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77528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摘要: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防控经济、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多角度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以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华尔街风暴;金融安全;对策 2008年的金融风暴引起的全球的经济动荡对中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防控经济、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应从这场“风暴”中发现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金融安全策略,以避免发生类似危机。 一、加强金融监管,形成有效的内控制度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顺利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必然要求。要依法履行

2、监管职责,充实监管力量,转变监管理念,切实把工作重心从审批事务转移到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上来。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家中,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建立了具有很大弹性的经济体系,但是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在美国,金融企业的利润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衍生品的盛宴当中,从而使隐患一步步扩大。这种放松管制的爆发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多重委托代理

3、关系的链条便从根本上断裂了,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中国应加强金融监管,依靠法律武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往往需要综合治理,需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为了适应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现在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信贷风险和建设有效内控制度,加快金融安全方面的立法步伐。成立专门金融安全研究和决策机构,制定金融安全政策和标准。由于金融安全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保障金融安全的工作应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要在对国内外、本外币市场的充分研究分析之后,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金融安全政策,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执行的情况。只有这

4、样,中国的金融安全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1.加强预警监管。金融监管要实现以事后检查为主向以事前预警监督为主的转变,由事后的合规性监管向事前的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转变。要逐步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资格审查,资本充足条件,清偿能力管制,业务活动限制,贷款集中程度限制,管理评价在内的预防性风险管理体系。各地监管机构必须加强对辖区内金融运行和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监控和分析工作,建立完善金融风险报告制度和金融监管档案制度,发现问题或苗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严格把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关,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审查与监管,强

5、化对资本金,从业员工素质,业务范围等的审查与监管,把好金融机构设立的审批关,防止不合格金融机构的产生。 2.突出风险监管重点,扩大金融监管范围。要把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作为风险监管的核心内容,要把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工具,社会金融秩序作为风险监管的重点。在合规性监管方面,我们应加大非现场稽核的力度,以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在风险性监管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不断完善我们的风险监管措施,进行全面监管。如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出来,并且已经比较成熟的风险监管办法,比如考核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准备金政策、内部控制、国际借贷的标准和准则,监控市场风险、利率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交

6、易风险的技术模型等等,我们都要积极研究和借鉴,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实际的金融风险监管制度和办法,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另外,还要建立风险的转移机制,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为金融监管的目的之一是尽可能的控制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 3.完善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调控监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其次,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

7、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再次,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他社会监督的作用。应加强纪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商、财税等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增强金融机构在资金营运、财务管理、业务开展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金融纪律、方针、政策,监督其遵守相关的金融法规。最后,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中有法难依的问题。尽快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8、的法律制度。 为此,我们要积极地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调控监管方式由过去以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迅速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调控为主;在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同时,不断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在搞好国内金融市场监管的同时,努力扩大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性交流和合作。 二、建立竞争性金融市场体系,使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中国金融机构不对内开放,内部治理滞后,在遭遇困境时只能寻找外援,以低价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将近万亿元人民币财富拱手相送。不通过竞争,而是通过国家注资、上市、向外资寻求援助等行政调整,来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是一个重大误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脱离竞争而提高自

9、身效率。金融机构不对内开放已经贻误了制度改革与培养本土金融机构的良机,同时使得资源配置继续向行政主导型靠拢。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企业、银行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还很不适应,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必须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特别是重点解决政府与企业、银行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政府对金融机构拥有绝对管理权,与金融行业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存在着矛盾,这很容易造成信贷资金财政化,出现所谓“政治性贷款”,加上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政府管理职能尚不明确,政府管理行为很不规范,从而增加了金融资产的

10、风险。同时,国有企业久治不活,亏损额较大,支付贷款难度加大,易导致社会信用危机,带来金融风险。为此,首先,我们应该下决心切断政府与银行、企业之间各种非市场关系的“脐带”,加快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从而一方面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促进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其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促进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最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轻依赖银行贷款的程度。只有将政银、政企关系理顺,并将银企关系转为真正的商业合约关系,才能规范各自的行为,真正减少金融风险。 三、发展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找

11、到安全的平衡 最近几年,中国开始引入金融创新的概念。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上的创新。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金融衍生品市场上许多问题得以曝光。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也显现出来,金融创新不能消除风险,只能是管理风险或转嫁风险。金融创新如果超过了一个市场可以转嫁风险的市场容量,就是创造系统风险,创造市场风险,制造金融危机。中国金融创新的步伐不应减缓,但每一步都需要迈得坚实。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推广使用必须避免盲目跟风国外所谓的先进经验:一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以确保其对经济生活是有益的;二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引导以确保其发挥有益的作用;三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以打击对金融产品的不当操作,从

12、而保证其正面作用得以发挥。 四、控制国外热钱流入规模,合理利用外资 随着国际投机热的大量涌入,向中国境内输入巨量流动性,已经使得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断提升的准备金率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周转资金面临高度紧张,中国经济已面临“硬着陆”风险。中国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热钱并已形成对中国金融安全的隐患。利用外资要坚持量力而行,要和外汇收入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超过警戒线;对于能用国内资金办的事,原则上不用外资。外资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严格外资的投向,借入的外资应主要用于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外资的使用要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结合起来,要尽量减少非盈利项目的外资使用。外资的使用还要和调整

13、产品结构结合起来,要尽量增加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从而诱导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要建立健全的“热钱“风险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旦发现出现风险,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要健全外资的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分散,存在多头对外举债,多头对内贷款,多头担保等现象,助长了资金流入的盲目性。要完善外汇使用的决策机制,项目的投入要经过充分周密的论证,这方面要加强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保证项目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五、正视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增强金融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金融行业成为一个特殊的风险性很大的行业。因为现时的金融业进入到一个“交易金融”阶段。在这

14、一阶段上,银行信贷的中介作用相对下降,而股票、债券的地位迅速上升,货币合约交易不断地重新分配着一种货币的现时价值与其远期价值的差价,或两种货币汇率的现价与远期价格。这种状况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将使整个社会的名义财富极大地超过其实际财富,形成所谓的泡沫金融。这时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势必会导致金融风潮,引发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树立金融风险意识。金融风暴的发生极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国家缺乏风险意识的直接后果。因此,我们应认真吸取教训,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利与弊,正确估计中国经济和金融已经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增强金融风险意识。 加强金融安全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金融安全意识。从金

15、融机构内部加强金融安全教育,提高广大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全社会的金融安全教育,增强公众的金融安全意识,为维护区域金融安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金融机构要组织力量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真正摸清不良贷款的性质及分布状况,以法律的手段逐笔落实金融机构与各贷款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并落实信贷人员责任制,对贷款单位的资金流动状况进行监控;根据每笔不良贷款所处的状态,分别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收回能够收回的贷款,对确属暂时不能收回的不良贷款,要落实信贷资产的保全措施。同时要通过加强信贷控制,确保不再发生新的不良贷款。有关金融机构要积极做好与当地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并加强对各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的指导和不良贷款比例的监控。 因此,中国要站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不能仅仅从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的角度寻找促进中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对策,也要注重从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角度保持中国的金融安全。只有在一个社会稳定的安全环境中,中国的金融安全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秀波.越南金融困局的成因及对中国的警示J.新金融,2008,(7):39-41. 2郑徳珵.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与资本市场发展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