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88886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2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四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2、探究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的句段,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

2、起去放飞那-(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回忆,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腿疾讲历史提问题放风筝)二、品味人物形象(一)透过线索,引出人物课文中有苏叔阳的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一个人能永远活在另一个人的心里,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所以我非常好奇,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二)走进课文,走近刘老师出示课件:刘老师是一个的人。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段-第10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刘老师的这些特点的?1、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或(乐观)的人教师板书:乐观你

3、能向刘老师那样笑着谈谈自己的腿疾吗?出示课件,生读。身体的残疾能让人近乎绝望,还记得秋天的怀念吗?谁为大家读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再看刘老师面对身体残疾的态度,从两者的对比当中,你想说什么?让我们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吧!(全班读)教师小结:面对逆境不悲观,面对困难不怨天尤人,这就是乐观。2、刘老师是一位讲课极好的老师。生答-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历史,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生小

4、结:这样的课怎能不让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学生尊敬呢?第5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从侧面写了刘老师的课讲得极好,找找。(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3、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老师。(1)生答。学生如答不到位时教师请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式的点评:刘老师听这样的回答时简直是一种享受,而学生在老师这样的称赞面前更是一种享受,他们会受到多大的鼓舞,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啊!这会使同学感到多么亲切,畏难紧张的情绪也会一扫而光的。(2)讲到这,我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默契,那是心灵深处的对话!你们和董老师相处五年多,是不是也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呢?看着第六自然段,

5、我们来合作读。师: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生:他便静静地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师: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生: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3)教师小结:看到这情景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不由得从心底为我和我的同学能在这样的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而羡慕不已,因为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师啊!4、刘老师是

6、一位(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老师。生答。能体现刘老师这一特点的在课文哪个段落?(第9自然段)(1)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放风筝的情景,用心读第9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原因。(2)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的地方,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交流划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批注并及时通过朗读表现。适时点拨: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热爱生活的老师-意志坚强的老师-他是一位虽然身体残疾,但却乐观向上的老师。(3)是啊,刘老师虽然身有残疾,但从没对生活失去追求,他不但亲手放飞风筝,享受着风筝飞上蓝天的欢乐,更享受着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

7、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女孩子读前半句,全班读后半句。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做风筝)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三)追寻细节,品味人物出示刘老师的画面,这就是刘老师啊,看到他,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圆木棍)快速找出课文中有关圆木棍的这一细节描写,想想,你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8、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拐杖支撑着。他只靠着强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刘老师是一个()的人。(四)板书式回放,体会题目内涵1、回头看,了解了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还觉得刘老师放飞的风筝,仅仅是风筝吗?那理想的风筝是什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的爱与追求)2、教师小结:一个年过半百、身有残疾的老师,却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追求,面对艰难是那样乐观、坚强(生读),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这就是风筝的深层

9、含义。3、所以,作者说-(再次出示课件一段话,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三、品味情感1、像这样描写“我”的心情、想法的句段还有很多,画出来,反复读读,边读边体味。2、生汇报。(1)(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注意这些红色的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

10、,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刘老师身体有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作者。(2)出示课件: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3)课件出示: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3、齐读全部反映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字里行间渗透着怎样的情?四、品味心声,深化风筝1、30年即将过去,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是乐观,是坚强,是对生活纯朴的爱与追求,它将永远陪伴着我的心,飘荡在我的世界里,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11、这是怎样的一个30年,足以使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少年失去年轮的光华。一起来看一段介绍:课件出示(加入音乐):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历史学专业是受刘老师影响,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坚强激励着他笑对命运。19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1994年切除了左肾,20xx年切除了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又一次想到刘老师那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在苏叔阳文集总序中这样写道:“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

12、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难怪,作者这样说(生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师:面对命运不公不低头,是谁影响了苏叔阳?生:刘老师师:面对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苏叔阳力量?生:刘老师师:所以在文章最后作者发出这样深情的呼喊:“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屏幕出示这句话)师:苏叔阳把他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和敬意都包含在这深情的呼喊声中-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作者深深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思念是一种牵挂,思念是一种爱,思念是

13、一首无韵的诗歌(一起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2、孩子们,此时此刻,那身残的刘老师,那翱翔天际的理想的风筝或许也飘到你的世界里了。你对生活有着怎样的感悟呢?3、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深情地读读课题-理想的风筝。(本教学设计部分参考了网络资料)板书设计:26、理想的风筝刘老师我谈腿疾乐观尊敬讲历史坚强感动提问题思念放风筝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教学过程】一、猜题中揣意1.填空:(板书“风筝”,齐读)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风筝?(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2.猜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课题给予的是“理想”一词,请大家猜测一下,课文会赋予风筝什么含义呢?【设计意图】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而

14、又常常被学生忽略,猜一猜,揣摩一下,可感知题目的精心,也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在习作上的通病是不会精心取题,不懂得含蓄地将题目与文章的主题融合,所以平时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关注这一点,适时利用教材的优势顺势引导。二、浏览中明构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再看看内容与我们的猜测相同吗?2明确内容。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人)写人的文章却以物为题,以前也学过这样的课文,有什么特点?(物与人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浏览课文。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事来表现,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概括事例: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归纳分段:前两件事可归在一起,同为刘老师的“工作”部分,“放风筝”为他的“生活”部分。(对应段落分段)作者在选材的时候既关注了刘老师的工作,又关注了他的生活,你们有什么启发?【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章结构与内容,明确选材时既关注工作,又关注生活,更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对比学生习作情况时的选材单薄,从篇章的布局结构上有一个较好的指导作用。三、赏景中循路1.赏景。看看文章是怎样引出刘老师的。(读13自然段)(明确不属开门见山,而是由景引出,娓娓道来)2循路。(出示三个拟人句)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特点?这三个拟人句能不能调换?(明确作者思路清晰,由春景带出风筝,然后由风筝引出人物,自然含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3.仿说。你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