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88813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研究一、河南省玉米生产基本状况1、河南省玉米生产概述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4383万亩,产量1665.53万吨,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1%;夏玉米种植面积4264.5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8.9%。河南省种植的重要玉米品种有郑单958、浚单18、浚单20、济单7号、鲁单981、中科4号、新单23、新单22、安玉12、豫单、漯单九号、新农3号、洛玉2号、浚单22、沈单16等。玉米既可以作为畜禽饲料,又可以作为能源工业原料和食品加工原料,广泛的用途使玉米身价抬高,玉米种植在农村具有广泛的市场。近来几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连年递增,从到玉米种植面积

2、从3478.95万亩增长到4383万亩,7年增长904万亩,增长25%。2、玉米种植栽培特点、收获时的植株性状河南省玉米种植属于一年两熟,种植模式有:平作、套种、间作,以平作模式为主,种植面积3436万亩,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78.4%;种植行距重要有等行距、宽窄行距,其中档行距重要以50、60、70为主,宽窄行距重要以4060厘米、4070厘米、4080厘米为主。一般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期。病虫害防治分三次,分别在苗期、中期、后期,苗期防治粘虫、蚜虫等害虫;中期重点防治二代玉米虫;后期重点防治三代玉米螟和蚜虫。除草方式,一般采用喷洒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相结合。河南省玉米收获

3、时的重要性状是:玉米植株高度180255厘米,结穗高度80140厘米,果穗直径3.85.5厘米,茎杆直径2.54.0厘米,籽粒含水率在30%左右。3、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根据调查,河南省玉米机械播种面积达3506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人工播种面积877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0%,绝大部分为免耕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1797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1%。二、河南省玉米种植体系与种、收模式的现状(一)既有玉米种植技术体系和收获模式的重要类型与分布1.玉米种植方式与多种模式分布从调查数据记录来看,河南省的玉米种植方式重要有两种,即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50万亩左右和

4、4333万亩左右,大体各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1%和98.9%;春玉米播种时间为3月20日至5月12日,夏玉米播种时间为5月2日至6月10日。玉米重要种植方式类型分布图如下夏播玉米套种17%夏播玉米平作78.4%夏播玉米间作2%春播玉米平作0.08%春播玉米套种0.01%春播玉米间作0.02%图1:河南省玉米种植模式比例分布图2、多种收获技术模式分布根据对全省玉米收获模式的调查,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1797万亩,机械化限度为41%,由于收获时玉米含水量较高30%左右,故均为摘穗收获。尚有一多半是人工收获和半机械化收获。半机械化收获2041万亩,占46%,人工收获占12.3%。河南省多种收获模式

5、类型分布如图3.联合收获机械化模式229.6%手工收获模式2 10%手工收获模模式1 2.3%分段收获机械化模式111%半机械化收获模式2 1.8%半机械化收获模式1 44%图2 玉米收获模式分布图(二)既有玉米种植技术体系的重要类型1.春播玉米种植模式:春播玉米,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种植模式有平作、间作、套种,以套种、平作为主。春玉米平作和套种基本上都是人工点播,人工点播占春玉米种植面积的60%,行距一般为5080厘米。图3 春玉米种植2.夏播玉米种植模式:河南省的重要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制,夏玉米种植面积4264万亩,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97.3%。夏玉米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之间播种

6、,种植模式重要有套种、间作、平作。其中以平作为主,种植面积3185.43万亩,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76.4%,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收获。根据调查的状况,现将河南省夏玉米的种植模式总结归纳如下:(1)夏播玉米种植模式1夏玉米间作在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几种庄稼,叫间作套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步期播种的叫间作。这种模式可以合理配备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运用率,充足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但是此种模式不利于玉米机械化生产,种植面积也较少,仅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2)夏播玉米种植模式2夏玉米套种夏玉米套种是在前茬作物(

7、如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植株行间播种玉米,这是河南省夏玉米种植的老式模式,过去始终在玉米种植中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玉米产区均有玉米套种的模式,目前则重要分布在我省豫北、豫东的某些地区,种植面积826.6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18.8%。套种的种植模式重要有等行距(50厘米、60厘米、70厘米)和宽窄行(4080厘米)。重要靠人工点种或半机械播种。根据调查,玉米套种一般在5月20日前后小麦收获迈进行。 图4 套种等行距模式一(单位:厘米) 图5套种等行距模式二(单位:厘米)图6套种宽窄行模式(单位:厘米)(3)夏播玉米种植模式3夏玉米平作夏玉米平作是指在小麦收获后的地块中,不进行任何耕整地解决,直接

8、在麦茬地中播种玉米,并进行一系列相应的后续管理措施的玉米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分布在全省的各个玉米主产区,种植面积3348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76.4%。分布上不呈现明显的规律,与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未见有明显的联系,调查分析觉得,与套种模式相比较,该种种植方式重要与玉米生产机械化限度和与其连作作物小麦的生产机械化限度密切有关。玉米平作,合适机械播种,植株数目容易保证,能实现大行距等株距,玉米行距在5580厘米。人工点播的玉米行距随意性较大,平均行距在50厘米左右,但是一行内的行距、株距也不等,变化繁复,大体在2060厘米之间。玉米平作方式适合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目前使用的播种机有大外槽轮式、

9、仓转式、勺式。夏玉米平作是夏玉米栽培模式中最重要的模式,重要有平作等行距(50厘米、60厘米、70厘米)和平作宽窄行(4060厘米、4080厘米)。下面是夏玉米平作模式示意图:(以人工顺垄点种为例)图7平作等行距模式一(单位:厘米)图8平作等行距模式二(单位:厘米)图9平作宽窄行模式一(单位:厘米)图10平作宽窄行模式二(单位:厘米)图11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三)既有玉米收获技术模式的重要类型由于玉米种植方式、栽培制度、经济状况、劳动力价值、地块大小、接受机械化限度以及秸杆用途的不同,致使玉米收获的模式也比较多。目前玉米收获重要有手工收获、半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收获模式等。从调查状况看,全省玉米

10、收获重要以半机械化收获模式为主。1手工收获模式由于受常年劳作习惯和对机械化结识限度等因素的影响,手工收获模式在我省的玉米收获模式中还占有一定比例。以手工模式进行收获玉米544万亩左右,占玉米收获面积的12.4%。其中又因地块不同,手工收获模式也略有不同,重要有如下2种。(1)手工收获模式 即人工摘穗(即时收获)+人工砍秆+秸秆清理、套种作物模式,这种模式重要用于种植春玉米的区域。我省春玉米种植地块一般都比较小,收获基本上都是人工收获,这种收获方式一般是即时收获,在玉米刚刚成熟时,采用人工摘穗赶鲜投放市场,以获取抱负的价格。玉米秆多数用镰刀割倒,运至场外晾晒解决。由于春玉米行内大多套种其她作物,

11、如豆角、黄瓜等,摘除果穗的玉米秸秆不能就地割倒放铺晾晒。该种模式是我省玉米手工收获的模式之一,在调查范畴内我省以此模式进行收获的约48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1%。此种收获模式重要分布在河南省的各个有春玉米种植的地区及地块较小的地区。此种收获模式的技术路线图如图2: 晾晒 人工脱粒人工摘穗 人工砍秆 运出理 破茬耕翻 随后发售 播种下茬作物图12 手工收获模式技术路线图(2)手工收获模式即人工割晒+人工摘穗+秸秆手工解决模式,整个玉米收获过程皆是人工使用镢头、镰刀等手工工具将玉米割倒、放铺,经几天晾晒后,用人工摘穗,然后运至场上经剥皮、晾晒后脱粒,玉米秸秆整秸打捆运至场院进行解决或贮存备用,

12、根茬手工清除或破碎后耕翻整地播种下茬作物。这种收获模式收获面积约438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0。技术路线图如图3:人工砍秆 整秆晾晒 摘穗 人工或机械脱粒 破茬耕翻 播种下茬作物图13 玉米手工收获模式技术线路图2半机械化收获模式半机械化收获模式 即人工果穗收获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模式,在玉米成熟期,采用人工将玉米穗摘下,然后运用秸秆还田机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此项技术已在河南省各地市县普遍采用,效果较好。此种模式进行玉米收获的面积较大,总共1708万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39 %。与之配套使用的机械重要有玉米秸秆还田机和玉米脱粒机等。技术路线图如图4: 人工剥皮 人工或机械脱粒人工摘穗 秸秆

13、机械还田 破茬耕翻 播种下茬作物图16玉米半机械化收获模式技术线路图半机械化收获模式即人工果穗收获秸秆机械化收获青贮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分段收获,其技术路线是在玉米成熟期,采用人工将玉米穗摘下,然后运用秸秆青贮收获机直接将秸秆粉碎集箱收获然后青贮。重要存在于我省的畜牧养殖区,玉米收获的面积为76万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1.82%。技术路线图如图5: 人工剥皮 人工或机械脱粒人工摘穗 机械收获秸秆青贮 破茬耕翻 播种下茬作物图17 玉米半机械化收获模式技术线路图3机械化收获模式(1)联合收获机械化模式即机械摘穗秸秆粉碎还田模式,这种模式是果穗收获与秸秆粉碎还田联合伙业,一次完毕摘穗,果穗升运、集箱、

14、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序。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是将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我省推广应用的重要技术模式,分布应用在我市各玉米种植区。我省采用该种模式进行收获的面积为1279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9.6%。从调查中发现,某些地方反映这种模式作业效率较低,机手的收益率也较低。相信通过规范种植模式、改善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性能质量,加大购机补贴力度,这种收获模式将会有较快的发展。技术路线图如图6: 人工剥皮 人工或机械脱粒机械摘穗 果穗升运 集箱 秸秆还田 机械耕翻 播种下茬作物一次完毕图18 玉米机械化收获模式技术线路图分段收获机械化模式即机械收获果穗秸秆还田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分段收获,其技术路线是在玉米成熟期,应用只有摘穗功能的机械将玉米果穗摘下,然后运用秸秆还田机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或将玉米秸秆粉碎青贮。我省采用该种模式进行收获的面积为500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1%。此种收获模式重要分布在我省商丘市、焦作市、许昌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开封市、郑州市。使用的机具以互换割台为主。此种模式的技术路线图如图7: 人工剥皮 人工或机械脱粒机械摘穗 果穗升运 集箱秸秆还田 机械耕翻 播种下茬作物图19玉米机械化收获模式技术线路图三、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