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9045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设计情况一览22.2后附地下、地上部分结构平面图33施工安排53.1施工工期要求53.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64施工准备74.1技术准备74.2机具准备74.3材料准备8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85.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85.2钢筋分项工程重要工序控制115.3钢筋的采购115.4钢筋的进场验收及复试115.5钢筋的现场存放125.6钢筋的加工制作125.7 钢筋布置155.8钢筋连接185.9钢筋绑扎236施工过程管理控制356.1施工前做好全员的技术交底356.2建立施工操作卡制度356.3建立钢筋施工工序验收控制制度366.4实行施工样板制,加强阶段性技术总结3

2、66.5实行“三检制”,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3776.6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培训与考核3776.7成立质量小组377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377.1钢筋加工377.2钢筋绑扎377.3钢筋连接388成品保护391 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工程设计图纸2第一次、第二次设计交底记录3人防层结构图、地上部分结构图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抗震构造图集CG329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0G101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8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0框架结构填充空心砌块构

3、造图集京94SJ19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产品标准 GB1499-1998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产品标准GB13013-9114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通用图集JSJT-228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水科院综合楼(C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样板层设计情况一览1建筑面积2层数3层高4板面标高6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筏板式基础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墙厚度临空墙300mm其它钢筋砼剪力墙250mm200mm柱断面地下800700、850700

4、地上700700梁断面人防层框梁:400900、4001200;地梁:6001800框梁:400600、400800、4001000、300790、400650等;连梁:宽为墙宽,高为1100、1400、1500、1610、1700、2000、2300、2600、2800楼板厚度人防层顶板厚300mm,无上层结构地下室顶板厚200mm。地上为110mm、130mm,楼梯及管井楼板厚100mm。10楼梯结构形式楼梯结构形式板式楼梯11钢筋类型HPB235级钢筋612HRB335级钢筋1212施工缝设置水平施工缝墙柱施工缝留在楼板及梁下皮。竖直施工缝楼板及梁的施工缝留在跨中1/3范围内。13砼强度

5、等级垫层C10基础底板、地梁、地下外墙、人防顶板、水池等C30P8地下内墙、柱及地上结构C30后浇带C4014外装修干挂大理石石材,预埋300300预埋铁件根据设计要求,为解决高层部分与低层部分之间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其间设置后浇带,后浇带贯通全部地下两层的墙板梁,后浇带宽800mm,待主体工程封顶及围护墙地面完工后用C40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注。后浇带设置部位包括基础底板、筏梁、地下室外墙、临空墙、框架梁、游泳池底板、池壁及无上层结构的地下室顶板。围护结构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砌筑,其中配筋作法需用HPB235级钢筋。框架柱与填充墙每600mm高设26拉结筋,框架柱上设100mm100mm预埋铁件。砌

6、块外墙于窗台下部和窗洞顶高度处及砌块内墙于门洞顶高度处均设置50mm高通长混凝土配筋带210。2.2 地下、地上部分结构平面图2.2.1 地下部分结构平面图2.2.2 地上部分结构平面图3施工安排3.1施工工期要求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0.000以下结构:3月11日至6月下旬0.000以上结构:6月底至11月中旬结构封顶:11月底附标准层工期施工网络图:3.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3.2.1 总包方施工组织 分派前台钢筋工长及后台钢筋工长,分别负责现场钢筋工程施工和后台钢筋加工的管理工作。施工过程采用两级管理,三级验收确认,多专业工种分工负责的方式施工。两级管理,三方验收确认即钢筋施工班组的自身管理

7、、项目部管理的两级管理,钢筋施工班组自检及工长验收、项目部质检员验收、报监理验收确认的三级验收确认。多专业工种即模板、混凝土、设备、电气各专业分工负责,全方面协调,保证钢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机构图如下:3.2.2 劳务队施工组织 在基础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分A、B两个作业区进行施工。 后台钢筋加工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施工。 前台设一个作业班组,一个电焊班组。 组织机构3.2.3 工人数量及分工劳动力计划如下表所示: 阶段人数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后台4545前台150100电焊工3016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熟悉审查图纸在施工前先组织工程人员仔细审图,提前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8、将施工中的要点及需注意的地方罗列清晰。如有要更改变动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协商,在作业前做出设计变更与洽商。4.1.2 请设计确定节点钢筋的布置 技术人员应与设计院联系,请设计确定各部位节点的钢筋构造布置详图,以确保钢筋工长能及时做出钢筋料表并在作业之前加工成型。4.1.3 编制、审查料表1、 项目部由钢筋后台加工工长编制一套钢筋加工料表,由项目部技术组审核,并由钢筋工长进行料表的优化。2、 钢筋料表的编制应结合市场供应钢筋的长度,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钢筋料头,同时在料表基础上,编制钢筋加工要点,合理搭配长短钢筋的使用,减少浪费。3、 由技术组根据最终的料表编制钢筋采购计划,由项目部商务副经理审核

9、,并安排材料进场。4.2机具准备工程预算钢筋用量3000多吨,仅地下室就1000多吨,钢筋加工量极大。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基础及结构施工阶段,分两个工作组进行施工,在标准层施工中,每一作业队设两个钢筋作业班组,分别负责柱、墙钢筋及顶板、梁钢筋的绑扎。为保证钢筋半成品的质量一致,后台钢筋加工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施工。因此配备适合的机械设备数量以及机械的稳定运行对于工程的进度及加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估算,对设备做如下配备:地下部分施工机械一览表:名称型号数量功率钢筋调直机4-1429.5KW/台电渣压力焊机GZX-36A430KW/台电焊机BX1-330624KW/台钢筋弯曲机WJ40

10、-122.8KW/台钢筋切断机QJ40-125.5KW/台冷挤压机201.1 KW/台砂轮切割机41.2 KW/台 地上部分施工机械一览表名称型号数量功率钢筋调直机4-1429.5KW/台电渣压力焊机GZX-36A230KW/台电焊机BX1-330624KW/台钢筋弯曲机WJ40-112.8KW/台钢筋切断机QJ40-115.5KW/台冷挤压机101.1 KW/台砂轮切割机21.2 KW/台其中钢筋弯曲机和钢筋切断机在地上部分结构时各退场一台;冷挤压机由厂家提供,按工程需要安排进场退场。以上机械在使用时做到专机专人负责。4.3材料准备根据工程进度安排,以及钢筋加工场地大小,考虑钢筋分批进场。地

11、下结构用钢筋约为1000吨,分两次进场;地上部分标准层每一层用量约为150吨,考虑每一次进场钢筋约300吨,即两层用料。同时综合考虑钢筋的进场复试要求,以及工程结构特点,有些型号钢筋用量较少,可一次进货。钢筋具体进场计划随工程施工进度而定,每次钢筋进场必须做复试。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5.1.1 地下施工分段图5.1.2 地上施工分段图5.2钢筋分项工程重要工序控制1、 钢筋料表的编制以及材料计划的管理;2、 钢筋的采购及进场验收、试验管理;3、 钢筋加工场的设置以及钢筋的存放;4、 钢筋的加工管理;5、 钢筋的连接,包括搭接、电弧焊连接、电渣压力焊连接、套筒冷挤压连接、直

12、螺纹连接的质量控制;6、 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定位;7、 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8、 各节点钢筋的布置;9、 钢筋的成品保护,包括混凝土浇筑时对钢筋的保护、地下室后浇带处钢筋的保护等;10、 二次结构墙拉筋的设置;11、 预留洞口钢筋的处理;12、 预埋铁件的施工。5.3钢筋的采购1、本工程钢筋均由我局物资设备管理部统一供货,并提供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钢筋均选用国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产品。2、钢筋计划提出后,报局物资部审批,然后由局统一调拨,钢筋运至现场后,按不同规格、炉号分别现场计量,与质量证明文件核对无误后方可卸货。3、加强钢筋进场计划编制的管理工作,使每一规格、等级的钢筋随时满足工程需要

13、。要求每一批钢筋进场都比计划使用日期提前7天。5.4钢筋的进场验收及复试1、由钢筋工长及材料员组织,有质检员参加的对进场钢筋进行验收,验收要求从以下几点入手:a、 钢筋原材应有供应商资格证书、钢筋出厂材质证明书。b、 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如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c、 对钢筋外观的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每1m范围内的弯曲度不应大于4mm。d、 钢筋进场时须有标牌,标牌上应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然后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与钢筋铭牌是否相符,做到“证随物到、证物相符”,有明显缺陷的予以退货。e、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2、根据试验管理要求,每批钢筋进场后1工作日之内由试验员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并满足见证取样的要求。3、接到钢筋试验合格的通知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加工制作。5.5钢筋的现场存放1、 材料组应做好明确的钢筋入库、出库台帐。材料进场后,按照材料进场的先后,分期、分规格整齐码放,并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