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940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总论11.1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21.3 结论与建议3第2章 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42.1 项目由来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2项目建设条件72.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32.4 制约因素16第3章 项目建设目标与总体设计173.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73.2 发展目标173.3 项目方案总体设计18第4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外部配套建设条件204.1 自然条件204.2 人文环境条件214.3 其它建设条件21第5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235.1 基础设施建设235.2 生态保护建设325.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34第6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376.1 环境保护

2、的指导思想376.2 生态资源和旅游环境资源的综合保护376.3 项目实施期间的环保措施386.4 项目建成后的环保措施396.5 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39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17.1 投资估算依据417.2 投资参数确定417.3 投资估算417.4 资金筹措41第8章 效益分析428.1 社会效益428.2 生态效益438.3 经济效益448.4 风险评估44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469.1 项目实施进度469.2 建设期间项目组织管理469.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47第10章 招标方案4810.1 招投标组织4810.2 招投标依据4810.3 招投标范围4810.4

3、招标方式4910.5 招标、评标程序49第11章 结论50附表附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附表2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图附图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 建设项目布局图3第1章 总论1.1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人民政府1.1.4 建设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马套村南石洋沟1.1.5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和人文遗址修复工程。1.1.5.1 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交通系统:包括新修马套村口到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入口的1.1公里长水泥

4、混凝土路(6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水泥混凝土主干道路5.2公里(3.5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石板路支干道10.3公里(2米宽)。道路绿化1362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0600平方米。(2)其它旅游配套设施: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牌楼1座及中英文对照安全提示牌和景点提示牌100块;游客休息亭/商亭8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规划服务管理设施中心3000平方米。(3)给排水系统:根据保护区内用水量及用水点布局,在保护区入口处打机井1眼。保护区内采用枝状管网布置给水管道共17900米。排水管道1000米。在入口处建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天的埋地污水处理站一座。 (4)电气工程:设3台箱式变电站(160kV

5、A、50 kVA和30kVA)为保护区供电,埋地电缆共5650米。(5)环卫工程:修建环保型生态厕所5座、建果皮垃圾箱90个,并配置一辆垃圾收集车和一个容积为6立方米的密闭式垃圾箱。1.5.1.2 生态保护建设以美化和改善保护区旅游环境为出发点,在保护区两侧的山地上实施植树造林和生态林绿化工程1000亩,建森林防火瞭望塔1座。1.5.1.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复古长城及栈道4000米,重建明代梳妆楼一座。1.1.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20.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96.08万元、预备费为130.84万元。资金来源计划为:政府扶

6、持资金219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49.59万元。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2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3 门头沟区“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4 北京市门头沟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5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6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暂行规定(京发改20042423号);7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9 项目单位与咨询单位关于编写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1.3 结论与建议本项目根据

7、北京市及门头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结合雁翅镇经济发展、旅游业资源状况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确定了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和实施进度等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本项目实施的风险较小,可行性程度较高,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尽快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和抓紧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第2章 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2.1 项目由来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北京山区关闭了“小煤窑”,“小矿山”、“小水泥”等企业1000余家,涉及到7

8、个山区区县的38个乡镇、360个村产业结构的调整,3.5万山区农民的转岗就业。门头沟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其煤矿的储藏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京西煤矿具有“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特点,煤炭开采操作不慎将导致事故频发。另外,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西部地区确定为“生态带”,承担着北京城市生态屏障的功能,而大量开采煤矿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矿山裸露、生态破坏等状况极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从煤炭业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和发展趋势看,加快本市煤炭工业的调整势在必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2008年前煤炭开采业要全部退出北京市,门头沟区关闭煤矿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煤矿关闭整顿工作

9、是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大量的、本地的、长期以煤炭开采或者相关运输服务业为谋生手段的农民出路问题。关闭煤矿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是煤矿关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煤炭替代产业,探索一条走出山区、发展山区的新路,为当地百姓寻求新的致富出路,已经成为门头沟区政府、特别是西部山区各镇政府的一大任务。结合区政府对雁翅镇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当地政府通过养山护林、民俗旅游、核桃、杏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多种渠道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通过对当地的资源状况、旅游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山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镇政府认为,雁翅地区山多地少,耕地又多是坡旱地,靠传统的粮食生产致富没有希望,通过市场

10、分析,及时确定了以休闲旅游和特色林果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本项目正是在雁翅镇镇域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南石洋沟的天然生态资源现状而提出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本项目建设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发展要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西部北部山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在产业布局及第一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提出: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依托山林资源和地形特点,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和林果种植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南石

11、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门头沟区西部山区南石洋沟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保护山区生态屏障产生过积极影响,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的要求。2.2.2 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的需要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42006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北京市发展实际看,全市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郊区、在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是郊区农业的重要功能。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和稳定收入,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空中楼阁。

12、长期以来,雁翅镇的煤、砂运输和餐饮服务业一直是当地居民和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其营业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随着清水、斋堂地区及本镇非煤矿山的关闭,本镇原来在清水、斋堂地区煤矿经营煤炭运输的300多辆运输车辆基本停运,以参加矿业开采为主要生计的280多劳力没有了就业门路,109国道两侧餐饮、旅店生意萧条,全镇600多劳力就业困难,直接或间接减少收入8000多万元。雁翅镇煤炭运输业的退出,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要使农民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尚需时日。对山区农民来说,旅游休闲产业是见效快、收益好的好项目。项目建设有利于雁翅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联的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将

13、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本项目相关产业上来,这对就地消化富余劳动力、体构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了雁翅镇旅游产业链,丰富了旅游项目,有利于雁翅镇旅游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2.2.3 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雁翅镇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旅游产业要素更加健全,产业基础稳固提升,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中国已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建设不仅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符合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构建北京市“远郊山地

14、文化及自然观光度假旅游圈”,在雁翅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林果业等支柱产业,其功能定位之一为面向周边市场的常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到2010年形成现代化城镇的基本框架,建成现代化首都的旅游风景胜地。因此,发展人文和自然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是雁翅镇绿色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2.4 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占人口总量60%左右的农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利益远比城市居民少。同时,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还要支付沉重的教育、医疗卫生

15、和社会保障等费用。60%的人口被排斥在经济增长之外而很少享受经济增长产生的利益,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经济要想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缩小日益加大的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根据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环境,这样才可以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本项目以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探索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从而在更广的意义上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2项目建设条件2.2.1项目区概况2.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