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9357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素养研讨课方案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山口中心总校 公民素养研讨课活动总结 自课题组成立以来,我们经过了开题、论证、培训等相关活动后,课题组的成员们认真研读了公民素养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课题开展的步骤及意义。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尝试之后,为深化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2014年11月19,学校举行了公民素养研讨课活动。相关教师及全体品德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研讨课与以往的课型不同,是全新的课程。要求所选课题必须要能体现公民素养学科与其他学课的不同之处 。翟素芬老师在教学中安排了“课前小调查,感受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实话实说,金点子行动,参与活动延伸”四个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课

2、上,学生畅所欲言,活动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活动有序。课堂评比结束后,我们紧跟着进行了评比课的研讨,上课教师及时做了了反思,总结,并找到自己课堂的改进方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课题研讨主题活动,并不断在教学中实践、摸索,总结经验,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 天山口中心总校德育处 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研讨记录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 “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研讨记录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研讨时间:2011年11月15日研讨地点:教室研讨参加人员:谷立、宋新惠、张封、段明丽、闫

3、杰主持人:谷立记录人:张封研讨内容:如何研究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的案例研讨过程:研讨过程:谷立: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 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或针对性不强,或目的、要求不明确,使得通过活动熏陶情感、发展品德、培养价值判断力的目标不能很好达成。在教学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时,我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教室是我们的家,老师和小朋友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天放学时,我都要到教室来转转,看看桌椅是否摆整齐,看看地面是否干净,看看门窗是否关好,这些事情全做好了,我才能安心、高兴地离开教室。小朋友

4、们,你是怎样对待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呢?”在此导语中,我以自己的感情体验为基础,以情激情,自然地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更是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倾听,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张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是从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脱节严重的现象还很严重,导致了我们的德育常常处于晓之以理的简单认知状态,而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德育模式下,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品质的

5、惰化与道德的伪化。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既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又不会事与愿违呢?爱惜劳动果实,我先让几位小朋友分别戴上“铅笔”、“米饭”、“衣服”等头饰,边表演边唱儿歌(如“我是一支新铅笔,长长芯儿花花衣,不爱护我的小园园,把我摔得铅芯断。”)。同学们,你瞧他们多伤心,这是为什么呢?接着让学生观看录像,内容是小朋友平时不爱惜劳动果实的镜头,这时许多小朋友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于是借机引发思维:为什么这些行为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呢?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粮食、衣服的生产过程,使小朋友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这里教师用角色换位体验法,从头到尾没讲一句要同学爱惜劳动果实的话,但学生却

6、通过自身的体验明确了该怎么做。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次有趣味的活动体验,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对后续学习产生期待。段明莉:从教材图文并茂的亲切画面中,我们不难了解到:课程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书中那几幅图片,更多的是让他们了解生活,走进生活实际,图片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只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教学快乐的冬天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对天气温度变化作一系列记录。同时带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各种花草树木、人类动物的活动情况,发现冬天的特征,积累冬天的知识。

7、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表一下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寻找冬爷爷”的活动体会,同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不解问题。比如:冬天里有的树木落叶了,有的却仍郁郁葱葱?有的花草枯萎了,而腊梅、水仙却依然竞相开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冬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孩子的结论五花八门的,但作为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能否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况且在之前观察记录的时间里,已经培养了的学习科学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足够让他们受用一辈子了。宋新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

8、。”在教学和小树一起长大时,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畅想春天,引申学生认识3月12日是植树节,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树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树木“带给人们新鲜的空气”,“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小鸟安家”,“美化绿化我们的环境”等。在学生明白了树木的好处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植树,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开始培土、有的浇水,一棵棵小树在他们的小手下栽种了,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不能在树上刻字,不能乱摘花,践踏花草”。这种教学空间的延伸,无疑给学生注入了活力,使

9、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身边的事与物,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闫杰: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中介。这就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学今天我当家这一单元时,教师假若是单纯地讲解买卖、用餐、待客接物的要领,定有不少学生仍然达不到要求。那怎样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呢?教师可以组织“我来当评委”、“家务大检阅”等等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来达到目的。因为展示活动是最令儿童兴奋的,准备训练的过程特别能给学生以美好的体验,它能使每个儿童都能积极参与到,不论

10、能力的大小,都有事可做。若教师在活动前能先布置一下教室,用音乐渲染一下现场气氛,用语言不断给以信心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会大大增强。全组研讨后达成以下共识:1.开放课堂空间,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2.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3.在活动中组织教学,体验学习的快乐。4.用活教材资源,开展活动式课堂教学。天山口中心总校公民素养教育研讨课方案一、活动目的开展公民养成教育主要以课题引领和主题活动等公民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课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与感悟中,拓展公民知识,强化公民意识,涵养公民素养,提高公民技能力求思想上对公民素养学科在教学改革中积极尝试对不同课型的课堂结构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二

11、、活动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力求三维目标制定的准确、详实、可操作,落实在教学各环节中,扎实有效。2.研究问题要结合学生实际、 教学环节要符合公民素养课标准。3.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激情、学生会独立思考、会观察发现、会概括表述、能相互质疑释疑,体现良好的学风和习惯。4.评价要围绕研究主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展开。三、活动安排1时间:2009年11月19日2地点: 四年二班3活动参加对象:课题小组组成员、1-6年级思品教师四、具体安排:时间执教者教学内容课型年级第五节翟素芬 发现身边的问题公共“研究、讨论” 四年级五、注意事项:1、请上课教师课堂展示、研讨结束后,将教案、课件、 等相关资料的电子稿上传德育处。2、请其他品德学科教师一并参加教研活动并写好评课记录。天山口中心总校德育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