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59930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施工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建筑节能工程节能工程的基本规定一、原材料选材控制1、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变更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和设备。2、材料和设备进场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纪录。3、进入施工现场用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均应具有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材料应出具入境商品检验报告,按规定需要在施工现场抽样复检应由监理见证取样。4、现场配制的材料如保温浆料、聚合物砂浆,应按设计要求和实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制。二、施工与控制1、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

2、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定后方可进行施工。3、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三、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1、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其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本工程涉及的建筑节能分项工程有:墙体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2、本工程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应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3、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单独填写验收记录,按照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程序,形成集中、独立

3、的节能工程验收资料,单独组卷,但是对分部工程而言。节能工程的施工要求一、 墙体节能工程1、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要求现场取样复试。2、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3、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4、饰面层施工的基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基层应平整、洁净,含水率应符合饰面层施工的要求。5、外墙保温工程饰面不得渗漏,外部饰面涂料应具有防水功能。6、内部墙体砌筑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于90%、

4、竖直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7、外墙容易出现热桥的部位,按设计要求采取节能保温等隔断热桥措施。8、板材外部采用加强网防止开裂,加强网的铺贴和搭设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砂浆抹压应密实,不得空鼓,加强网不得皱褶、外露。二、屋面节能工程1、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进行复检,复检应有监理现场见证取样。2、屋面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厚度、缝隙填充质量及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的规定。3、板材应粘贴牢固、缝隙严密、平整。4、屋面隔气层位置严格按设计施工,隔气层应完整、严密。三、地面节能工程1、地面采用发泡混

5、凝土进行隔热保温,原材料进场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发泡混凝土应现场留置试块并应对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进行复检,复检应有监理现场见证取样。 2、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各构造层之间粘结应牢固、缝隙应严密。四、采暖节能工程 1、本工程采暖系统采用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设备、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并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2、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符合国家现行

6、有关标准的规定。 3、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地热盘管和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地热盘管的单位散热量、强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等的技术参数进行复检。 4、采暖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散热设备、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6、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热计量装置、水力平衡装置以及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7、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安装后,采暖系统应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温度调控、分栋热计量和分户热量分摊的功能。 8、防潮层和绝热层的做法及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室内温控装置的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开

7、阳光直射和有发热设备处并距地1.4m处的内墙上。 10、热力入口装置中各部件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1、采暖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2、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在采暖期内与热源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联合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采暖房间温度相对于设计计算温度不得低于2,且不高于1。五、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1、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已批准的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定和合同约定内容的要求进行验收。 2、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的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验收时应对荧光灯具和高强度气体

8、放电灯具的效率、镇流器能效值、照明设备谐波含量值的技术性能进行核查,并符合规范规定的限值,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且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 3、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复检,每芯导体的电阻值应符合规范规定。 4、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调试,调试合格后应对低压配电电源质量进行检测。其中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单项220V为+7%、-10%。 5、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 6、在通电试运行中,应测试并记录照明系统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照度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功率密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7、三相照明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平衡,其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宜小于三相复负荷平均值的85%。-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