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491473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通过增强摆臂力量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摘要: 为了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从增强摆臂力量方面着手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对本校20位参加体育高考学生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增强摆臂力量对立定三级跳远成绩提高有积极作用。关键词:体育高考,立定三级跳远,增强摆臂力量,实验,对比分析1.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广东体育高考人数逐年增多,而高校录取名额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考试院将体育高考难度相对应提高。就2013年体育高考标准的调整而言,立定三级跳远满分标准由原来的9.4米提高到9.5米,而50分的标准由原来8.4米提高到现在的8.75米。难度的提高,对于身体素质欠佳的

2、学生来说,在立定三级跳考试中要取得50分就相对困难。同时,我们以体育术科200分为本科上线为例,平均每科50分。如果立定三级跳远没达到50分,在参加体育术科考试的时候会对考生考试的信心,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原来立定三级跳远训练水平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水平和训练效果,使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是现阶段体育术科考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日常立定三级跳远训练中,很多教练只重视下肢力量或者爆发力的训练,常常忽视了手臂摆动的作用。其实在立定三级跳远中手臂摆动的好坏,直接影响身体姿态、节奏养成及带动身体前移等。如果手臂摆动太慢,会影响整个立定三级跳的节奏变慢,跨步跳落地缓

3、冲后蹬离地面速度变慢;如果手臂摆动幅度太大,会影响到手臂在整个摆动过程中的发力和用力方向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立定三级跳远中每一跳的距离和高度有一定的影响。马水花(2012)提出 “立定三级跳远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两臂一前一后的摆动,第二种是两臂同时向前后摆动。”笔者在日常训练及带队经验总结出得出:两臂同时向前、后摆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有利于发挥身体协调和成绩提高。因此,笔者通过日常训练及相关实验来研究第二种摆臂方法,探究增强摆臂力量是否在立定三级跳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对立定三级跳远来说,摆臂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张久生(2005)提出“首先明确摆臂的完整动作,两臂自然弯曲放于身后,

4、由后下方经体侧摆至身体的前上方。说明:两臂自然弯曲时,两肘略内收,两手握拳尽量与两肘保持在同一作用线上,这样会使摆动力更好的作用在身体上,充分发挥摆臂的作用。摇臂时,摆动速度要快,而且要制动。说明:摆动速度快和提前制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摇臂力量在起跳当中的作用,需提示的是摆臂制动的瞬间两臂的力量应作用在两肘上。起跳摆臂结束,两臂要放松自然的回收身后,为下一跳作准备。说明:两臂在起跳到达最高点即将下降时开始回收,注意回收时是被动回收而不是主动用力,在起跳落地时回收完毕。两臂回收时用力会影响身体的向前性,从而影响跳远的远度。”从张久生的观点可知,正确的摆臂动作,有利于摆动力的有效传递;而快速有力

5、的摆臂和制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摇臂的力量。 为了使身体各个有效部位充分发挥作用,发掘出更好的训练方法来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笔者将对增强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分析。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及实验时间本次的研究对象是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部高三体育高考训练队29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实验过程中将2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人,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查阅大量书籍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方法,为撰写论文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2.2.2实验法根据两组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对其结果进行

6、比较分析。2.2.3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2.3实验设计本次实验将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内容设计。2.3.1“对照组”训练内容设计“对照组”学生依照本校高考训练队的日常训练方法训练。本校高考训练队常规的立定三级跳远训练内容有:专门的韧带拉伸练习、立定跳远、跨步跳、多级跳、跳跨栏架、跳深和专门的下肢力量练习。2.3.2“实验组”训练内容设计在日常训练中保留原有的常规的训练内容,增加有利于发展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的训练项目:手拉橡皮筋做摆臂练习;方法:将两条橡皮筋分别固定在宽度为1至2米的两根柱子上,练习者背对柱子双手紧拉

7、橡皮筋放于身后,抓紧橡皮筋后做原地交换腿的摆臂练习。练习5组,每组20至30次。手抓哑铃做摆臂练习;方法:练习者双手分别握2.5公斤左右的杠铃片或哑铃,在高约20至30厘米的台阶上做台阶交换腿跳和摆臂练习。练习5至6组,每组20次。手臂负重做前平举和侧平举;方法:练习者在原地双手分别拿5公斤至10公斤的杠铃片做前平举和侧平举。每个方向各练习5组,每组15至20次。拉橡皮筋做跨步跳;方法:两个人一组,将橡皮筋绕过前方被拉者的腰间,前方被拉者开始做跨步跳,后方拉橡皮筋的人适当把橡皮筋拉紧,但不能拉太紧。每人练习6组,跨步跳一个来回为一组,每组跳30至50米。这个练习在橡皮筋牵拉作用下,每一次做跨步

8、跳都需要更大的力量,这个力量不单单依靠腿部力量,而要克服橡皮筋的拉力,手臂需要用力摆动和及时制动。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观察得出,这个练习除了对发展腿部力量有帮助外,也会对摆臂力量和摆臂速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2.4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学生的练习内容在日常常规训练的前提下,不再额外增加训练时间,而是把不同的设计内容穿插在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内容中,具体操作如下:手拉橡皮筋做摆臂练习,安排在立定三级跳远专门练习中,“实验组”减少跨步跳和多级跳练习的次数,相应增加手拉橡皮筋摆臂的练习组数;手抓哑铃做摆臂练习;手臂负重做前平举和侧平举,安排在力量练习期间,减少卧推和斜推的组数,相应增加手抓哑铃做摆

9、臂练习和负重前平举及侧平举;拉橡皮筋做跨步跳,“实验组”减少跨步跳和多级跳练习的次数,相应增加拉橡皮筋做跨步跳的数量。2.5 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实验前需要对所有学生重复练习摆臂动作,确保摆臂动作正确,使实验结果不受技术动作的影响。同时也要确保立定三级跳远的整个动作统一,能全脚掌着地,全身协调用力。对训练过程进行严格监控,要求“对照组”要与“实验组”的训练时间相等,教师不进行额外的课外指导等。3.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研究采用等组实验模式分析增强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对成绩的影响。实验后,将“对照组”10名学生的成绩与“实验组”1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差异度分析,采用SPSS数据分析的“独立样本T检验”判定

10、两组学生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推断本次研究实验是否有效。3.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测试成绩3.1.1成绩对比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的阶段性测试成绩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本身的成绩是否就存在着差别。数据(见表一)及分析如下:表1:实验前(2012年3月)测试成绩对照组实验组序号姓名性别成绩(单位:m)序号姓名性别成绩(单位:m)1叶兆匡男7.681梁青云男8.022陈志强男8.042王俊恒男7.923袁秀田男7.783王景润男7.864蔡伟斌男7.894王润照男7.735周嘉杰男7.785何惠良男7.856冯永飞男7.936张智贤男7.857傅治豪男7.99

11、7刘礼军男8.378谢利东男8.658陈志栩男8.159莫世波男8.059黎志恒男7.7510李艺恒男7.6510陈俊伟男7.86平均值7.944平均值7.9363.1.2成绩分析实验前将“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和“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SPSS数据分析中“独立样本T检验”,输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检验方差齐性的F值对应的Sig值为0.5590.05,说明两组方差齐性,则看T检验结果的上一行Sig(双侧)值为0.9430.05,表示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见附录1)实验前的数据分析表明“对照组”学生成绩与“实验组”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由此可得,“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基础成绩是没有显著

12、差异。3.2 实验终“对照组”与“实验组”测试成绩3.2.1成绩对比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基础成绩无显著差异的前提条件下,经过七个月的系统训练和多次阶段性测试后,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与“对照组”学生成绩进步幅度有差异,“实验组”学生成绩进步幅度比“对照组”学生成绩进步幅度更大。以下通过实验结束前最后一次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见表二)及分析如下:表2:实验终(2012年10月)测试成绩对照组实验组序号姓名性别成绩(单位:m)序号姓名性别成绩(单位:m)1叶兆匡男8.151梁青云男8.652陈志强男8.432王俊恒男8.733袁秀田男8.213王景润男8.584蔡伟

13、斌男8.344王润照男8.55周嘉杰男8.025何惠良男8.636冯永飞男8.436张智贤男8.557傅治豪男7.857刘礼军男9.048谢利东男9.148陈志栩男8.789莫世波男8.469黎志恒男8.2610李艺恒男8.0810陈俊伟男8.41平均值8.311平均值8.6133.2.2 成绩分析实验终将“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和“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SPSS数据分析中“独立样本T检验”,输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检验方差齐性的F值对应的Sig值为0.2840.05,说明两组方差齐性,则看T检验结果的上一行Sig(双侧)值为0.033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见附录2)实验结果表明“

14、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与“对照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实验组”的学生成绩进步幅度更大,从而证明“实验组”的训练方法更加有效。由此可得,增强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对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3.3 对比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与“实验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现将表一、表二的数据进行对应比较,得出了表三的数据。表3:“对照组”和“实验组”成绩对比实验前平均成绩(单位:m)实验终平均成绩(单位:m)成绩提高幅度(单位:m)对照组7.9448.3110.367实验组7.9368.6130.677这次“实验组”的训练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摆臂力量的增强和技术动作的巩固。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实验前和实验终的成绩相差0.677米,而“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终的成绩相差0.367米。数据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最终的实验数据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成绩提高幅度要大,从而证明了“实验组”的训练方法是有效的。由此可得,增强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对成绩提高确实有积极作用。 因此,采用有针对性增强立定三级跳远摆臂力量的练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 3.4 实验训练方法分析在立定三级跳远中,摆臂的作用已经在上文进行论述。正确的摆臂动作,有利于摆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