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78769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格达奇区教师进修学校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张铁内容简介:从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关键词和假说、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成果预设、保障措施等十个方面对课题的设计进行了论述。2012/4/243目录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2三、国内外相关研究21.关于教育生态学22.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33.关于教师教学技能34.关于课例研修4四、关键词和假说51.关键词52.假说7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71.“最近发展区”理论72.“默会知识”理论73.成人学习理论8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5.“团体动力学”理论

2、96.“同伴研修”理念97.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10六、研究内容10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11.调查法112.观察法113.文献分析法124.田野研究(field work)125.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126.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12八、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131.开题阶段(2012.32012.8)132.实施阶段(2012.92014.8)133.结题阶段(2014.92015.7)14九、课题研究的成果预设14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141.组织保障142.制度保障143.人员保障154.时间保障155.财力保障15附录

3、:1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16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4加格达奇区教师教学能力分类及标准(试行)28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加格达格区教师进修学校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十二五”期间,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号召,按照地区行署“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新林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申报了课题基于生态观下区域教育的实践研究,被全国规划办批准立项为国家级一般课题,编号为FHB110017。按照地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承担了其子课题区域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与机制研究”

4、专题的部分任务,为此,我校确立了课题以课例研修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模式研究。之所以确立这项课题,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首先,总课题的研究任务决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地区教育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致力于构建“大兴安岭教育生态圈”,重点解决“软实力跟不上硬环境建设”、“区域教育体系的生态文化建构、传承大兴安岭精神”、“区域性的教育和教学主张可行性的延续性”三大问题。“大兴安岭教育生态圈”的建设和三大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很多因素,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当前班级授课制为学校主要教学制度的环境下,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准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5、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应该是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内容。其次,进修学校的职能决定本课题的研究形式。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职能是“研究、培训、指导、服务”,进修学校的工作只有和各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各中小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地,将培训工作重心下移到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培训的效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课例研修正是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

6、学研究和培训提高活动,它不仅和教师的日常工作结合紧密,也是教研部门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以此为课题研究的载体,凸显了科研的导向作用,也是“研培一体”思想的具体实践。第三,“以教师专业能力训练与培养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决定课题的研究内容。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开展了一次以“教师专业能力训练与培养”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活动历时一年,从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学习指导、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全区教师提出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这次活动对加区各校的教师促动很大。但是由于此次活动时间有限,各校形成的经验没有得到理论提升和再次验证,尚不适宜推广。本项课题的研究正是活动经验的补充、完善、提升与推广。二、课

7、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改善课堂生态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引导师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与此同时,从不同学科的研修过程当中提炼研培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经验,总结规律,形成研培一体模式,为今后的研培工作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构建和谐的生态研培系统。本项课题的研究,不追求在理论层面有新的突破,而是注重研究的应用价值,旨在改善全区各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建立师生学习生态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课例研修的形式,加强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构建稳定健康、自然和谐、整体发展的区域教育生态系统。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8、1.关于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学科,它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这一科学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来

9、的,并在此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目前,国际上对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在探讨和逐步形成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分岐。L克雷明等人认为应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台湾学者方炳林在他所撰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中则提出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的体系。中国学者吴鼎福、诸文蔚所撰教育生态学一书则认为,应把上述两种体系统一起来,从教育和周围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以教育系统为主轴,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以教育的生态系统为横断面,然后扩展开去,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从而集中地阐述其原理,揭示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互动百科:教育生态学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