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59624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练习北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耒:即“耒耜(s)”,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1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兔走触株古义:(_)今义:(_)而身为宋国笑古义:(_) 今义:(_)2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2. 阅读理解。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

2、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他却“_”,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3. 阅读理解。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

3、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蝉:知了。荆:楚国。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旦:早晨。子:你。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延颈:伸长头颈。务欲:一心想要。前利:眼前的利益。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谏:_ 三旦:_ 善哉:_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_3根据文言

4、文的内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人_蝉4关系图讲述的就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成语中与它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亡羊补牢,为时未晚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画蛇添足,多此一举D.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文中“少孺子”的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_4. 阅读并答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_)(3)虽与之俱学

5、,弗若之矣。(_)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的道理。5.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给下列汉字注音。衔(_)堙(_)溺(_)2“少女”在文中的意思是_,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_。3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6.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6、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朗读时的语意停顿。(1)日 初 出 大 如 车 盖(标一处)(2)此 不 为 近 者 热 而 远 者 凉 乎(标两处)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孔子问其故(故:_)(2)日始出时去人近(去:_)(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_)(4)孔子不能决也(决:_)3请把下面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原文:孰为汝多知乎?译文:_4阅读一篇文章,是

7、可以从多种角度得到启示而有所感悟的。请说说你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任选一个角度)_7. 文言文阅读。盲人过桥有盲子过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道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之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选自应谐录(注释)涸(h):水干。楯(shn): 栏杆上的横木。自分:自己分析、自己估计。第:只管。哂(shn): 嘲笑。蚤:通“早”。沈:通“沉”,沉溺,拘泥。省:省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 道者告曰:毋怖 毋:_ (

8、2)第放下,即实地也 即:_(3) 握循长号号:_ (4)何久自苦耶 苦:_(5) 夫大道之甚夷夷:_ (6)执一隅以自矜严者 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道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_(2)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_(3)夫大道之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_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9、”不可改也。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数:计算B.一日曝书画曝暴露C.今乃掉尾而斗掉:摇动D.处士笑而然之然之:认为他说得对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有一牧童见之锤子期听之B.常以自随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C.处士笑而然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句子的理解。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_9.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10、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你还知道出自这本书的一个故事:_。2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去:_ 及:_汤:_孰:_ 决:_知:_3翻译下列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0. 读管宁割席,完成练习。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注释)捉:拿起来,举起,握。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废书:放下书。废:停止。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1翻译下面的句子。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_2本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1)_(2)_3从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 )的人。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B.爱恨分明、勤学好问11.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将至,思( )而射之。虽与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 )弗若与?曰:非然也。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2解释加点的字。弈:_惟:_弗:_为:_3学弈选自_,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