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59831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篇一: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谢五八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来临,按民间风俗,各地都忙于“接公公奶奶”回 家祀奉。但也有一些人对中元节习俗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或者平时接触这种仪式不多的人,就不知怎么“接”,怎么“送”,怎 么“祭”,怎么写封包。有些人知道我是研究民俗的,于是,每年都 有人跑来问我,或打电话问我,我就我所知道的,一一作答。但这 都是个对个解答,不够大众了解,为了普及,在此作文以答。中国 传统文化中有“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新年,吃 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谷物新熟,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 下元节,食寒食,纪念贤人。太上洞

2、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称:“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 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 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 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赐福天官叫紫微 大帝,赦罪地官叫清虚大帝,解厄水官叫洞阴大帝。又说,这“三元” 又分别是这“三官”的生日。另外,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携老登高, 为敬老日,但不在“三元”之内。一、中元节概说一般地说,认为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 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

3、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 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道教太上三官经又云:“天官赐 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认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中元 节是地官赦罪日,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所以中元日要赦免亡魂的 罪责,普渡孤魂野鬼。这就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有“鬼魂解脱回 家探亲”的文字记载了。其实,农历七月十五日,正值“立秋”时令前 后,所以叫“小秋”时节。此时,已有若干农作物开始成熟,有小量 秋收了,为不忘先人,民间用新米等供奉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 让先祖“尝新”。因此每到七月十五日的“小秋”时节,家家祭祀祖先, 供奉时行礼如仪。这样就形成了中元祭祖的民俗。只是道教产生之 后,把这一民间习俗上

4、升为理论,并加以神化而已,因此中元节的真正起源要远远早于道教产生的东汉,应当是由狩猎社会转化为农 业社会时期。因为中元节有用新成熟的农作物祭奠祖宗这一背景情 节,只有农耕社会才有“新谷祭祖”的物质条件与“祭祖冲动”或“思想 动机”见新思旧见谷思祖的动因。中元节的时间,一般为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六 日,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四日。如湖南中部的梅山地区所属县市就是 七月十四日,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傍晚就要将先祖送走。先祖拿着 后代打发的钱财,先到扬州街上看“竹子戏气然后才回地府。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每年到 七月初(梅山地区是七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接老

5、人回家供奉和 准备给老人烧封包。民间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 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 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 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 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在梅山地区,中元节也不叫 “中元节”或“鬼节”,还是直接就叫“接公公奶奶”或“七月半”。二、怎样接送与祭祀祖先1、接先祖。到了七月初一或初十,在傍晚时分,拿一挂鞭炮,三根 香,一叠蓬松的散钱纸,由家长带领一家老少,在屋前坪里或屋前 路口,烧钱纸,焚香,行鞠躬礼,作揖,恭迎先祖,为首者要说恭 迎先人祷告词,如:“

6、公公,奶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们 全家在此恭迎你们回家,希望你们吃好、玩好,并保佑全家老少健 康平安?”等等。然后鸣炮,一路烧纸钱引先祖回家。2、祭祀先祖。先祖接到家里后,在桌子上摆上荼水、果品、点心等, 侍奉刚进屋的“老客”。以后一日三餐都要侍奉好茶、好酒、好饭菜。 侍奉的茶杯、酒杯、碟子与饭碗的数量,按习俗不同,有些 地方是八个,有的地方是三个(取道德经上“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之意。在这里,三,表示无限多)。用八个的,桌子四方 每方摆二个;用三个的,三个并排摆放在上座位(即所谓的“正位 置”,一般在房门对应的方位)。农村有厅堂的,如果在厅堂的方桌 上敬祖,杯碗碟则摆放在神龛

7、位置(大门所对方位)。祭祀的秩序, 一般是先焚香烧纸,祷告,先祭酒,次祭饭菜,再祭茶。祭祀时在 每个碗上摆一双筷子,然后在每一个碗上用筷子点一下菜,口云: “请公公、奶奶、父母喝酒,吃饭,呷菜。多呷点。”十分钟至半小 时后撤掉饭菜。先拿下碗上的筷子,然后把碗筷移开,边撤筷子时边说:“请放下。”然后换上茶杯。口云:“请公公、奶奶、父母喝 茶。”十分钟后撤掉茶杯,口云:“请放下。”祭祀的茶、酒、饭都不 要太满,茶、酒盛杯子的三分之一,饭盛一勺,就可以了。天天如 斯。先祖吃过后再阳间的人吃,就吃祭过先人的饭菜,据说先人吃 过的东西有保佑作用,活人吃了好。I=J最3、送先祖。送先祖的仪式与接先祖差不多

8、。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 祭过晚饭后,等到傍晚,就开始送公公奶奶了。先摆上水果茶点, 家长进行祷告:“今天是中元日,是公公奶奶在阳间的最后一天,今 天晚上你们就要打转了,我们打发你们一些金银财宝,你们拿到阴 家去用。包袱上都写了名讳,各自莫拿错了。公公奶奶要保佑子孙 内外发达,全家身强体健,官运亨通,财源滚滚,无灾无难。小孩 子好养好带,老年人无病无痛,读书的考上重点大学,当官的连升 三级,经商办企业的早成亿万富翁??”然后烧纸焚香,家长拿着燃烧 着的纸 钱在前面引路,其他人拿着鞭炮、香烛、封包、引火助燃用的稻草 在后,从家里鱼贯而出,到达屋前的路口停下来(引路的纸钱不能 熄灭,一叠快烧完了再点

9、燃一叠,次第向前引),先铺上稻草,再 把装有纸钱、元宝、衣物的包袱放在稻草上,在旁边插上香烛,然 后点燃香烛、稻草、包袱,作揖、鞠躬。并祈祷、告别:“公公奶奶, 父亲母亲,中元节就要结束了,你们又要回到地府去,我们尽管舍 不得,但没有办法,只有多打发你们一点钱物,你们在阴家好受用。 现在时间尚早,你们先到扬州街上看了戏再回去。明年中元节再 会。”还有一些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体己话都可以告白,诚如活着 时告别一样。三、怎样写包袱在中元节期间,要为先人准确一些金钱财物,如金条、元宝、冥钱、 钞票、衣帽、鞋袜、日用品管。现在还有美元、欧元、英镑、人民 币、汽车、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物品,阴家也与时

10、俱进了。这 些东要用用包袱包起来,便于携带与邮寄。有的用笼箱装起来,显 得更客气。包袱或笼箱的封面就要写上姓名地址、物品名称、数量 等,便于投递与收执。但是现代人对这种老格式比较陌生,不会写。 现在市面上有现成的包袱买,印上了格式,但一些人还是不会填空。下面介绍包袱的写法。【篇二:3婴儿的出生时间禁忌】婴儿的出生时间禁忌你身边有没有属羊的人?他们是不是很避讳说出自己的属相?有没 有注意到在某几个特定的月份,年份,婴孩的出生率比其他时间的 要少?属羊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父母的避讳,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 “生辰八字”是中国特有的能够预示人一生命运福祸平安的信仰习俗。 婴儿自从出生那一刻起,他的“生辰

11、八字”就已经确定了。“生辰八字”,是根据天干地支排列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中国民间认为,人的命运全部决定于出生的那一瞬间,在汉族,人 的“生辰八字”必须记清楚,否则,不仅无法求人算命,不能判断前 途和人生的富贵贫贱,甚至将来长大后谈婚论嫁都会出现困难。在 古代人们的思想还很迷信的时候,人们对“生辰八字”十分重视,不 知道自己“生辰八字”的人就跟现代人没有户口一样。然而一个人的 出生时间是难以自定的,这只是古代人民对出生年月的朴素的观点, 在现代社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时间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不应该还像 以前一样过于看重孩子的出生日期。依照汉族传统习俗,婴儿与父亲同月出生是十分忌讳的。风俗通

12、义上记载:“不养育和父亲同一月出生的孩子,民间俗说这样的孩 子会妨害父亲”。所以如果婴儿的“生辰八字”与父亲的“生辰八字”在 月份上相同是很忌讳的。这种习俗也影响了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例 如白族也必须记住婴儿的“生辰八字”。并且婴儿一出生,就要请算 命先生排“八字”,算本命,如果孩子的“八字”与父母的“八字”正冲 (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 相冲),便很忌讳,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把婴儿暂时送给别人 收养或拜寄给神灵,或在家门附近的大路口上竖立指路碑,用来消 除隐患。在“生辰八字”命相中,生年还忌属羊。据说羊年出生的人会遇到各 种灾难,是活不长的。俗话说:“十羊九

13、不全。”所以旧时很多人也 避讳在羊年怀孕,生孩子,即使出生了,也要请算命先生观命相改 八字。这种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直到现代还是有很多人相 信孩子在羊年出生是不吉利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性的,据 调查,属羊的人和其他属相的人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不管是在个 人身体健康还是以后的事业家庭发展方面都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所 谓的“不全”现象。由此可见,这只是一种盲目的讳忌心理,现在是 不提倡这种观念的,这种观念不仅会对孩子自身产生消极影响,而 且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对孩子的对待,甚至影响到家人对孩子的态度。这种在婴儿出生时就判断其命运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我们应 该合理看待这种观点,不能盲从。旧

14、时,除了五月份出生的孩子“不祥”之外,还有几个日子在民间也 是很忌讳的。其一是正月的初一、十五,其二是七月十五。正月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到来的日子,是民间难得的闲暇热闹日子, 如果婴儿正好在正月里出生,俗以为是婴儿性毒,不让父母安生。 旧时普通人民的农事都很繁重,而正月左右农忙已经结束,人们好 不容易趁过年时放松一下,孩子一出生,父母又要为孩子紧张、忙 碌,其他家人也都要跟着受苦、受累,所以忌讳此时生的孩子,说 是长大妨父母。河南一带有俗语:“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初一是 一年的开始,初一出生的男孩命大,所以过年不能打骂小孩,而这 种孩子预示着将来会不服父母的管教,会妨父母。正月十五,是元 宵灯节

15、,正是人们出门赏灯的时候,女孩这时出生,大人不能出门 赏灯事小,还恐怕女孩生在这个时辰,长大了会成为一个贪玩无教 养的“疯丫头”,克伤父母。旧时就出现过把正月十五出生的女孩抛 弃不要的事情。七月十五日是旧时俗称的“鬼节”,民间有烧纸祭祖的习俗。俗以为 这一天是地狱之门大开,野鬼还阳的日子。这天出生的婴儿,多半 都是孤魂野鬼托着莲花灯转世投胎而来的。北方多有这一天出生的 孩子长大后不好管教,会克害父母的说法。河南林县还有七月十五 日是牛、驴、骡、马生日的说法,这也许是认为这天孤魂野鬼都托生 为牛马了。人们在这一天不但不能役使牲畜,还要善待它们。而民 间,也就因此而忌讳七月十五日出生的人了,也忌讳

16、说别人是这天 生的。只有在骂人时才说:“你是七月十五生的。”民间在婴儿产期方面也有禁忌。人们认为在临近产期的某月份上生 产,可以预示婴儿的生死与否。一般女子都是怀胎十月,正常分娩。 而俗语有“七成八不成”、“七成八败九难育”的说法,就是说婴儿如 果早产,七个月时早产的婴儿能活下来,相反,八个月、九个月早 产的婴儿一般都难以活下来。另外,还有“男怕生前,女怕生后”的 说法,就是说男孩怕不足月生产,女孩怕超月份生产。假如男孩早 产,女孩推迟生产,恐难成活。旧时人们很相信这些说法,据说有 一定的准确性,但是这些说法在现代医学的面前早已站不住脚,不 能轻易相信。【篇三:七月半鬼节各地吃什么】七月半鬼节各地吃什么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 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 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1、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