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52354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研讨会发言材料:语文教学的点、线、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的点、线、面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里说,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的,都是骗子。今天我尽量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把不懂的问题明白化,不当骗子。就语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一、“点”式教学 1就课教课。不考虑课文之间的联系,不考虑知识点的联系,就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死教,愣教,一课一课的来,一课一课的教,赶着鸭子过河顺大流,忙的不亦乐乎,甚至连喘气的时间也用在了教学上,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学生得到的往往是孤零零的知识,即使你给予的是“珍珠”,可是珍珠多了也拿不过来,其教学效果却往往令人失望,这种黑瞎子掰棒子式的教学,确切地说不是累死的而是

2、笨死的。 2、不研究课标。“标”是什么?“标”是目标,是标杆,是标尺,是指明方向的参照物。而“课标”呢?课标是编辑教材、实施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说“课标”就是航标,是指明灯,是天上的北斗星。根据“课标”可以编出无数种版本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课标”,所以根据“课标”,我们就可以灵活的运用“教材”,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按照知识的体系架构,用教材教,而不是让教材牵着鼻子走,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是冤死在“槽枥”之间而是冤死在“磨道”之间,可悲可叹! 3、孤军奋战。“点”式教学不仅表现在孤零零地知识传授上,还表现在缺乏“合

3、作精神”上,孤军奋战的老师,往往是两耳不闻“师生”事,一心只教“糊涂书”。不跟老师交流,自己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不跟学生交流,有的只是批评指责埋怨“横眉冷对千夫指”。孤军奋战的结果往往是“身心俱孤”,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生活中缺少了阳光和色彩,一个字:苦!二、“线”式教学 1、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站在“课标”的高度,知道整个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每个学段及每册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及每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就会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教学效率才高。前些年有句流行语:“误尽苍生皆语文”,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性摇摆

4、不定,语文老师“胸无成竹”。 2、有清晰的教学流程。“线”式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预习、上课、作业、评价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有一条明晰的路线,知道什么时间让学生预习,什么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作业等等,也就是说,老师对教学的流程很清楚,不是“糊涂一锅,酱子一盆”,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3、有完备的系统思维。注重课文的前后联系,注重单元教学之间的前后联系,注重知识的梳理、总结和归类,能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形成系统思维。这是培养创新型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三、“面”式教学 1、明白“教什么”。叶圣陶说过:认识清楚了

5、,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明白教什么的前提条件是“方向正确”,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是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么教”上,而很少研究“教什么”,正是我们的注意点、重心有了偏差,所以我们的教学往往是费了很大的劲,结果在起点上就出了问题,而我们还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 方向:课标。 教什么:一是核心知识(包括核心知识点、核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二是系统思维。优秀生与学困生

6、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系统思维”,单纯的学一个单元进行检测,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即使有也是差距很小,但是学上几个单元再进行检测,结果会大相径庭,有时学生之间的差距会令人吃惊,为什么?就是优秀生有意或无意间建立了自己的系统思维,他们是用“系统思维”进行学习,他们知道知识的前后联系,能融会贯通的理解问题,而学困生恰恰缺乏的就是“系统思维”。所以用“系统思维”进行教学,这是老师教学的本质之所在,各位老师一定好好研究并切实运用;三是教情感价值。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写过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

7、素的护士杀害;妇人和娃娃被学院和大学的毕业生枪决和烧死。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如下:请你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千万不要以你们的心血造就一帮受过教育的暴君、训练有素的精神失常者、富有学识的艾希曼。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更人道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2、知道“怎么教”。在语言运用的训练中,三点很重要:一是联想与想象;二是比较与对照;三是模仿与创新。 语文教材是生动的“例子”,它根植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通过文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熟悉的体验,课堂中每当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时,那种产生共鸣时流露出的表情是惬意的,是享受的。语文是由文字构建出的“虚拟世

8、界”,是映射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文本到生活,联想与想象就是彩桥。联系什么?联系作者写作的背景;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应联系当时的背景、作者的心境、以及他的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比较中鉴别,会让学生吧感性的体验经验化。比如,教济南的冬天时,文中有一段以动写静的文字,可让学生找出学过的课文中类似的句子,在简单的提示下,学生会列举出很多。然后归纳出文学即是写感受中的人和事。有了比较与对照,就有了“系统思维”的教学意识。(如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完全可以跟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相对比。) 模仿与创新是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手段。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捷径。除此以外,还有“学、说、唱、做”等好多的经验之见。3、会享受工作。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工作同样如此,因为工作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做一个会造命的人。就像邓亚萍、王小丫那样,改变自己。坚持登一座山的人,一定会到达顶峰;坚持干一项事业的人,一定会干得出色;坚持一种生活信念的人,一定会充实、快乐!一个对职业精益求精的人前途不可限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