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51989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6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 概述11.1项目编制背景11.2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7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52.1项目外部环境发展现状152.2市场需求分析46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92.4目标市场分析及项目功能研究532.5项目旅客适站量、发送量预测54第三章 规模需求分析563.1设计生产能力563.2建设规模需求56第四章 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584.1站场位置584.2建设条件58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615.1客运服务中心生产业务流程615.2客运服务中心生产业务流程方案及主要设施、设备配备625.3对外交通组织635.5土建和配套工程655.6信息系统工程745.7主要技术指标77第六章

2、 环境影响、节能、劳动安全与消防786.1环境影响与保护786.2节能、节水796.3劳动安全816.4消防82第七章 实施方案837.1建设工期及计划安排837.2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84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88.1 投资估算888.2 资金筹措89第九章 财务评价与经济社会影响分析959.1 财务评价959.2经济社会影响分析99第十章 风险分析11410.1项目风险评估11410.2风险防范对策11510.3不确定性分析116第十一章 问题与建议11811.1问题11811.2建议118附件:1191第一章 概述1.1项目编制背景1.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汽车客运服务中

3、心2.项目拟建地点:*工业园内3.项目承办单位:*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治勋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资格等级: 甲 级证书编号: 工咨甲*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2项目编制依据1.*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2.*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3.*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4.*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5.*“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6.*工业园区发展规划;7.*客运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8.投资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9.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

4、发)10交规划发2007681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11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壮族自治区单位估价表12.*壮族自治区土建工程费用定额13.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基价表14.*壮族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或委托书)18.其他有关依据资料。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2002年2月27日,*工业园区(原*工业园区)正式成立;2002年12月6日经*壮族自治区人民

5、政府批准,园区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3年8月30日,园区更名为“*工业园区”,继续沿用自治区级开发区有关政策。*工业园区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点上,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高速、*高速在此交汇;*铁路、*铁路穿境而过;黄金水道*流经园区,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上通*、*,下达*、*、*;园区离*国际机场仅有70千米的高速公路路程。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物流业的先决条件。园区由*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经*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论证,园区的功能定位是:空间功能定位-*市的工业

6、卫星城;经济功能定位-工业为主,以物流业为辅,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的现代工业园区;社会环境定位-人居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加上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举办、北部湾开发区的建立等多重有利因素地催化,使得园区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蕴藏着无限商机。可以预见,*工业园区必将成为新中国加入WTO后西南地区最具魅力“西部淘金地”。*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工业园区的定位是*市的工业卫星城,作为全市的主要投资发展产业园区,人口规模为20万人。目前,园区还没有汽车客运站,为了完善园区的交通基础

7、设施和推动园区的快速发展,建设*客运服务中心是非常必要的。*汽车客运服务中心作为园区内第一个客运站项目,是园区客运的“中枢神经”,直接为园区服务,是园区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将带动*工业园区的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落户园区。因此,*客运运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有重要的社会效益。2.是*整体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确认:“*工业园区处于*与珠三角联系的重要发展轴线上,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增长点”,“*工业园区是*市域副中心城市,是全市乃至全区的重要投资发展的产业园区,规划人口20万,按工业交通枢纽型、城市型建设”。*市的工业发展规划也明确*工业园区作为

8、*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产业园,*市的战略性规划无疑将促进*工业园区自身的发展,促使园区入园企业的增长。距*码头上游47千米的*港,因*市区的扩大和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的困扰,市政府已决定将*外迁,比较合适的就是*,一旦*港迁至*,*码头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客运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汽车客运服务的配套建设。3.是*溶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工业园区位于*东南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东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接,南靠*沿海港口城市,西与*首府*市相邻,北通*、*重要城市,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和*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区位

9、优势突出。园区交通便利,*高速、*高速在此交汇,距*42km、*200km、*189km、*450km、*600km、*580km、*650km、*600km;*、*铁路穿境而过,园内设有*站和*站;黄金水道*流经园区,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上通*、*,下达*、*、*;园区离*国际机场仅有70千米的高速公路路程。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增进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促进相互投资与贸易,实现商品、服务、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作为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和西南地区的出口通道,通过*进出东南亚和西南腹地的人员将大幅增加。*客运量将有跳跃性的大幅度增

10、长。因此,项目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 4.是实施交通部交规划发2002355号文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关于公路交通实施“现代化战略”的需要2002年7月交通部交规划发2002355号文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确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三个阶段性的战略,到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紧张状况全面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全面改善;到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本世纪中叶并力争更早些,基本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为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支撑和先导作用。同时提出采用“整体协调”的战略推进模式实施公路交通的“现代化战略”。“现代化战略”具体而言,就是公路基础设施

11、网络化、客运便捷化、货运物流化、营运与管理智能化、安全与品质最优化。其中指出要建设公路与各种运输方式和城市交通有机衔接的客运站,构筑高效运行的枢纽系统。以网络化的公路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转运换乘衔接紧密的客运站为节点,以技术先进的车辆为载体,形成快捷的道路客运网络,实现传统运输向现代客流的全方位服务转变。现代化的公路客运将以快捷、高效、安全的高速公路客运为主体,参与客运市场的竞争。*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

12、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市区距*、*、*仅104千米、173千米和204千米;二是近边,市区距中越边境的*市、*市只有204千米和230千米。“两沿”:一是沿线,*和*在*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待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一千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直达港澳。*市对*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5.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不断扩展,现

13、有的汽车站不仅数量少、分布不合理,而且存在设施不配套、使用功能不全、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将严重影响*市的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虽然近十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多项倾斜政策,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公路线路建设投资巨大而运输枢纽站场建设投入不足,城市道路与出入境公路结合部乘车难、行车难的运输紧张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市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和综合运输的发展,这是*市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矛盾。为此,必须向外迁移建设新站,重新布局客运站场和改建原有客运站,提高客运快速、舒适、安全和便捷的功能。与城市规划、城市出入境道路布局、高速公路过境线布局达到“整体协调”,提高和增加社会服务

14、、住处服务、娱乐性服务等功能,增加现代化科技含量,预留发展用地。采取这些措施逐步缓解客运站发展布局滞后对*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虽然缓解了客运站发展布局对经济的“瓶颈”制约作用,但也仅仅说明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还只是初步的、低级的、不稳定的,与交通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并对经济起到诱发促进作用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市*汽车客运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1.1.4研究工作概述1.1.4.1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汽车客运服务中心工程的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规模需求分析、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项目设计的初步要求;环境影响防治措施;节能、劳动安全与消防;实施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的财务评价与经济社会影响分析;风险分析对策;综合评价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1.1.4.2重点研究的问题1.通过对客运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建设条件的调查研究,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2.根据我国一级客运站建设和发展的水平,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拟定本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3.研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对水、电、环保等公用工程进行配套和完善;以及对项目实施进度提出建议。4.估算项目总投资,分析项目的财务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评价本项目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2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1.2.1项目建设条件1.2.1.1场址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