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88487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噪音分析与控制黄东方 王变变 胡凯关键词:汽车噪音r 、八、亠1 前言2 汽车噪音的主要类别及危害2.1 汽车噪音的主要类别2.2 汽车噪音的危害3 汽车噪音的产生原因3.1 汽车前期设计汽车设计是一门科学,既要注重美观性,也要注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等因素,因此现阶段的汽车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厂商非常注重的一个领域。 在影响汽车噪音高低的原因层面,前期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 关噪音控制的设计主要是 NVH 设计,将重心放在激励源、传播途径和发射 器这三个方面。在 NVH 层面的设计一般要占到汽车整体研发费用的20%左 右1。不过,在国内,由于汽车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汽车厂商的偷工 减料

2、现象较为严重,自然在NVH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比较大,消费者对这方 面也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也就使得众多汽车在噪音控制层面存在着较为明 显的先天不足。3.2 汽车原材料选材与制造工艺基于 NVH 的设计理念,在进行整个的噪音控制层面,需要对发动机系 统、传动系统、进气系统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控制和整合,注重对每 一个零部件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装配工艺的选择。当前我国的汽车制造 业在自动化水平上是与世界领先水平不相上下的,但是在汽车的选材、装 配工艺层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装配过程中对某一个零部件上 的螺丝到底应该拧紧到什么程度,在现有的汽车生产模式下并没有得到有 效的关注。现阶段对汽车噪音

3、的消除更多的是一种事后的弥补,即通过沥 青、隔音棉等外在的隔音手段和材料来降低传入驾驶者及乘客耳中的噪音 却忽略了从源头层面依托有效的设计以及原材料的选择、装配工艺的革新 等方面,这也使得国内的众多汽车在隔音层面是不太理想的。3.3 驾驶人行驶习惯司机的驾驶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整个汽车噪音水平的高低。 一些驾驶人员喜欢开车时开窗户并且整个的开车速度比较快,这样胎噪以 及风噪就容易进入车内。与此同时,一些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疏于对前方 的观察,导致底盘、发动机、油箱壳被石头或是其他障碍物刮擦。与从同 时,很多驾驶人对车辆疏于保养,对平时出现的一些异响没有给与及时的 关注,时间一长自然汽车的相

4、关零部件长期处于不正常的磨损状态,由此 使得其寿命周期大大缩短,由此也催生了各类异响,自然在噪音层面就比 较大。4 汽车噪音的有效控制4.1 注重汽车的研发与设计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 车由于设计层面的先天优势,在噪音控制层面显然更具优势,这无形中为 我们进行汽车噪音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一是要加强技术研 发,德国、美国、日本三大世界汽车强国,其车企均有着强大的技术研发 实力,它们拥有着众多的专利,这也构筑起了他们在整个行业竞争的优势 当前,噪音控制虽然不像各类高科技以及节能省油那样在车企中得到重视, 但已经有部分车企在这方面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5、因此国内的汽车企业也 应当自觉加强这方面的技术研发,积极探索 NVH 在整个技术研发中的应用 提升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力度;二是通过制造工艺的革新以及生产材料的改 良来降低噪音。除了用沥青、隔音棉等传统隔音材料外,也可以广泛采用 新型材料,如日产公司就研发出了一种叫做“声学元材料”的隔音新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控制空气振动,以限制能够通过它的宽频带噪音的数量,以 此达到隔音的目标2;三是在车身以及车内零部件的设计,除了满足耐用 经济、环保等众多因素外,还应当紧密结合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等相关领 域知识,对相关的结构做进一步的优化设计。4.2 注重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噪音,汽车

6、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也应当注重抓 好整个的质量控制。一是要注重降噪测试,气动系统、传动系统、发动机 系统等汽车子系统的降噪工作既要关注到所在部位的噪音控制,也应当从 整个汽车系统的角度去思考。要注重实施一整套的测试活动,积累相应的 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关注诸如螺丝拧紧数据这样的细节 之处,以此从源头层面就做好噪音的有效控制;二是要注重整个的装配质 量控制,除了对一线员工进行监督检查外,也应当强化对他们的培训,不 断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专业水平;三是在平衡好噪音、成本、 舒适等多重因素后,对各个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生产制造工艺、形状设计 等不断进行优化,以此实现整个噪音水平的有效控制。4.3 针对不同类别的噪声采取针对性的降噪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