比谁都开怀。他家在本省一个边远的村镇。有邮电所。有汽车。他估计,最迟三天,他母亲就来了。然而,三天后,都到了。只他母亲没到。再等。第四天还没到。再等。最后一天。可是,等到天黑,车都过尽,还是没有来。来的家长该

11、走了。他们一家一堆,各诉衷肠。最后,连里开了个大宴会。父辈们与儿子们济济一堂。共同话别。热泪盈眶。袁根没有参加。他站在营门外最高的地方,望着什么也望不见的远方。第六个黎明很紧张。都在整装。脚步匆匆。言语匆匆。呼吸匆匆。号响集合。整队上车。袁根有些迟钝。眼睛瞪得牛大:“连长,我拍了电报的。我母亲会来的。一定会来的!”连长惋惜地看看手腕,说:“可是,时间不等人。军令如山倒。任务重千斤。”袁根急得捶胸。仍是说:“我母亲会来的。一定会来的!”连长好像故意拖延时间似的。拖了一秒。又拖了一秒。终于不能再拖。无奈地说:“你说怎么办?”袁根跺一下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汗辣辣的头直直地别向一边。“那就上车吧

12、!”连长的命令很严厉。“上车!”袁根几乎是疯一般喊着扑上汽车。又疯一般挤在车箱的前面。张大口喘着粗气。两眼冒着泪花。 紧咬着下巴骨。寂然地,痴痴不动。蔫然地,望着前方。军车徐徐启动。军车开出山沟。驶过公路交叉口,飞速前进。忽然,站在第一辆车上最前面的袁根咚咚地擂打驾驶楼顶:“连长。停车!停车!”“什么事?”连长在车门里探出头问。“我妈妈来啦!”车慢慢停了。后面的两辆车也跟着停了。连长跨出车门。站在车踏板上。问:“在哪?”“左边那条公路上。那个穿灰布褂子疾走的老娘,是我妈妈!那衣裳是我妈妈的衣裳。那走路姿势更是我妈妈!”连长看见了。一个北方农村的老大娘,背着几个大小不等的布袋。她老人家显然是刚下

13、了公共汽车。她的背直不起来。头却像拐杖的托,直直地朝大山翘望着。走得不顾一切。“你快喊!”连长焦急地催他。兵们也看见了。也都催他喊。袁根却不喊。望着他母亲。光哭。连长已经无法忍受,火了:“你是怎么啦你!快喊呀!”兵们的心也急得跳出来。也都轰他:“快喊呀!”他却把眼闭上,把脸捂住了。手缝中,与泪水一起串出一句话:“我妈,耳聋。”连长眉峰猛地攒了一下。又疾疾地揉一下眼。手离时,眼变红了。泪滚出来。完全抑制不住。似乎并不知道她老人家耳聋,听不见。他放开喉咙猛喊:“妈妈”。兵们噙着泪。也都喊:“妈妈”。喊声震天动地。山鸣谷应。都是“妈妈”的交响。可是,听不见。她仍然执著地向前走。向着山里。向着军营。向

14、着儿子疾奔。连长喊毕就举起右手。向着远远的母亲行军礼。兵们都举起右手。齐齐地向遥远的母亲行军礼。只有袁根没有喊。也没有行礼。他在哭。捶着驾驶楼哭。望着他母亲哭。哭得很痛。在他痛痛哭过几声之后,猛然感觉到时间的紧迫,而部队却为自己一个人的事待在路上。他的心立刻被这种沉重压住了。他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秒表,响着急促的嘀嗒声。于是他更重地擂着车顶,给连长下命令:“连长。开车!”连长没有动。车也没有动。秒表的嘀嗒声愈来愈响。愈响愈烈。声声砸在他的心上。他干脆不叫连长。瞪着发红的牛眼探出头,直对司机擂吼:“开车!快开车!”军车启动了。三辆军车都启动了。很慢。但连长还没动。没回驾驶楼。仍然站在踏板上。仍然举着行礼的手。仍然望着蹒跚奔走的母亲。三辆军车上的兵们,像三个方块队通过检阅台似的,齐齐地举着手。齐齐地向母亲话别。直到望不见为止。半程没有言语。(1)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这篇小说的情感张力,得益于情节的铺垫、气氛的渲染和群体形象的描绘,给读者强有力的情感冲击,容易打动读者。B . 袁根为了能够见到自己的母亲,一再拖延时间,耽误了军车准时出发,小说批评了这种行为的自私性。C . 这篇小说在人物刻画上虽不注重细节描写,但比喻手法的使用,也能够将袁根的形象刻画得鲜明入木。D . 小说描写笔调轻淡,但在这种轻淡中又能够传达出一种情感上深刻的、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