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88544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沟通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患沟通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患沟通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患沟通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沟通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沟通制度一、医患沟通的时间就诊时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病情作出初步印象,并征求患者的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 疗措施的理解。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手册及门诊日志上。入院时沟通:病房接诊医师在患者入院时,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 检查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在入院后2小时内及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病情告知及 诊疗措施的沟通。入院后沟通: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2天内必须与患者或家属再次进行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诊断、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住院期间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随时沟通;有创检查及有创治疗 前的沟通;

2、变更治疗方案时的沟通;贵重药品及医保目录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使 用前的沟通;发生欠费影响患者治疗或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沟通等。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患者在院时的 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二、医患沟通的内容诊疗方案的沟通:(1)现病史、既往史;(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 初步诊断、入院诊断;(5)诊断依据;(6)鉴别诊断;(7)拟行治疗方案,须提 供2种及以上治疗方案,并说明利弊以供选择;(8)初步判断及预后等。诊疗过程的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 施、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

3、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或合并 症、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回答问题,增强 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疾病的信心、。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 是否合并多种疾病等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判定疾病转归及预后。三、沟通方式及地点患者住院期间,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必须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检查目的及 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等情况进 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录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床旁沟通:首次沟通是在首诊医师接诊患者查房结束后,及时将病情、初步 诊断、治疗方案、进一步完善的诊病措施等与患者或家

4、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将沟 通情况记录在首次病程录上。护士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 概况和住院须知,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分级沟通:沟通时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由不同级 别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如已经发生或发现存在纠纷的苗头,要重点沟通。对于 普通疾病患者,应由住院医师在查房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 患者,由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护士共同与家属进行沟通;对治疗风险 较大、治疗效果不佳及考虑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由科主任提出,全院会诊后,由 科主任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并将会诊意见及下一步治疗措施向患者或家属说明,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沟通记录中请患者或

5、家属签字确认。在必要时可将患者 病情报医务科,在律师见证下,组织有关人员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并签订医 疗告知书。集中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 长、住院医师、护士等共同召集患者及家属,集中进行沟通,介绍该病发生、发 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出院访视沟通:对已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 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出院后病情的恢复情况,出院后用药、生活方式等情况的康 复指导,延伸关怀服务。四、医患沟通的方法(一)沟通方法: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发生问题苗头的患者,应 立即将其作

6、为重点沟通对象。在交班时将可能发生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 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变换沟通者:如主管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 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治疗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 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应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集体沟通:当下级医师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 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协调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之间要统一认识 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利用人体

7、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增加患者或家 属感官认识。(二)沟通技巧:一个技巧:多听患者或家属说话、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 确解释。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文化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 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 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 受医师的意见。五、沟通记录格式及要求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有详细的记录,沟通记录在查房记录或病程记录后。 内容有时间、地点,参加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姓名,以及实际内容、结果, 在记录的结尾处应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意见并签名,最后由参加沟通的医护人员 签名。每一份病历中必须有1次以上有实质内容的沟通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