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534803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 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 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 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 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 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 名词解释1.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写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 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2 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3 道德情感 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 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4 道德认识 “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 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 是品德的基础5 道德行为 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

2、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冬季的手段,它是对人的品德作评价的客观依据。6 道德意志 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苦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其 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在一定得道德情境中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衡权作用 去解决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一种力量。7 道尔顿制 教师不在各科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 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驾驶汇报 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8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

3、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9 服务功能 指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吧教育的发展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 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10 个体发展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题的身心发展。11 个体社会化 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2 巩固性原则 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 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13 广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

4、程。14 核心影响 “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室小组连续教学 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精密结合。15 花盆效应花盆是个半人工般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 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其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 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浪,难获得社会成就。16 活动课程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 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17 讲授法 “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传授

5、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18 角色 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 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入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 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19 教师的人际知觉 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20 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 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 称为分正式交往。21 教学策略 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 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为程序等内容。22 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

6、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 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材料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有了教 学大纲就能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23 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 握只是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24 教学计划 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 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活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25 教学目标的叙写 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到什么,其行 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

7、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 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26 教学组织形式 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性不 是固定不变的东西。27 教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展预期变化的活动。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28 教育目标 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29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作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30 教育学 研究教育事

8、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1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人的总体的关系。32 课程 就是课堂教学,课外组恶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组 恶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3 课程教学 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的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34 课程结构 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问题。35 课堂气氛 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价值以及 每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教师行为决定课堂气氛,而这气氛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 间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36 理论联系

9、实际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37 敏感性 一个人对他人及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38 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或怕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只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9 人际环境 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40 融合课程 “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科学组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科学内 容融合为一门学科。41 社区

10、 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42 社区文化 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的 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价值观念,它有力 的约束着社区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和人的发展方向有潜在的影响。43 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 积极向上。44 素质教育 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 创造的过程。45 同伴影响 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

11、此间 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的教师的影响。46 物质环境 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47 显性课程 “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现实一定得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 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48 现代教学技术 是指教学中使用的传递信息的媒体和进行教学的技术手段,它的作用是促进教学过程的 优化和个别化,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49 现代人的人格特征 具有理智和情感和谐发展的心理机制,高度创造力的活动效能以及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 伦理内容。50 相关课程 “联络课程”,有具有科技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 各相邻学科既保持原有学科

12、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确定了相关科目的科际联系点,使 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51 校风 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52 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其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育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 哥们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离地安排他们教学次序,教学时数 和期限。53 学生教育方法 是在教育原则知道下运用教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星湖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54 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

13、渐形成独立学习的 技能。55 循序渐进的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只 是,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6 义务教育 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 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57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 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58 隐形课程 即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 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59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一边充分发昏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 巨大作用。60 真诚 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61 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体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 势。62 教育事实 1、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 管一侧的各种概念;2、是正在从事这的教育实践。63 教育问题 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由教育工作者一轮、评说要求回答、解释并解决的矛盾及 疑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