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93029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

2、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时天下扰乱,惟河

3、西独安B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C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D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太守梁统深相敬待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B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C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惟奋无资,单车就路。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AB C D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5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答: (2)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答: 河东补习学校文言文阅

5、读训练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

6、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

7、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 B君其勉之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捧诏涕泣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尽以家赀为军费 左右命之拜,不拜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 B C D 4下列对原

8、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

9、有闻风而起者。翻译: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翻译: 河东补习学校文言文阅读训练魏公子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

10、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从此: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 妄人:狂妄的人C平原君乃免冠谢 免冠: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脸色、面貌2下列各组句子

11、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平原君闻之,谓其大人曰 问其深,则其好者不能穷也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臣请为王言乐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子天下无双”的一组是( )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

12、薛公,并成了了二人的真正朋友。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C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5翻译下列句子(1)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2)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河东补习学校文言文阅读训练杨业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13、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