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88891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卡夫卡笔下的空间以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为例论文导读::卡夫卡作品中的空间意象简述。学界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中的空间。论文关键词:卡夫卡,空间,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福柯“异托邦”20世纪末,学界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学者们开始刮目相待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空间对人类的规训和支配作用典型地体现在小说家卡夫卡的创作中。如果我们将卡夫卡的小说放在20世纪空间经验的大背景上来考察,就会发现他与其同时代的一些现代主义作家有不同之处。普鲁斯特着眼的是时间感觉,而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们的自我认同则建立在空间感和空间意识的

2、基础之上。主人公只有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一、卡夫卡作品中的空间意象简述空间意识构成了卡夫卡小说的典型特征。在卡夫卡小说中,空间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其本身也是主人公存在状态的象征。对于卡夫卡而言,空间是哲学思考的精神图示,同时也涵纳着无限拓展的想象空间和随机叙事的自由结构。对于阅读者而言,空间是体认卡夫卡的方式,也是体验世界的途径。卡夫卡的空间意识为当代读者认识20世纪小说叙事的美学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一)封闭的私密空间从现象学角度来看,空间绝不仅是人类生存的背景,而是生存本身。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文学艺术论文,空间明显体现出了与人类生存紧密相关的特征:疏

3、远的、私密的、安全的等等。地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格里高尔的死,既不是由于家人的冷漠,也不是由于他父亲掷出的一个苹果,而是由于他无法在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保持平衡而产生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也正是属于流放者、边缘人的焦虑。(二)过渡空间门的意象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房间的门隔开了两个世界: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儿子的世界和父亲的世界。这里门具有双重的象征,它既是可以进入的,又是不可进入的发表论文。门的空间特征就在于它的无定点性,界于内与外、彼与此之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夹缝状态。(三)不可超越的空间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使者的处境与城堡中K的处境非常相似。他们都承担了一个“不可能的使命”,就是以渺小的个人

4、、有限的个体去体验无限的空间,他们的目标永远无法达到,而且只能永远在途中,满怀希望而又绝望地生存着。对于像卡夫卡这样具有强烈宗教信念的作家来说,正是对不可企及性的空间的追求,才体现了人类超越性精神的伟大。二、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中的空间(一)失踪者失踪者是弗兰茨卡夫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是他却没有给这篇小说结尾。在这部小说里,卡夫卡表现的是尘世生活:从来没有去过美国,但是对美国充满向往的弗兰茨卡夫卡,虚构了一个叫卡尔罗斯曼的年轻人,16岁的罗斯曼被父母亲送往美国,从此,就开始了他非常荒诞不经的旅行遭遇。最后,卡尔罗斯曼终于在一所剧场被收留,小说就在这里戛然而止。罗斯曼无依无靠,他的孤独感和在陌生

5、大陆的恐惧寂寞感,贯穿着始终。因此,可以把这部小说当作是人对世间的基本感受:陌生而敌意的一切包围着我们每一个人,到处都是陷阱和料想不到的事情纠缠着我们,使我们在世界上找不到前行的道路。因此,我觉得在经历了无尽的折磨之后文学艺术论文,卡夫卡也没有必要再往下写了,主人公将在他受尽折磨的道路上永远地走下去。卡夫卡停下笔,使小说成为了向狄更斯那伟大的现实主义致意的绝妙的反动:一部寓言化的抽象小说。(二)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的解读卡夫卡就在一战爆发后的不几天以飞快的速度写下了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即失踪者的最后一章),寓言式地宣告了曾在欧洲大陆冒险游荡了几百年的“唐吉诃德们”(卡尔罗斯曼)开始在“美国”进

6、入无名状态。在这部长篇小说里,卡尔罗斯曼以全名在新大陆,在俄克拉荷马的露天剧场,经历着新生。“卡尔在街角看见一张海报,标题是:克莱顿的赛马场上,今天从早上六点到午夜,俄克拉荷马的露天剧院招聘人才!我们谁都欢迎!谁想成为艺术家,快来报名吧!我们剧院什么样的人都需要,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动身来克莱顿吧!”这张海报的读者是卡尔罗斯曼,卡夫卡长篇小说主人公K的第三个化身他比前两个幸运,在这个露天剧场,好运气等着他。这个剧场是真正的赛马场,这个赛马场同时也是剧场,这是个谜,但这个谜却与神秘毫无关联,可与心理单纯、头脑简单的罗斯曼却很协调。俄克拉荷马的露天戏剧绝对是来自中国戏剧,因为中国戏剧是动作型的。这

7、种露天戏剧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情节化解到动作中,甚至还可以这样认为,将卡夫卡的一部分小散文及故事搬到俄克拉荷马的露天剧场上,效果才完全显出来了。(三)人生如戏本雅明认为,“无望”可以使卡夫卡笔下的人物获得一种“美丽”,卡夫卡的“美”也可以来自“绝望”,但是要强调的是,“美”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解脱。卡夫卡的世界是以世界为舞台的一出戏。在他看来,人类从来就是在演戏。它具体的典型表现为:每个人都被聘为俄克拉荷马的露天剧场的演员,录用他们的标准时什么,这是个难解之谜。人们首先会想到他们适合演什么,但在这里看来无关紧要的。换句话说:对求职者根本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演自己就行了。这些人以各自的角色文学艺术

8、论文,在露天剧场混饭吃,就像皮兰德娄笔下的六个人在找一位作家。对于卡夫卡和皮兰德娄,这个场所就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这可能意味着解脱。对于卡夫卡来说每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出戏。这出戏以世界为舞台,以天空作布景。在俄克拉荷马的乡村典礼中,卡夫卡的这部长篇小说落下了帷幕。对于俄克拉荷马剧团的成员们,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却是他们先前的生活。因此,这就是露天剧场的“天然”所在,它的演员们得到了解脱发表论文。 解脱并非对生存的奖赏,正如卡夫卡所说,如果一个人“自己的额头挡住了自己的路”,那么解脱就是他最终的逃避。也就是说,卡夫卡本人是没有希望的,解脱也不过是“逃避”而已,逃避开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

9、。三、福柯的“异托邦”与卡夫卡的作品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1976年发表的题为其他空间演讲中说,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与时间的关系更甚。他指出19世纪的着魔是时间,20世纪的着魔则是空间。福柯在他的另外的空间中,这样评述巴士拉的空间观:“现象学者的描述教导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承载着质量的空间中,这个空间或许充满了幻象。我们第一次感知的空间、梦想的空间、激情的空间它们都包含着内部质量。”福柯这里所说的,与其说是人对空间的内心感知,不如说是现代人充满危机感的空间体验,因为现在的焦虑从根本上说是与空间相关的。卡夫卡的作品形象地告诉我们,这种焦虑是生存焦虑,因为人在失去空间的同时失去

10、的正是他自身。福柯在另外的空间中对此有一个注解,即他发明了一个与“乌托邦”不同的新词“异托邦”。乌托邦是一个在世界上并不真实存在的地方,而“异托邦”是实际存在的,它被说成是一个空间的关系网。为了说明什么是“异托邦”,福柯先从什么是乌托邦入手:乌托邦是并不真实在场,没有真实位置的场所。但是,在一切文化或文明中,有一些真实而有效的场所却是非场所的,或者说文学艺术论文,是在真实场所中被有效实现了的乌托邦,福柯称之为“异托邦”。“异托邦”的概念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即我们似乎熟悉的日常空间是可以做间隔划分的,就是说,存在着不同的“异域”,一个又一个别的场合。在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的结尾卡尔罗斯曼踏上了火车

11、,开始了“他在美国从没未这样的无忧无虑的旅行”便是这一理论的最好阐释。昆德拉说,卡夫卡把他的第一本小说(即失踪者)的背景放在一个他从未涉足的大陆,是为了“表明一个清楚的意向:不搞现实主义;或者更应该说:不搞什么认真。”在失踪者中,卡夫卡选择了“一条表面看来似乎轻浮的根据文学而来的文学之路”,因为“它为卡夫卡的想象提供了他所需要的全部自由(夸张的自由,荒谬的自由,游戏式发明的自由)。”然而卡夫卡笔下的这种“自由”却是与空间不可分割的。注释: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7.奥弗兰茨卡夫卡,叶廷芳.失踪者(卡夫卡全集第2卷)M.张荣昌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6.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君,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356.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君,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375.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君,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360.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M.孟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0.参考文献:1张天佑.专制文化的寓言:鲁迅、卡夫卡解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