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概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609621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制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务员制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务员制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务员制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制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制度概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古论今中国古今文官选拔制度一、 开篇绪论一个国家的兴亡与人事制度的优劣有密切关系,正所谓“上贤者昌,而役贤者亡。”公务员制度是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人事制度,但对中国人来说它却很年青。在探寻它的根源时我们发现,虽然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发源地(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科举制度),但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却是作为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典型模式由西方传入的,因此,要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过程,必须从我国人事制度的变迁历史上寻找其线索,从而把握其发展脉搏。 二、我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科举 1、对科举制度的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方法来选拔人才的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

2、,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经过百年酝酿而最终确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而从历史的一般情况看,一项政治制度能够在一定的社会中得到确立,并能长久的被予以实施贯彻,该制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推动历史的进步性。科举制所产生与实行的年代是我国的封建专制时期,是一个君权至上并逐步强化,“圣旨”即法律的时代,因此科举考试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不合理性。如:“刑家之士,工贾殊类” 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

3、举考试。而在审评选拔的过程中又牵扯诸多的复杂关系和个人主观因素,这也造成了科举制的腐化与弊病,严重破化了“学而优则仕” 的原则。且科举制考试范围限于诗词歌赋,后发展为四书五经、“八股之作”,一直深受正统儒学经典的禁锢,即使应试题目中有“策论” 一项,也难以避免八股成风、死记硬背的普遍现象,正是这一僵化的考试内容最终导致了科举制的衰亡。此外,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的观念居于主导地位,自古便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科举考试自然而然地成为男性缙绅到统治阶级高位的必经之路。 2、各朝各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

4、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墨义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帖经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

5、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策问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诗赋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经义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

6、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3、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 阆中贡院考场 所以,虽然科举制度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

7、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更由于其考试的内容而带动了诗词文化蓬勃发展及学校教育的兴起。但不得不说的是其考试内容,形式过于呆板、单调,与漫染的浓厚政治色彩势必导致其后的僵化与腐化,于是在清末新兴文化渗入的同时,这曾经无比辉煌的科举制度便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虽然在当今社会科举制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对当代公务员制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公务员制度便是要批判地继承科举制度的历史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地自我革新,形成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考试制度,更有利于国家机器的高高效运转和社会体制的逐步完善。三、新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简介: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干部人事制度

8、建设。早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就确定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制定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干部的宗旨,把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作为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形势,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人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同经济制度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漫长过程。 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5年10月15日至1993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

9、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做出各种努力,不断探索和改革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 1984年,中央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因国家机关人员范围过大,故改名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1988年,为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后,国家相继颁布了12个全国性的有关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项法规、规章,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确立。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开

10、始实施。四、古今对比:现代普遍施行各国的公务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源于欧洲,并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与自我完善,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沿用。而公务员制度批判的继承了科举制的历史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表现在:1、两者都是应国家领导阶层要求而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有利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社会秩序的平稳安定,矛盾冲突的缓和,更有利于带动全民的文化价值导向,甚至全民素质的普遍提升。2、科举制与公务员制度的考试形式大体相同,两者都是运用公开考试的形式,给社会大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为国家选拔优

11、秀称职的公职人员,以保证国家机器的平稳高效运转。3、两者都勇于打破贵族豪门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其不拘于仕庶、高寒之别的平民化倾向在所处时代都堪称官选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不容小窥的进步意义。去其糟粕表现在:1、公务员制度于整个考试机制而言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有明确的法律作为执行守则,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这一制度不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更改,更具公平公开公正的特点。2、公务员制度不同于科举制的严重脱离劳动生产,更注重对现世、时事的关注与实践能力的体现。其考试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并且公务员考试根据不同岗位的独特需要制备出不同的专项考试题目

12、,更有利于考察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行政能力,达到“发扬所长,物尽其用”的效果,从这点看公务员制度要明显优于科举制。3、公务员制度产生于思想较为开放、理性的国度,根据岗位的不同按需招纳,较之科举制 中女性及特殊人员不得参考而言,极大地扩大了招考范围。此外,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文人学士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的影响,致使许多人思想僵化,穷极一生追求功名。而公务员制度则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例如:要求35岁以下),且文理并重、专全并举。五、启示: 总之,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利于造就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干、高效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13、。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能从多方面促进廉政建设:1通过开展权利义务、纪律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抵制腐败因素的影响;2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堵塞管理上各种漏洞;3通过考核、回避等制度和公开化管理,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创造廉洁行政的良好环境;4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改善公务员的生活待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抗御腐败的能力。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宪法规定:“人民

14、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制度,由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政府工作人员,从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形成符合政府机关特点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用人与治事更好地结合起来;改革了单靠“推荐”、“领导考察”等“伯乐相马”的传统选拔人才方式,建立起符合与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法规原则的用人环境和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15、,从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 所以,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被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为建立符合国情的公务员制度,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广泛借鉴国外的科学方法,经过了十多年改革实践探索。党的十五大根据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目前,各地各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公务员制度推行的经验基础上,根据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的要求,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做法,研究提出深化和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为完善公务员制度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