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59731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x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座落于盂县孙家庄镇西吉村,交通便利,绿树成荫。2、建设规模: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果、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亩。2.1、优质林果蔬菜区果林园:引进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风味的地方果品,繁育适合当实际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鲜果种苗,满足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蔬

2、菜区:主要以反季节特色蔬菜及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引进高产栽培技术,常年生产特色蔬菜。2.2、休闲区规划目标 休闲区根据科学布局,在生态保护前提下,营造休闲避暑、养老休闲、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给人们一个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环境。争取达到建筑、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生态空间。丰富园区景观和当地文化,开展生态保健活动,进行生态多元化发展研究。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五年。4、建设内容:4.1 2011年计划重点修缮基础设施并进行初步的生产销售:(1)修缮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并兴建小规模接待区;(2)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3)种植市场上容易销售的菌类及蔬菜水果;4.2、2012年计划

3、: (1)兴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活动区等与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规划结构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蔬菜采摘区。(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4.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以立体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将大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向市场销售。4.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观光采摘园的基础上,立足水神山植物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采摘

4、园的休闲娱乐的特点,充分利用植物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三、项目概况“水神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依托盂县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发建设阳泉市新型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通过实施“水神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盂县孙家庄镇西吉村将形成全市新农村建设新的示范区,同时以水神山植物园为依托,园

5、区建设在群山脚下,山上林木茂盛,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景区交通便利,阳泉北站位于园区西北方向1公里处,迎宾路、双阳线把景区与市中心连在一起。三、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万元,其中,优质林果花卉区10万元,现代农业区(大棚蔬菜)20万元,特色作物区5万元,生态林休闲区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0万元。四、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通过实施“水神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形成集种植、销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郊型经济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为阳泉市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该项目具有使

6、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水神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一、盂县概况1、地理位置 盂县古名仇犹,历史悠久,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现属阳泉市管辖。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盆地,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度至113.49度,北纬37.57度至38.31度。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63千米。总面积2439平方千米。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本省平定县接壤,西临本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

7、,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2、自然状况盂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全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气候特征: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

8、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3、行政区划总面积2439平方千米。总人口294718人(2007年),县人民政府驻秀水镇。盂县辖8个镇、6个乡: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共有453个行政村。4、农业资源全县共有耕地50.3万亩,占总面积的14%。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梁、小麦、莜麦等,其次是小麦、棉花。盛产核桃、花椒、。经济作物有向日葵、油菜籽等。由于山地面积广,境内生长着300多种野生药材,其中桔梗、柴胡、黄芪为最多。林地面积7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1.4%,天然草地约56万亩,占

9、总面积的15.3%。野生动物有土豹、野猪、狍子、狼等数十种。盂县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1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达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3.2毫米,折成水体为14.2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10.09亿立方米,其中本地河川径流1.44亿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达8.65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为境内最大河流滹沱河,是由定襄的领子底流入该县,横贯县区北部流入河北省。流域面积在县内约1520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入境流量8.65亿立方米。此河包括两条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该河,一条为乌河,年径流为0.326亿立方米,另一条为龙华河,径流量为0.384立方米。滹沱河最

10、大径流为1300立方米/秒,枯水期保持6-7立方米/秒,每日可提取2.5-3个流量,约20-25万吨水。另一条为温河,上游南源于秀水河,发源于南篓乡方山,北源为阴山河,发源于北下庄尖山,南北源汇合与温池,故称温河,流域面积668平方公里,支流为秀水河、招山河、阴山河,属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0.2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89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为1.18亿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资源。5、农业生产 由于地处山区,盂县农业生产历来就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兼种其它经济作物。盂县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县委、县政府贯彻了对内搞活、

11、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县营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显现出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已由自给半自给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二、孙家庄镇概况1、基本概况家庄镇位于阳泉市盂县东部,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100亩,其中粮田面积26913.6亩,全镇共有38个自然村,设3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5万人。全镇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北部蕴藏着大量的铁矿石、石灰石、铝矾土,中部、南部主要以煤炭为主,同时北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盂县的四大经济强

12、镇之一。 2、资源状况盂县矿藏资源种类繁多 ,主要有煤、铁、铜、铀、磷、铝矾土 、石棉、水晶、云母、长石、硅石、大理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等二十余种。其中尤以煤、铁储量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目前该县主要工业有采煤、炼焦、电力、化肥、水泥、机械、纺织、铸造、陶瓷、耐火材料等。全镇现有镇办煤炭企业4个,年产优质原煤60万吨,地面企业63个,著名的民营企业有:山西乌玉光阳耐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市东兴实业有限公司、盂县新昌精铸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耐火砖、硅砖、高铝砖、耐酸砖、吉天利牌蓄电池、金属镁还原罐等系列产品20余种,出口韩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多个国家。 3、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

13、思路:认真实施规划建设项目,强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招商引资,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以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为着力点,引进规模经营业主,促进土地、林地、宅基地合理流转,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目标:孙家庄镇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定信心、赶超发展,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盂县新东区、晋东“明星特色镇”而努力奋斗。5、形象定位绿色食品基地、宜居胜地。为此,通过实施“水神山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生态观光农

14、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15、世纪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某某区某某镇某某山丰富的森林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则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1)市场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市场上。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休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